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2023年重点工作
2023年,县政府将紧紧围绕全年目标任务,以中国式现代化兴隆实践场景为引领,重点在八个方面集中发力:
(一)聚焦壮大实体经济,全力抓好重点项目建设。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聚焦项目干,为实体经济发展聚势赋能。突出高质高效抓项目。将项目建设作为增强财源支撑的首要任务,滚动实施重点项目“四个一批”工程[5]。全年计划实施重点项目50个,总投资500亿元,年内完成投资62亿元,争列省市重点项目16个以上。确保山楂出口产业园区、承德国际康旅度假区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建筑用花岗岩石粉深加工及尾矿综合回收利用、阿那亚·雾灵山温泉度假区等一批项目加快建设,公路建筑材料生产、春锋物流仓储基地等一批项目投产达效,加快形成财源建设的更多支撑点。强化外联招商抓项目。严格落实招商引资目标任务责任制,继续推行领导干部带头招商,积极构建乡镇、部门、企业、社会全员参与的招商格局,努力营造人人都是招商主体、处处都是招商环境、事事都是招商形象的开放氛围。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兴隆实践场景,瞄准京津冀、粤港澳、长三角重点区域,精准开展以商招商、园区招商、产业链招商,积极组织“1+2”主导产业及温泉旅游医养养老、钒钛材料、普通话应用等专题招商,全年引进落地亿元产业项目10个以上。做强园区平台抓项目。将开发区作为项目建设主战场、招商引资主平台,加快推进园区扩能升级。高效实施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兴盛路二期、河南五路、园区路等市政道路,同步实施供水、供电、供热等配套管网建设,年内推出工业用地600亩。着力加快重点产业项目建设,确保量子能新型供暖机组扩建、鑫澳食品技改扩能二期、云涤布草加工扩建等项目建成投产,全年新增入园企业20家以上。优化营商环境抓项目。持续优化市场环境、政务环境、金融环境、法治环境、信用环境,集中精力解决一批市场主体和社会反映突出的问题。大力推进“放管服”[6]改革,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探索推行“自审承诺制”和“报建即开工”,施工许可压缩至2个工作日以内,申报材料再精简10%以上。继续实行重点项目县级领导包联机制,紧盯手续办理、征占拆迁等关键环节,实行点对点精准帮扶,支持企业加快建设。建立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围绕项目立项、审批、落地、入统等环节实行会商会研、服务代办,努力提高项目开工率、建成率、达产率。完善督导调度机制,将项目建设纳入重点督查事项范围,定期通报工作进展,强化部门横向协调,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增进“亲清”政商关系,定期开展政银企对接活动,千方百计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全面落实减税降费等稳经济政策,有效降低企业发展综合成本,让企业放心投资、安心经营、专心创业。
(二)聚焦现代产业体系,全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围绕先进制造产业集群、林果产业强县、环京津康养旅游强县等兴隆实践场景,坚持不懈延链、补链、强链,构建强县富民产业体系。突出发展钒钛钢延产业。把建龙公司作为兴隆工业经济的重点龙头企业,服务建龙公司向县内延伸产业链条,全力推动钒钛高科无缝钢管项目开工建设,积极盘活水泉甸子物流园附近土地资源,规划建设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园,力争年内引进企业1-3家。与此同时,大力支持铸合集团技改扩能,保持企业良好发展态势,坚持做大做强,巩固提升财税贡献率。全力推动安子岭抽水蓄能电站项目,确保年内列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积极培育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扶持安旭新能源、华太圣阳、思泰嘉业等企业发展壮大,吸引集聚上下游企业来兴建厂,确保兴川机械、舒勒机械等精密制造加工项目竣工验收。努力破除制约因素,推动希力药业等企业扩大生产,巩固拓展现有财源支撑。着力实施技术创新,推进科技企业“小升高”工程,全年力争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73家。大力发展健康食品产业。以打造京津冀优质果品供应基地为主攻方向,坚持壮大龙头、做强基地、培树品牌、开拓市场,推动果品产业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持续开展“扶龙”行动,整合政策、资金、项目,扶持鑫澳、巨源、瑞泰、桦维等企业做大做强。推进北区果品加工企业整合,积极盘活栗源、中金丰利等企业闲置资源,采取举旗当帅、找帅当兵等方式,积极推动县内企业与农夫山泉、汇源、怡达、三只松鼠等知名企业进行战略合作。以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为抓手,推动12.1万亩山楂基地提质提效,加快33万亩板栗基地建设,为山楂、板栗两大产业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加大兴隆“中国山楂之乡”“中国板栗之乡”品牌宣传推介力度,提升兴隆果品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影响力。加快发展康养旅游产业。以打造京津游客休闲首选目的地、城市健康养老栖息地为主攻方向,不断丰富旅游业态,大力发展精准旅游。重点推进天门峡景区、京东龙泉康乐养生度假区等7个旅游项目,确保阿那亚·雾灵山温泉度假区项目一期建成运营、天文科普教育基地年内开工。瞄准北京康养旅居市场,与中国老龄协会深度合作,确保青松岭康养文化新村开工建设,努力打造环京康养产业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实施旅游服务要素提升工程,继续抓好迷子地、诗上庄等7个乡村民宿示范村建设,确保游客集散中心投入使用。抓紧筹建旅游集团,积极支持县域文旅企业抱团取暖开拓市场,充分发挥区位和交通优势,全力争取京津和东北游客资源。
(三)聚焦加快绿色发展,全力提升生态建设水平。以打造更高质量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为目标,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让绿色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全县人民。大力实施生态系统工程。严格落实县政府、县直部门、乡镇村、企业等各方责任,扎实做好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提升“后半篇”文章,加快推进16家无主矿山修复治理,年内完成3家绿色矿山建设任务。深入实施燕山山地生态综合治理等重点工程,严格生态公益林保护,禁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确保规划林地面积保持在320万亩以上。年内通过国家森林城市创建规划现场审核。大力实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完成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10平方公里,推进清水河干流水生态环境治理工程,加快六道河、青松岭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确保农村污水治理二期工程投入运行。精准开展污染防治攻坚。严格落实河长制、林长制、田长制,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深化“一断面一策”和季节性差异化管控,开展水源地保护专项整治,确保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持续稳定达标,入京津河流水质力争全部达到一类标准,水环境质量保持全省领先。扎实做好工业达标排放、农村清洁取暖、扬尘面源污染等综合整治,加强环境监测联合执法,实现空气质量好中向优。严格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加强除草剂等农药使用监管,开展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确保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保持100%。大力推进生态价值转化。认真落实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全力创建国家“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深入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工作,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评估核算体系,大力发展林业经济、碳汇经济,加快集体林地森林固碳产品整体开发,进一步释放生态红利。深挖“生态+”功能,持续培育生态农业观光带、生态山水休闲带、生态旅游产业带,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