导航菜单

(广东省)韶关市浈江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2月10日)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23年2月10日在韶关市浈江区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韶关市浈江区区长 鲁锦锋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22年工作回顾

  一年来,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努力克服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以及疫情反复等不利因素,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着力稳增长、防疫情、保稳定、惠民生,以空前的力度和超强的措施,促进经济持续回稳向好,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202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6.8亿元,同比下降0.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3.0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44.86亿元、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93亿元。

  一、凝心聚力抓项目、兴产业,稳住市场主体和经济大盘

  项目建设有力。全年新签约招商项目19个、投资总额35.9亿元,新开工项目11个,完成年度投资额12.03亿元。强化重点项目调度和用地用林用能等要素保障,获2022年度市重大项目土地要素保障工作先进单位;每季度举办重点项目集中开竣工活动,推动寮浈共建标准厂房及其配套项目二期、海大集团现代生猪屠宰与冷链物流等26个重点项目落地建设。

  产业发展有序。推动韶冶、国粤电力、韶铸等企业转型升级,中金岭南军芃智能装备项目、韶冶片区基础设施项目基本建成,韶关大数据中心集群布局浈江产业园,比亚迪汽车模具生产基地启动建设。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作用,成功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1家,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8家,新增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省重点实验室1个,全年技改投资完成2.7亿元。

  消费市场稳健。想方设法促消费、稳市场主体,深入贯彻国务院和省政府扩内需措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7.5亿元、同比增长2%,总量全市第一;限上批发企业完成销售额140.4亿元、同比增长13.6%;限上零售企业完成销售额57.9亿元、同比增长3.5%;全区现有市场主体3.5万户,同比增加1034户,数量全市第一。

  二、聚精会神抓生态、挖潜力,做好资源资产盘活和价值转化

  污染防治全面推进。分类推进工业污染源管控、扬尘管控等专项整治,严控“两高”项目建设和污染物排放增量。深入推进河长制,高质量建设万里碧道7.5公里,实施西牛潭水库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等4个工程,稳步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试点工程,完成大陂河、良村排水渠等重点小流域24个排污口整治,建设30座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完成32个自然村污水治理。全面推行林长制,完成高质量水源林建设942亩、新造林抚育2736亩,获全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先进单位。全区空气质量指数优良达标率91.2%,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均达100%。

  资源资产利用成效初现。完成土地收储2147亩,盘活低效闲置用地2000亩,有效保障韶关大数据中心集群等重点项目用地需要;推进3个项目共1856亩水田垦造,可形成(区属)交易指标473.6亩;区属国有企业集中运营管理房产等资源,每年可实现非税收入超400万元。

  三、集中精力抓基层、打基础,促进城乡深度融合和协同发展

  城市更加宜居宜业。城市更新有序推进,改造16个老旧小区,实施升平路历史文化街区整体提升项目,新增新能源汽车充电站27个、电动车停车位1239个;设置垃圾分类点超4000个,建设停车场3个,查处“六乱”行为9000余宗,拆除违建8万平方米,市容环境及居民居住品质显著提升。

  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全面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完成粮食播种面积4.6万亩、产量1.97万吨,复耕撂荒地超6000亩。农业产业持续提质增效,成立5家镇属农业公司,实施花坪供港蔬菜基地、十里亭加州鲈鱼规模化养殖、新韶龟鳖养殖等产业项目,犁市镇(油茶)入选第十二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完成犁市镇和62个自然村饮用水保障工程,开展乡村振兴擂台赛、村庄清洁大行动,全域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打造了阅丹公路、武江河沿线及花坪古樟廊线等美丽乡村示范带,干净整洁村创建达标率、村庄保洁覆盖率、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均达100%。

  城乡融合度进一步提高。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完成98公里农村村内道路建设、3.4公里县道路面提升改造、14公里单改双工程,城乡道路交通日益便捷。深入推进“村改居”,严格落实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配套政策,促进农村人口更好融入城市发展,获全市新型城镇化工作先进县(市、区)。

  四、用心用情抓民生、办实事,增强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能力

  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日益提高。兜牢民生底线,全年投向民生领域资金12.34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例达71.58%。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力落实“双减”政策,投入资金1.7亿元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新增中小学校(幼儿园)优质学位990个,获全省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实验区阶段性检查优秀等次。增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深入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创建活动,持续推进银龄安康工作,实现60岁以上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全覆盖。持续优化养老服务,建成3家城市居家养老服务中心、3个长者饭堂。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事业,推进粤北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大村)基地和特色精品村建设,完成58个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提质增效,达标率位列全市第一;区文化馆被评为国家一级文化馆,“韶关酱油酿造技艺”成功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nan/5029.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