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文化实力。保护好革命文物和历史文化遗产,完成楼山古建群、赵家沟主席路居保护修缮,做好文庙大成殿、故城墙、石窑沟水神庙等文物的保护工作。加强非遗传承、工艺美术人才队伍建设。深度挖掘黄河文化、红色文化等资源禀赋,抓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办好《群文大讲堂》《群文大舞台》《永和夜听》等特色栏目,推出一批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举办“美丽乡村”村晚等系列群众文化活动。
(五)全面稳预期提信心,激发市场主体新活力
创优营商环境。落实“三无”“三可”和“五有”套餐要求,深化“放管服”改革,主动“解难题、理旧账、清欠款”,打造最优营商环境。持续深化“013510+”工程,“立等可取”“一日办结”事项再增加10%以上,3天办结事项增加30%以上,5天、10天办结事项分别增加20%以上,10天以上办结事项再减少10%以上。开设由政府班子成员领办的“办不成事”窗口。大力开展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严厉打击阻工挠工、欺行霸市行为。用好“标准地+承诺制”“要素跟着项目走”“领办+代办+专办+一网通办”机制,确保一般工业项目全承诺无审批、拿地即开工。健全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及时溯源整改。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走深做实“一支队伍管执法”,做好执法体制改革职能职权的下放和承接,持续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坚持新官理旧账,带头讲诚信守契约,打造永和政府诚信、担当、有为的良好社会形象!
全力惠企助企。健全包联制度和常态化入企服务机制,开展为民营企业家办实事专项行动,“一企一专班”及时解决急难愁盼问题,“永不下线”提供热情周到服务。定期举办“早餐会+下午茶+夜沙龙”政企对接活动,及时了解市场主体政策需求,强化政策集成运用。丰富政策“工具箱”,建立涉企政策“一站式”平台,精准匹配、精准推送,实现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奖补资金“一键直达”。真诚关心、服务民营企业,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在全社会营造重商、亲商、爱商、尊商、安商的浓厚氛围。
培育市场主体。以“市场主体提升年”为抓手,不断加大政策供给,提升服务能力,力争年内新增市场主体1600余户、净增1200余户,小升规企业2家。推动电商提档升级,优化整合现有资源,进一步完善农村寄递物流体系,足额落实快递物流费用补贴补助;引进电商企业、培育电商人才,打造一支直播带货队伍,奖励一批直播带货达人,鼓励发展网红经济、直播经济;借助扶贫832平台、抖音等发展“互联网+农产品”新模式,依托“贡天下”等专业团队设计符合市场需求的新包装,筹划“春夏秋冬”四季礼盒以及中秋、新年礼盒,让农产品卖个好价钱,让农民群众有个好收入。培育特色专业镇,做精做优永和肉羊、糯高粱、小杂粮、红枣、核桃、苹果等拳头产品,培育肉羊养殖、高粱种植、文旅特色、天然气产业等专业镇,争创市级专业镇;做强“永和乾坤湾”区域公共品牌,加强授牌企业质量监管,构建品牌矩阵。打造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落实好推动农业产业化企业倍增10条措施;鼓励龙头企业与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建立稳定合作关系、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新认定省级示范家庭农场1个、市级示范家庭农场2个、市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示范合作社2个。
(六)大力推进项目建设扩量提质,点燃经济增长新引擎
以更广维度谋划项目。坚持“项目谋划日”制度,紧跟政策导向和资金投向,聚焦路网循环、智慧农业、绿色能源等领域,加强跨领域谋划和打捆包装,储备一批强基础、增功能、利长远的大项目好项目。扎实开展“四轮”调度,滚动用好重点项目前期工作经费,提高项目成熟度和申报成功率,力争2023年建设项目数量达到60个以上,年度投资超过28亿元。
以更快速度推进项目。用好“四全工作法”,从重点工程入手,提升项目建设质效,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发挥好《项目前期手续推进表》等机制,全面清理和规范审批事项,一个项目一个身份证,加速前期手续办理。滚动开展“三个一批”活动,确保3月底前,新建项目开工率达到40%以上,续建项目复工率达到90%以上;6月底前,开工率达到75%以上,续建项目全部复工;年底前,开工率达到90%以上。坚持“一项目一专班”,落实好领导包联、专班推进等机制,扎实开展项目前期手续办理月、政银企对接、入企入区入园服务等活动,把全周期服务理念融入各环节各细节,推动在建项目再提速、新开项目抢进度、拟建项目快开工。
以更足资金保障项目。打好资金保障“组合拳”。主动争取资金,密切关注国省最新政策动向和资金投向,提高中央预算内投资、政府债券资金、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争取的成功率,提高省对县转移支付的支持度;用好有限资金,强化“集中财力办大事”的观念,精准支持和奖补一批优质项目,真正把钱花在刀刃上;严格拨付进度管理,对按序时进度支不出去的资金,全部整合用于重大工程、重点项目等大事要事特别是民生实事的财力保障。
以更大力度招商引资。完善全民招商引资工作机制,营造人人招商、全员招商的浓厚氛围。全年县党政主要领导分别招商6次以上、产业集聚区主要领导招商12次以上。强化绩效考核,建立考核办法,细化全年任务到单位到人头,一月一通报、一季一评比、半年一交账,严督实导,促进更多项目签约、落地、投产、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