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北京市)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12月15日)

  提升区域综合承载能力。落实全市促进平原新城高质量发展方案,制定实施提升综合承载能力五年行动计划。保障地铁17号线、13号线扩能提升等项目建设,推动地铁19号线北延、沿北清路轨道交通项目前期工作。抓好轨道交通微中心规划建设,先期实施新龙泽、黄土店等项目。深化交通综合治理,推动回昌路、亭阳路等23条道路前期手续,推进北清路、安立路快速化提级改造,实现福田中街、黄平西侧路等7条道路建成通车。加快回天地区、沙河高教园等区域慢行系统建设,统筹抓好公交线路优化、静态交通管理等工作,让绿色出行更加通畅便捷。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扩大5G、大数据等新技术应用场景,夯实智慧城市建设新底座。完成歇甲庄等3项输变电工程,推动生命科学园、天通苑等区域电网扩容升级,规划建设液化石油气充装站,力争昌平新城地表水厂竣工验收,提升资源能源保障水平。

  推进新一轮疏整促专项行动。聚焦生态保护红线、城市绿线、河道蓝线等生态空间,拆除违法建设400万平方米、腾退土地320公顷,保持新生违建“零增长”。深化基本无违法建设区创建,完成9个镇街创建任务。落实全市产业禁限目录,持续推进一般制造业疏解。打好城乡结合部重点村整治攻坚战,“一村一策”开展整治,实现减量、控人、提质的目标。统筹推进桥下空间、占道经营等治理工作,促进代征代建道路、配建设施移交与运行维护相衔接。着力抓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等重大活动环境营造,集中整治京张高铁沿线、昌平北站等重点区域,继续打造一批优美示范街巷,不断改善城乡环境面貌。更加注重优化提升,完成留白增绿和战略留白临时绿化1313亩,精准织补一批便民设施、公共活动场所,进一步释放提升效果。

  (五)注重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

  推动城市有序建设和更新。全面提速昌平新城组团建设发展,高标准完成新城东区中心区城市设计,先期实现起步区供地,不断完善交通、教育、医疗等配套,加快打造高品质魅力新城。落实全市绿隔地区建设发展规划,推进西沙屯和满井西、小沙河等棚改项目,优化城乡结合部功能布局和人居环境。制定实施城市更新三年行动计划,动态完善城市更新项目库,积极拓宽社会力量参与渠道,分类实施老旧厂房更新、闲置空间利用等60个年度项目,集中推进63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重点推动老城区有机更新,统筹实施“五微”提升、电梯加装、背街小巷整治等一批项目,启动政府街城市更新行动,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活力。

  持续抓好回天地区专项治理。锚定建设宜居之城、活力之城、幸福之城的目标,深入实施新一轮回天行动计划,统筹落实“回天六有”年度任务,推动回天地区街区控规落地。狠抓教育和交通两大攻坚行动,实现清华附小二期、回南北路等80个项目开复工,促进回龙观体育文化公园南部场馆、七里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24个项目建成投用,推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更高水平迈进。深化“回天有我”社会治理创新实践,用好城市会客厅、回天“两张网”等共治共享阵地,强化社会组织创新发展示范区创建,拓展回天“城市大脑”应用场景,形成更多可推广的大型社区治理经验。推动回天地区与未来科学城、中关村科学城协同发展,实施天通科技园、天通中苑人才公租房等68个“双城联动”项目,在更大尺度范围促进职住平衡。

  深入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国家未来农业中心等项目落地,精心打造昌金路田园综合体节点项目,促进都市型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休闲农业、会展农业,培育壮大精品民宿、林下经济等业态。抓好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确保粮食和蔬菜播种面积不低于2.6万亩。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完成55个村美丽乡村建设,健全设施和环境长效管护机制,力争形成20个左右全面振兴样板村。推广乡村治理清单制,进一步推进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促进集体土地合同规范管理和土地集约高效利用,实施一批集体产业用地试点项目,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打造一批国家级农民合作示范社,培育壮大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和新型职业农民。巩固拓展对口支援成果,助力受援地区脱贫不返贫,有效衔接乡村振兴。

  (六)大力推动绿色低碳转型,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发展。落实全市碳中和行动纲要,科学制定时间表、路线图,细化分解碳减排目标任务,夯实碳排放控制责任。建立重点碳排放单位台账,实行碳排放目标核查管理,提升企业自主减排动力。聚焦能源、工业、城乡建设、交通运输等重点行业碳减排,推广可再生能源替代,推进产业绿色转型升级,推行绿色建筑和超低能耗建筑,推动构建绿色低碳交通体系,实现单位产值能耗再下降。积极参与碳排放权交易。倡导节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创建一批绿色机关、绿色学校、绿色社区,构筑绿色低碳全民共同行动格局。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化“一微克”行动,精准治理扬尘、移动源、生产生活源等污染,开展挥发性有机物专项治理行动,实行全域禁放烟花爆竹,确保PM2.5年均浓度、重污染天数继续下降。落实冬奥会赛前、赛时、应急三级保障措施,全力护航“冬奥蓝”。统筹保护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综合治理温榆河、东沙河等流域,巩固深化黑臭水体、小微水体整治成效,新建改建配套污水管网32公里,确保考核断面水质稳定达标。推进重点区域积水点治理和雨污合流改造,整治十二排干、东小口沟等河道,将海绵城市范围扩大到36.5平方公里。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分类管控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风险。狠抓中央、市级生态环保督察整改,强化林长制、河长制、田长制“三长联动”,完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

  持续扩大绿色生态空间。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建成国家森林城市,推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高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统筹实施平原造林、山区生态林景观提升和天然林保护工程,新建改造绿化面积4000亩以上。聚焦打造未来科学城“绿心”、打通北中轴生态绿楔,高标准设计建设温榆河公园二期,完成沙河湿地公园主体建设,开放奥北森林公园一期,进一步拓展大尺度绿色空间。以回天地区等区域为重点,织补一批社区公园、口袋公园、全龄友好型公园,让市民乐享绿色生活。健全林木绿地养护管理制度,推进新型集体林场建设,确保种一片、活一片、绿一片。统筹生态涵养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加强与顺义区结对协作,提高西北部山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打通“两山”转化路径。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b/2988.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