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山西省)灵石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4月12日)

  这一年,我们持续加强自身建设,政府现代化治理水平得到 提升。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贯穿政府自身建设全过程,全面深入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力推动中央、省、市和县委决策部 署落地见效。聚焦 31 项高质量发展指标和 166 项重点任务,高 效运行“五张表”“五张清单”工作机制,政府系统执行力明显 增强。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不断 强化审计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 91 件、政协委员提案 174 件,办复率均达 100%。严格落实政府 系统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坚持不懈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 败斗争。深入开展“八五”普法, “综合一次查”行政执法检查 走在全省前列。

  与此同时, 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港澳、对台、统计、 档案、史志、科普、气象、地震、供销等工作取得新进展,妇女、 儿童、青少年、残疾人、红十字、慈善等事业又有新进步,人防、 双拥、退役军人事务、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等取得新成效。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是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坚强领导、 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有效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 是全县人民万众一心、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 政府, 向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和离退休老同志, 向全体人大代表、 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向所

  有关心、帮助、参与灵石经济社会建设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 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县经济社会发 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不优,煤焦产 值占比 89.6%,经济发展过多依赖煤炭产业、过多倚重煤炭价格, 产业资源化、重型化仍是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的基本县情;环 境保护压力巨大,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全省靠后,降能耗、减 排放、治污染任务艰巨;城镇化建设任重道远,县城基础设施超 负荷承载,水电路气等短板明显,新区公共配套还不完善,集聚 能力有待加强;人才短缺和难招难留问题突出,技能人才仅占全 市 2.6%,煤焦和科技型企业技术人员、特殊工种严重短缺, 中 小微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招工难、用人难;资源型收益流失和 融资难、融资贵并存,2022 年存贷比 39.7%,全市第八,能源领 域民营资本投入转型产业少、留在本地少,地下补地上还有差距; 公共服务与群众迫切需求还不匹配,优质教育资源配置、优质医 疗资源供给、社会化养老体系、困难群体兜底保障等还不充分不 完善,等等。对于这些问题和短板,我们将始终保持清醒认识, 进一步解放思想,直面问题困难,凝聚更多共识,汇聚干事合力, 团结一致,攻坚克难,一项一项改,一件一件办,决不辜负全县 人民的期望。

  二、2023 年工作安排

  2023 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承上启下之年,是灵石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 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工作,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 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 省、市和县委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稳字当头,坚持以人民 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继续围 绕“高质量发展要有新作为、城乡建设要有新提升、民生改善要 有新突破、社会治理要有新格局”的目标要求,统筹发展和安全, 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努力在新的征程上完成更好成绩、谋求更 大作为。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今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7%,全 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1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7.5%,社 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 2.14%,城镇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7% 以上,城镇新增就业 2400 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2%以内,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 3%左右。 约束性指标不折不扣完成上 级下达的任务。

  围绕上述目标任务,在统筹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上,重点抓 好八方面工作:

  ( 一 ) 聚焦产业转型,加速推进工业新型化。工业是立县之 本,转型是强县之基,必须用非常之力,下恒久之功,坚定不移 走绿色高效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路径,努力从“一煤独大”向“多业支撑”转变,实现经济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建设绿色焦化产业基地。锚定智能化、绿色化方向,以先进 工艺、高端装备、一流管理为标准,加快推进 4 个焦化项目建设, 力争年内 75%产能投产,焦炭产量实现 350 万吨以上,两座 4.3 米焦炉按要求年底前关闭到位。全力支持化产回收利用链条向高 端延伸,在现有合成氨、氢气、CNG、LNG 等产品基础上,进一 步利用 30 万吨煤焦油、10 万吨粗苯等副产品大力发展精细化工, 生产高端新材料、高端碳素产品。发挥 “一区三园”基础优势, 按照“资源共享、适度集中、各有侧重、特色发展”的原则,推 动 4 个焦化企业化产部分集群集聚发展。倡导科技引领,加强校 企合作,持续增强核心竞争力,推动“多焦少化”向“焦化并重” 转变。

  加快煤炭产业转型发展。坚持“安全高效、绿色开采”双管 齐下,推动传统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梅园华盛、梅园许村和正 通、梗阳 4 座长期停建矿井恢复建设,支持符合条件的煤矿企业 核增产能、整合资源,加快推进 13 座矿井夹缝资源配置,灵北 煤矿年内实现联合试运转,原煤产量达 2650 万吨。推动煤炭绿 色智能生产,在天星柏沟、灵北煤矿先行推广充填开采、矸石返 井等绿色开采技术,再建成 11 处智能化采掘工作面,加大与中 国矿大等高校的合作,进一步拓展 5G 应用场景,煤炭先进产能 占比超过 60%。坚决扛起原煤保供政治责任,28 座签约矿井不折 不扣完成 814 万吨保供任务。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b/6738.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