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交通综合治理能力。制定绿道、慢行道、滨河道综合规划,提升慢行系统品质,优化公交线路6条,改造提升一批信号灯绿波带,构建“多网融合”的绿色通勤网。开展停车综合治理,规范共享单车“入栏结算”,新增一批停车位和充电桩。扩大非现场执法覆盖面,整治学校、商圈等重点区域交通秩序,严查交通违法行为,治理乡村道路安全隐患,让城市出行更顺畅有序。
(五)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奋力绘就城乡融合新画卷。
坚持全区一盘棋,增强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逐步缩小区域和城乡发展落差,形成互促共融、相得益彰的城乡发展新格局。
释放回天地区治理成效。实施“五提升一深化”工程,推动天通苑电力设施改造等79个项目建设,实现回龙观体育文化公园南部场馆等24个项目投用,加快北清路、安立路、回南北路等主干路网建设,推动人居环境品质向更高层次迈进。实施天通科技园二期等“双城联动”项目,升级一批“双创”孵化载体,促进职住平衡、产城融合。加快推进天通苑购物中心项目,打造龙域西区商业街“夜京城”生活圈,释放区域消费潜力。深化“回天有我”社会治理创新实践,发挥云智中心、寺锦城市会客厅作用,既议民事、又议商事,将回天地区治理经验推广到昌平全域。
提升重点区域功能品质。推进新城东区控规落地,实施“策划+规划+计划”开发模式,探索“商业用地+居住用地”混合供应,以城市综合体为核心,打造首都北部消费新地标。加快生命谷产业基地三四期等项目建设,提速国际一流综合性医院、档案馆新馆等项目,打通回昌路、南环北路等道路,治理滨河森林公园水系,塑造山水共融、活力共享的生态宜居之城。推动绿隔地区“一减五提升”,加快南口镇新市镇建设,打造一批各具优势、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镇。
有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纵深推进城市更新五年行动计划,统筹推进95个城市更新项目,改造老旧小区32个,老楼加装电梯70部以上,用“微幸福”撬动“大民生”。盘活永安热力厂等闲置资源,串联天通东苑街区绿色节点打造“天通项链”,营造品质活力空间。高标准更新改造政府街,焕发永安古城新活力。用好城市更新发展基金,畅通社会主体参与渠道,形成更多示范性强、可推广的城市更新样板。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落实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建设高标准农田4500亩,播种粮食和蔬菜3.9万亩,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加快国家未来农业中心、先正达北京创新中心二期建设,赋能提升“昌平草莓”“昌平苹果”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鼓励发展林下经济。实施促进农民增收21条措施,打造一批示范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规范涉地合同管理,基本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制定农村劳动力安置用房建设利用行动计划,健全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规范闲置农宅盘活利用。全面完成美丽乡村建设任务,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深化对口支援合作,助力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昌平。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切实筑牢首都西北部绿色生态屏障。
加快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制定碳达峰实施方案,推进建筑、工业、交通等领域降碳,实现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3%。发挥能源谷科技优势,推动产业园区绿色低碳循环化改造升级,支持先进能源技术场景示范应用,倡导绿色消费和低碳生活方式。加强生态涵养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深化与顺义区结对协作,推进桃峪口沟域生态治理等项目。探索生态产品价值评估,打通生态优势向价值优势转化路径。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化蓝天保卫战,推进挥发性有机物、氮氧化物等协同减排,高标准开展扬尘管控攻坚行动,持续改善空气质量。实施新一轮水环境治理行动计划,推进东沙河治理等工程,保持黑臭水体动态清零,确保考核断面水质全部达标。落实节水条例,机关单位和重点企业全部建成节水型单位,提高农村水资源管理利用水平。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试点,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狠抓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让昌平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构建多样稳定持续的生态系统。用好“三线一单”成果,积极创建“两山”实践创新基地。推动八达岭-十三陵风景名胜区规划修编,加快建设温榆河公园二期等项目,做好自然保护地管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聚焦打造国家森林城市和公园城市,开工天通苑、回龙观生态休闲公园,建成开放奥北森林公园二期,新建3个新型集体林场,完成造林绿化面积2900亩以上,织补小微绿地、口袋公园面积100亩,把昌平建成山水相连、城绿交融的首都后花园。
(七)增进民生福祉,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
聚焦“七有”“五性”,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打造高品质幸福生活高地。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制定促进共同富裕行动计划,多渠道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稳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持续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深化稳就业保就业专项行动,实施创业带动就业三年行动计划,新增城乡就业1万人、农村劳动力就业参保2000人,助力更多群众勤劳致富。落实好企业年金、个人养老金等政策,扩大社保覆盖面,完善大病保险和救助制度,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儿童、残疾人社会福利机构建设,支持无障碍和慈善事业发展,提升社会救助能力。筹建政策性住房8000套以上,试点建设平西府全龄友好住宅,构建租购并举的住房保障体系。提速棚户区改造收尾,再打通3000套历史遗留住宅项目房产证办理路径,有序解决转非安置遗留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