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22年1月28日在枣强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枣强县人民政府县长 张赤峰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1年工作回顾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一年来,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开展“三重四创五优化”活动,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全县经济平稳健康运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生福祉更加殷实,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全县生产总值增长7.2%,增幅位居全市第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10亿元,增长12%,增幅位居全市第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4%,增幅位居全市第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7%,增幅位居全市第6,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经济发展呈现出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强劲势头。
产业升级步伐加快。深入开展“三包四帮六保五到位”活动,新增市场主体5571家。裘皮服装服饰、复合材料、装备制造产业营业收入分别达到169亿元、105亿元、24.4亿元,均比2018年增长70%以上。致力科技创新,培育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1家、技术创新中心1家,认定省企业技术中心1家、市企业技术中心4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科技型中小企业51家、“专精特新”示范企业6家,成功晋升河北省县域科技创新能力A类县。鼓励做大做强,申报“小升规”企业25家,入库省千项技改19项,新增福瑞达、商祺、京南湖等河北优品牌9件,河北空调、旭昂皮草、盛宝环保等5家企业完成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亚新环保、鑫星调压器成功在石交所挂牌。圆满举办2021河北(大营)国际皮草博览会,荣获“中国裘皮文化传承示范基地”称号,与中国畜产品流通协会、哥本哈根皮草达成战略合作。
发展后劲更加充足。积极参加衡水湖商务洽谈会、衡水·苏州(长三角)区域合作对接会等招商活动,签约重大项目13个,总投资27.05亿元。争列省市重点项目31个,总投资137.08亿元,年度投资计划完成率106%。辉盛光伏、圣鹤机械等9个项目竣工投产,惠卓碳纤维、欧进复合材料等9个项目主体完工,恩典试剂、宇恩PE管材等8个项目开工建设。全年组织集中开工活动4次,涉及项目28个,总投资41.17亿元。新谋划重大项目21个,总投资269.97亿元。深入推进“标准地+承诺制”改革,落实供地项目9个,经济开发区在全省综合考评中保持A等次。
城市品质显著提升。圆满承办衡水市第五届旅发大会,索泸河生态修复工程顺利完工,索泸河枣强段入选第三届河北省“秀美河湖”。民俗文化步行街建成开放,火车站面貌提升全面完成,市民服务中心即将启用,人防1901工程、滑冰馆主体竣工。杜烟、马厂棚户区改造一期完成主体建设,7个老旧小区改造广受好评,建成智慧小区78个,新增停车位950个。铺设雨污分流管道31公里,实现县城主干街道全覆盖。富强路南延、10条小街小巷硬化如期竣工。完成城区7条街道供水管网改造,建成3座智慧集成供水设备,部分区域供水压力低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新增绿地面积66.39公顷,建成区绿地率37.65%,绿化覆盖率42.3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3平方米,县城宜居度和承载力显著提升,综合排名位居全省第5名。大营镇裘祖文化公园、人民街完成改造提升,副中心功能更加完善。
乡村振兴全面提速。全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持续推进“三花一林”扶贫产业,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15065.27元,比去年增长15.25%,消除易返贫致贫户风险201户409人,顺利通过省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验收。下大力做好水文章,突破农业发展瓶颈,完成河湖水系连通整治345.34公里,新增蓄水能力1530万立方米,新增地表水灌溉面积24万亩,总面积达到62万亩,实现了稳粮、压采、节水、增收效果。季节性关停取水井1690眼,压采地下水1834.22万立方米,深层地下水位上升11.5米,居全省第6,获评全国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加快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实施“百千万亿”工程,新增高标准农田8.73万亩,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17万亩,总产量达到9.6亿斤;建成3万亩高油酸花生示范区1个,被省农科院确定为良种繁育基地,农业产业化率达到77.03%。培育国家级合作社3家、省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6家,认证绿色基地2个,注册商标4个。着力推进乡村建设行动,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成农村户厕4800座、公厕185座,精心打造美丽乡村重点村14个,村庄绿化率达32.3%,村集体经济收入超5万元的村基本实现全覆盖。
生态优势愈加凸显。坚决落实“碳达峰”“碳中和”要求,全县风电、光电并网总规模达到40.7万千瓦,全年上网电量6.86亿度,占全社会用电量的66.8%,减排二氧化碳68.4万吨。深入推进工业治理、扬尘管控、秸秆禁烧等专项行动,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48,同比下降15%,全市排名第5;PM2.5浓度44微克/立方米、PM10浓度76微克/立方米,分别下降15.4%、14.6%,优良天数264天,较去年增加32天,全市排名第2,创我县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扎实开展入河排污口、黑臭水体专项整治,完成污水治理193个村、污水管控360个村,农村黑臭水体动态清零,城市集中式饮用水优良比例达100%。深入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完成造林4651.4亩,成功创建省级森林城市。
民生福祉持续改善。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疫情防控有力有效,完成全程免疫326848人、加强针97586人,守住了疫情防控防线。坚持财力优先向民生集中,民生领域累计支出26亿元,占财政支出的81.4%。10件民生实事如期完成,为民承诺圆满兑现。大营、王常中心幼儿园建成投用,19所幼儿园完成翻建维修,第九小学主体竣工,我县落实“双减”的经验做法被确定为全省基层先进典型案例,获评全省体育工作最佳县、冰雪运动示范县。在全省率先实行城镇参保职工住院“先诊疗后付费”,中医院实现整体搬迁,全县90%以上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达到标准化要求,成功创建省级健康促进县。新增城镇就业3547人,发放低保金3100多万元,光荣院、大营、王均敬老院完成改造提升,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挂牌运营。全面落实拥军优属政策,关心关爱现役、退役军人及其家属,成功创建省级双拥模范县。3条农村公路改造竣工通车,15条农村客运班线完成公交化改造,武馆线获评省美丽农村精品示范路,张秀屯镇获评省“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争列省级城乡客运一体化试点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扫黑除恶斗争常态化推进,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明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