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聚焦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一体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把粮食稳产增产作为头等大事。落实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党政同责,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严守113万亩耕地红线,稳定85万亩粮食播种面积,其中玉米种植50万亩、杂粮种植22万亩。提升“水、地、种、技、机、管”农业基础设施和要素保障水平,完成3万亩高标准农田改造,推进2万亩盐碱地退化耕地治理;扩大优质品种示范推广,提高粮食单产,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在6亿斤左右。把产业振兴作为重中之重。按照县委提出的“南奶、北肉”“南果蔬、中玉米、北杂粮”产业布局,加快发展“特”“优”农业。纵深推进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基地和谷子绿色增产增效千亩示范片建设,种植渗水地膜谷子8万亩,积极申报山阴富硒小米市级专业镇,支持鑫霏、惠牧源、惠民等杂粮加工企业做大做优做精。推进雁门关农牧交错带核心区和“北肉”交易平台建设,优质饲草种植面积稳定在20万亩,开工建设5000吨畜禽屠宰深加工项目、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项目。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改造普通塑料大棚430亩,新建日光温室大棚70亩。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农产品出口园区,以古城乳业、鑫霏农业、雁门香米业为龙头,发展壮大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把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作为应有之义。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继续投入1亿元,重点围绕乡镇政府所在地、常住人口多、旅游公路、交通要道沿线农村打造一批和美乡村。完成3.1公里“四好农村路”建设,完成农村危房改造动态清零任务。加快补齐农村防疫、养老、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短板。把深化农村改革作为重要法宝。稳妥推进农村“三块地”改革,全面开展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扎实推进农技农经农机“三支队伍”改革,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支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2万亩,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底线任务。全面落实促进脱贫人口增收各项政策措施,紧盯脱贫不稳定、边缘易致贫、突发严重困难户等重点群体,持续巩固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水平。用好2814万元衔接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实施13个基础设施和25个产业项目,持续带动脱贫群众稳定增收。
(六)坚定不移推进科教兴县,持续用力强化创新驱动和人才支撑。坚持教育优先、创新驱动、人才引领“三位一体”统筹推进,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更高标准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确保教育经费只增不减,投入4.4亿元全力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普惠发展学前教育,完成县第三、第四幼儿园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秋季正式招生,普惠性学前教育覆盖率达到80%以上。优质均衡发展义务教育,统筹城乡教育资源,优化学校布局,推进均衡编班,深化巩固“双减”成果,完成3所乡镇学校整合任务,开工建设第十小学。提质发展高中教育,抓好新高考综合改革,千方百计提升教学水平和质量,力争中考前100名学生留县80名以上,高考二本以上达线450名以上。融合发展职业教育,积极争取上级资金,谋划推进技工学校和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提升职教中心办学水平,开展校企合作,完成“订单式”“工匠班”专业培养500人。培优塑强教育队伍,强化管理、校长、教师三支队伍建设,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深化“县管校聘”改革,优化城乡教师队伍配备结构,招聘优秀教师50名,返聘退休省市名师10名。
更实举措打造科技创新体系。聚焦高科技、新兴产业等重点领域,加快打造创新生态,全面提升产业转型能级。培育创新主体,落实省24条、市18条优惠政策,实施规上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创新升级活动,培育“专精特新”企业8家、“股份制改造”企业3家、“双创”基地2家、高新技术企业1家。搭建创新平台,鼓励引导规上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合作,打造华昱、玉竹、古城、鑫霏等科研众创空间,重点推进煤基、钙基、固废综合利用和现代农牧业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化转化。
更大力度加强改进人才工作。坚持“育、引、留”并重,加快提升人才数量与质量,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用好人才存量。请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支持太原山阴商会持续发挥作用,谋划组建北京商会等一批驻外招才引智工作站,搭建本土人才引育平台,引导山阴籍在外优秀人才带技术、带资金、带项目回乡创业。拓展人才增量。持续深化省校合作,拓宽12大基地合作领域,建设创新创业团队研发中心,柔性引进一流科研院所专家人才,充实智库力量。用好公开招考、人才引进两大机制,建设6个特色人才工作站,引进补充县内紧缺的高层次、高技能名师、名医。发挥第二批博士服务团成员示范带动作用,打造人才创新发展高地。做好待遇保障。围绕“待遇留人、事业留人”,加强人才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服务保障,对企业、学校、医院等新聘用的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新录用的本科毕业生,每年分别给予6万元、2.4万元、1.2万元生活补助;对企业引进的行业领域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专精尖高端技术人才等提供落户安家费3万元、购房补贴费5万元、科研启动费10万元;投资500万元,推进人才公寓建设,解决好人才后顾之忧,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七)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持续用力激发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坚持用改革的办法、开放的举措破难题、增动力、化风险,为高质量发展赋能增势。
统筹推进综合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机构改革。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支持城发集团健全现代企业治理结构和管理制度,迈过“生存线”、达到“发展线”,年营业收入达到4亿元,实现扭亏为盈。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规范预算编制,强化预算刚性执行,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加快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着力破除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精心组织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对全县经济发展进行“大起底”,摸清家底、把脉经济、精准施策,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