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十八届人大四次
会议文件(十二)
政府工作报告
—2024年12月28日在长汀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县长 吕莉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4年工作回顾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习近平同志考察长汀水土流失治理工作25周年。在这关键节点,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福建考察,回忆起在长汀考察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时的往事,并嘱托“建好长汀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饱含对长汀老区发展的深切关怀、对长汀老区人民的深情厚爱,全县上下倍感振奋、倍受鼓舞、倍增干劲。
一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和上级党委、政府及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下,县人民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深化拓展“三争”行动,紧扣“生态优先、工业强县、文旅富民”发展思路,脚踏实地、创先争优,大抓招商、大抓产业、大抓项目,闽西活力副中心建设迈出新的坚实步伐,连续3年荣获“福建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称号。全年预计(下同)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60.8亿元、增长4.6%;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20.08亿元、增长8.3%,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89亿元、增长7.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3%;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5%、7.5%。
——生态底色“更靓丽”。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成功承办习近平同志考察长汀水土流失治理工作25周年系列活动。在全国率先发布水土保持空间管控县长令,《长汀水土流失治理“滴水穿石人一我十”+“四站二院一中心”》列入全国科技创新赋能乡村振兴典型案例。全国首单水土流失区林业治理碳汇保险项目、首单跨省水土保持项目碳汇交易和全省首笔“水票质押贷”在长汀签约落地。
——工业经济“强支撑”。深化拓展“工业发展年”活动,出台“推进新型工业化十条措施”等惠企政策,实现规模工业产值190亿元、增长10%,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3%。新培育规模工业企业1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0家、高新技术企业9家、专精特新企业3家;旭众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园、稀土磁材机加工产业园等一批投资超10亿元生产性项目竣工投产。
——文旅融合“火出圈”。深入开展文旅提升专项行动,“寻味汀州古城 奔赴客家盛宴”主题线路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来了就是客”、首届“重走中央红军长征路”等系列文旅活动火爆出圈。全年接待游客1044.9万人次、增长20.5%,实现旅游收入91.8亿元、增长20.1%。长汀成为全省文旅经济发展大会上唯一获得“三项殊荣”的县份。
一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坚持产业发展为重,实体经济进一步壮大
工业产业加快集聚。稀土及其应用产业,实现产值75亿元。金龙稀土5000吨稀土永磁材料等5个项目开工建设,嘉航稀土永磁电机等4个项目竣工投产,稀土产业集群被纳入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金龙稀土荣获省政府质量奖。纺织服装产业,实现产值55亿元。华平隆锦年产30万锭高端生态纺纱等5个技改项目开工建设,天守数字化纺织智能制造等3个技改项目竣工投产。医疗器械产业,实现产值及贸易额25亿元。签约引进生产企业10家、贸易企业8家,促成威高集团与百仕韦开展委托生产合作,宏润、美迪莱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铜铝产业,实现产值50亿元。加楷爬架及铝膜板生产租赁一体化等2个项目开工建设,铝合金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生产等2个项目竣工投产。建筑业,实现产值114.5亿元。新增资质企业10家、统计直报企业8家。
文旅经济提档升级。完善假日文旅工作机制,积极打造“诚信热情,好客文明”文旅品牌。启动“数字+”文旅融合项目,上线“全域旅游电子地图”,加快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客家菜美食文化创意基地等6个文旅融合项目。文旅经济、“两新”政策有力推动县域商贸服务业发展,支撑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30.5亿元,完成电子商务交易额107.5亿元,县域产品上行39亿元。
特色农业稳产增收。实现特色现代农业全产业链产值103亿元。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新建改造高标准农田4.12万亩,完成粮食播种38.38万亩、撂荒地复垦6109亩、粮食产量17.48万吨。成功承办全国烟叶高质量发展现场会,完成烟叶收购20万担。建成河田鸡预制菜产业园,落户企业5家,河田鸡出栏达1680万羽,河田鸡产业获评省优质肉鸡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林下经济经营面积195万亩,实现产值36.5亿元。新认定农业产业化市级龙头企业11家,培育市级以上“一村一品”专业村12个。
(二)坚持扩大有效投资,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
项目建设稳步向前。建立完善“三个六”攻坚机制和重大项目会商及提级督办机制,全力打好重点项目攻坚战役,13个省重点项目、23个市重点项目、95个县重点项目均超序时进度。鹏远科工钢结构等46个项目开工建设,东南集成箱房生产制造等51个项目竣工投产。开展项目入库“百日攻坚”行动,新增入库项目141个,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38个。24个项目入选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准备项目清单,数量居全市第一。南大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提升项目获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2亿元。
招商引资落地有声。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适时调整招商模式,更加注重“环境招商”“以商引商”“链式招商”,赴杭州、广州等地开展产业链专场推介会4次,签约生产性项目69个,总投资90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40个。进一步激活乡贤资源,招引“汀商回归”项目16个,总投资18.5亿元。建立首报首谈制,深化招商项目全流程落地服务机制,云敦高端鞋服、尼科斯高端树脂新材料等一批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开工、投产。
区域协作行稳致远。组建驻京工作专班,精准发力争取上级资金26亿元、地方政府专债16.3亿元。成功举办中建集团对口支援长汀绿色建材产业园主题活动,促成中建集团与政府、园区企业签署合作协议8份,总投资10.2亿元。深化与白云区“4+N”、从化区“2+N”合作对接,引进邹润安医用敷料等粤港澳大湾区项目9个,总投资5.54亿元。加大与海沧区山海协作力度,引进弈零尚云医疗器械等项目29个,总投资31.65亿元。
(三)坚持协调均衡发展,城乡颜值进一步靓化
名城魅力显著提升。常态长效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实施48个城市更新项目、22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新建改造口袋公园3个、福道14.5公里、公园绿地10.7公顷,西河公园及全省首个县级多功能植物园—莲花湖植物园建成投入使用。完成店头街、乌石巷、肖屋塘等历史街区综合整治提升项目,“名城古建贷”“传承古建技艺推动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等工作经验向全国推广。深化拓展城市管理“一网统管”,巩固省级垃圾分类试点县创建成果。汀州古城更加洁净靓丽、舒适宜居。
乡村振兴持续深化。实施乡村振兴示范创建项目32个,完成投资1.51亿元。接续推进省级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试点县建设,培育庭院经济重点镇3个、重点村4个、示范户192户,发展残疾人庭院经济工作在全省残疾人就业工作推进会上作典型交流。深化“五个美丽”建设,成功创建高级版“绿盈乡村”25个,建成美丽乡村庭院1350个、微景观450个、小公园110个,“五园一舍五化”长汀模式纳入全省乡村振兴实操案例。在全市率先完成村庄分类工作。
生态优势愈发彰显。项目化推进全国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实施“六大工程”项目26个,完成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恢复11.3万亩、低效林分改造2.72万亩,新时代“长汀经验”在全国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座谈会上作典型交流。深化河(湖)长制,在全省率先统一制发县、乡、村三级河长及民间河长证,国、省控断面优良水质达标率100%。强化林长制,常态化开展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实现“动态清零”。第三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37件信访件即交即办即改,群众身边突出环境问题得到有效整治。
基础设施日益优化。开工建设张坊岽生命公园、厦蓉高速策武互通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完成农村公路建设195公里、危桥改造24座。加快城乡供水一体化进程,铺设供水管网197.1公里,顺利推进羊耳坑、桐睦水库建设。接续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提升治理整县推进工程,新建改造污水管网260公里。新建5G基站110个、充电站12个,完成配电网升级改造项目78个。
(四)坚持为民初心使命,生活品质进一步提高
社会事业齐头并进。集中财力保障民生,如期完成省、市、县为民办实事项目。投入5.51亿元,实施教育补短板项目6个,新增学位2320个,高考取得“一县六清北”历史性突破,成功举办一中120周年校庆,职专与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办学迈入实质性阶段,千年汀州将圆“大学梦”。做优做强“1+2+5+13+N”医疗服务体系,加快推进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和汀州医院整体搬迁,成功承办全国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建设工作推进会,并作典型交流发言。大力发展文体事业,组织各类赛事120次,顺利举办纪念“红旗跃过汀江”95周年、情系客家母亲河汀江、“铭记英雄—飞虎队历史图片展”等系列活动。汀籍运动员廖桂芳在举重世锦赛包揽3枚金牌。县博物馆获评国家二级博物馆。高质量完成五经普工作。
社会保障更加完善。落细落实“三稳”目标,适时调整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措施。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新增城镇就业1860人,失业和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827人,“长汀河田鸡倌”劳务品牌获评全国优秀就业服务项目三等奖。推动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应保尽保,机关企事业基本养老、失业、工伤等保险扩面提质。深化“大爱龙岩·福满汀州”活动,加大特殊困难群体兜底保障,发放救助金1.19亿元,惠及44.2万人次,金融助残相关经验做法在全国金融助残服务工作推进会上作典型交流。新建长者食堂9个。实现城乡客运公交一体化、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全覆盖,大幅降低群众出行和快递物流成本。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深化“平安长汀”“法治长汀”建设,获评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省平安县。积极开展诚信创建活动,擦亮“诚信长汀”品牌。深入推进扫黑除恶斗争,重拳打击治理涉麻制毒和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健全“公调对接”“庭所共建”多元调解机制,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工作经验在全省作典型交流。稳步化解政府性债务、金融等领域风险。创新古城“智慧消防”治理模式,筑牢四大历史街区消防安全屏障。开展治本攻坚三年行动,重抓隐患排查整治、“厂中厂”专项治理,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
同时,退役军人、国防动员、工会、青少年、妇女儿童、民族宗教、台港澳侨、慈善、关心下一代等各项工作取得新进步。
(五)坚持转变工作作风,行政效能进一步提升
营商环境更加优质。深入开展“营商环境建设年”活动,探索建立“1+X 政务服务”机制,推动“一事跑多窗”向“一窗办多事”转变,3052个事项实现“全流程网办”。出台关心关爱企业十条举措,提供惠企政策兑现“一门式”办理服务,新增惠企事项22个,开展“帮代办”上门服务1500余次,兑现惠企资金2.84亿元。落实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发放贷款7.2亿元。实施“一清单三保障”机制,完成征地3017亩、拆迁6.3万平方米,清理处置批而未供土地1175亩。
深化改革多点开花。高效完成新一轮机构改革。深化林权制度改革,创新“三层剥离、多权叠加”林权确权登记模式。扎实推进不动产登记改革,发放全省第一本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动产权证书。创新执法监督“室所”联动模式,建立“1+N”乡镇片区联合执法网络体系,一体推进基层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盘活国有“三资”,提升国企运营质效,国有资产总额达203.9亿元。
自身建设持续加强。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落实意识形态和保密工作责任制。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县政协民主监督,高质量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29件、政协委员提案141件。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推动建章立制354项,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905个。强化审计监督和统计监督,坚持“过紧日子”,兜牢“三保”底线。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是极具挑战的一年,我们承压前行、苦干实干,顶住了经济下行压力,经受住了一系列大战大考,留下了许多难忘的长汀瞬间、长汀故事。这些都得益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得益于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县人大、县政协的有效监督、积极支持,得益于全县人民的合力拼搏、团结奋进。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广大干部群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同志,向所有关心支持长汀经济社会建设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当前长汀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突出的短板是产业基础不牢、集聚发展效应不佳,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重大项目不多;现实的困境是财力不足,财政运行和债务化解压力加大;薄弱的环节是民生欠账不少,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供给与群众期盼存在差距;面临的困扰是部分干部改革意识、担当意识、服务意识有待提升。对此,我们将始终保持赶考的清醒,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在发展中全力破解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