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河北省)隆化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1月27日)

  各位代表,成绩属于过去,接续奋斗才能赢得未来。对照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隆化在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的同时,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经济总量小,立县兴县的龙头型、旗舰型项目偏少,产业层级低、链条短;新冠疫情此起彼伏,财源增长后劲不足,财政收支矛盾突出;防范化解金融、债务、房地产等领域风险任务繁重,教育、医疗、养老等群众关注的民生热点领域仍有短板,发展需求和保障之间还有不少差距。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在今后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2022年工作安排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虽然隆化经济发展还面临一些矛盾和困难,但我们有责任、有决心、有信心带领全县人民迎难而上应对挑战,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这种责任,来自于对加快发展的使命担当。当前我们既面临疫情冲击的现实压力,也面临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我们只有锁定目标,攻坚克难,才能在竞相发展中赢得胜利。这种决心,来自于对外部形势的科学研判。我国经济潜力足、韧性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仍处于历史性窗口期和战略性机遇期,这为我们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产业重构、转换增长动能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和更大的动力。这种信心,来自于对政策机遇的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承德视察,“碳达峰、碳中和”加速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纵深推进,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这些必将为我们赢得更多支持带来重大利好。我们一定抓住历史机遇,咬定目标不动摇,久久为功抓发展,为加快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强县、美丽隆化”贡献力量。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承德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经济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当前和长远,有效扩大投资、扩大消费、扩大就业,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加快产业重构升级,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持续保障改善民生,服务壮大市场主体,大力优化发展环境,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加快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强县、美丽隆化”,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今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5%、8.5%。上述指标,综合考虑了宏观形势、省市要求以及全县高质量发展需要,符合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体现了新发展理念,有利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实现今年目标任务,重点抓好以下七方面工作:

  (一)聚焦投资项目,着力增强高质量发展后劲。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抓投资、上项目、促发展,切实增强发展稳定性和长期动能。

  全力跑办争列。对照抓投资、上项目、促发展10方面领域,逐条政策明确牵头跑办部门,谋划一批高质量、打基础、利长远的优质项目,力争入库亿元以上项目80个以上。成立项目前期工作专班,做实前期准备,确保项目深度达到“对上可申报、即刻能实施”标准。压实部门争资争项主体责任,用足用好民族县办公建立的良好纽带关系,常态化“跑部进厅”,力争全年争取债券资金7亿元以上。

  精心招商选资。制定出台《加强招商选资工作的实施意见》,重构招商工作机制,完善全员抓招商上项目考评体系,建立招商选资项目库、企业目录库、可利用土地库。借力商会、咨询公司、科研院校,大力开展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专业机构招商,严格把关投资强度、科技含量,引进一批体量大、质量高、带动强的产业支撑项目。充分利用“百家企业进承德”系列招商活动,扩大对外宣传,持续提升隆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让更多的优势产品走出去,把更多的优质客商引进来。力争全年引进亿元以上项目35个、10亿元以上项目5个。

  做实项目保障。全面优化项目服务,推进“百事通”“园区集中服务”试点等审批改革,简化行政审批事项和程序,为重大项目实施建立“快速通道”。强化土地要素保障,建立重点项目用地保障台账,将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向重点建设项目倾斜。实施项目清单工作法,严格落实“五个一”包保责任,制定出台《隆化县投资和项目工作量化考核办法》,切实做到项目“签约、落地、投产、达效”全周期服务,确保项目尽早达产见效。年内实施县级以上重点项目50个以上,完成投资29亿元以上。

  壮大实体经济。创新出台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引导入驻企业加大投资、在外能人返乡创业,进一步释放市场主体活力。力争年内新增市场主体3000户以上。大力推进工业企业“四个一批”,实施重点技改项目5个以上,全年工业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完善“四员”包联机制,深化驻企服务,对全县规上重点骨干企业,制定“一企一策”工作方案,推动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企业聚集,确保企业稳定生产经营。

  建设承载平台。深入实施开发区“五年倍增计划”,完成总规、产业发展规划、控规和规划环评整体修编,优化“一区多园”功能布局。深化“亩均效益综合评价”改革,开展低效停产企业盘活清理行动,腾笼换鸟、焕发活力。完善园区基础配套,完成蓝旗污水处理站及配套管网建设,加快布局5G、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优化园区生产生活环境。严把企业准入关,新上工业项目原则上一律入园进区,不符合节能要求的“两高”项目坚决遏制。力争年内开发区营业收入、税收收入分别增长10%和7%。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b/3067.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