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山西省)大同市新荣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3月28日)

  (二)聚焦推进产业转型,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按照“1+2+3”产业体系培育思路,坚定不移提升基础产业、培植新兴产业、布局未来产业,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全面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支撑。

  一是加快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夯实钢铁、煤炭百亿级基础产业。延伸钢铁产业。推动同德兴华特钢升级建设1200立方米高炉1座,稳定钢铁产能在150万吨以上。同时优化特钢品种结构和质量,拓展延伸汽车拆解、废钢回收利用等产业链条。优化煤炭供给。在稳定唐山沟、甘庄煤矿产能的基础上,推动3座停产煤矿资源整合,以北辛窑煤矿为主体复工复产,力争新增产能90万吨。提升煤炭洗选能力,积极协调周边煤源,引导全区现有8家洗煤厂联动发展,通过资源、技术、市场共享,推动煤炭洗选产业节本增效。

  二是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聚力打造新能源、新材料两个百亿级支柱产业。把开发区作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主阵地,全力打造重点产业支撑、多元产业发展的新产业格局。新材料产业方面,重点打造半导体新材料、碳基新材料2个产业集群。围绕半导体新材料,发挥大同锡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引领带动作用,推进锡纯三期石英砂提纯等项目投产,争取锡纯四期半导体新材料产业园项目开工建设。围绕碳基新材料,以新成新材料、宇林德等企业集群发展为导向,以建设等静压石墨、石墨电极、高纯石墨等项目为抓手,继续培育申报省市级石墨专业镇。积极推进同威炭素稀土冶炼用碳素阳极板生产项目投产,溢兴源2万吨石墨电极加工线项目、武汉天钠年产3000吨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项目开工建设。新能源产业方面。继续挖掘我区风、光和土地资源潜力,倾力打造新能源开发和储能产业集群,与开发区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关联互动,形成产、销、纳一体的内循环格局。围绕新能源开发领域,推动中联云港和阳光电源两个150MW风电项目以及明阳100MW风电项目开工建设,力争晋能控股晋北新能源基地光伏风电项目落地,全力打造山西晋北采煤沉陷区新能源基地。围绕储能领域,在中鑫电联新型储能电站一期投运的基础上,继续推动二期、三期项目建设。全力推动鸿达鑫独立储能投入商业运营。

  三是扶持优势特色产业弯道超车。培育壮大特优农业、文旅消费、先进装备制造三个10-20亿级优势产业。特优农业领域,重点打造规模化种养殖、农产品精深加工2个产业集群。文旅消费领域,重点打造以长城、北魏文化元素为核心的文旅产业集群和以奥特莱斯云中乐购公园、漱心·峡谷艺术温泉等项目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产业集群。先进制造领域,重点打造矿用设备、高铁装备、新能源装备制造和回收利用等产业集群。新能源装备制造和回收利用产业方面,加快推进南京电气装配式储能设备制造、锐华新能源装备制造项目建设,逐步形成“组件和机组制造、输变电设备制造、储能设备制造、充电桩、逆变器和风电机组、光伏组件回收利用”全产业链。同时,围绕打造“新能源+大数据”产业基地,重点推进中联数据零碳大数据产业(新荣)基地一期项目开工建设,打造以制造变压器、逆变器、大数据机柜为新产品的产业圈。矿用设备和高铁装备制造产业方面,积极推进鹏升机械设备制造项目年内投产,凯润机车零配件制造项目开工建设。围绕环保装备产业,做大做强活性炭、环保抑尘设备项目。积极推进鑫岳活性炭2.5万吨新型环保净化材料生产研发基地和七彩家园年产3万吨水性环保涂料项目加快建设进度。

  (三)聚焦乡村全面振兴,着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要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锚定“特”“优”农业高质量发展,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围绕“三个第一”目标,深化“双五”战略和“双十”行动,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一是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严格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持稳面积、增单产双轮驱动,全力夯实粮食生产基础,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38万亩以上,粮食产量力争1.61亿斤以上。抓好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深化耕地“非农化”“非粮化”专项整治,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0.5万亩。发展有机旱作节水滴灌农业3万亩。深化以生产托管为重点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托管面积达到3.63万亩,辐射小农户1万户以上,通过农业托管实现规模化经营。

  二是提升农业产业发展水平。规模化种养殖方面,重点推进3000亩高产马铃薯、10万亩谷子和3000亩糯玉米种植等项目,进一步激发全区种植户积极性,打响“新荣好粮”品牌。养殖方面,依托锦润农牧、欣象养殖、鑫向新农牧等龙头企业带动优势,重点谋划10万只种鹅、花园屯镇10万头生猪养殖等项目。设施蔬菜方面,依托山东寿光蔬菜种植及设施农业发展领先的产业优势,重点推进新荣镇、堡子湾蔬菜大棚项目落地见效。农产品精深加工方面,重点推动投资3000万元的山西百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小杂粮精深加工项目。同时,充分利用我区2500亩西梅种植优势,积极推动西梅加工厂实现产、加、销衔接。积极完善农产品出村进城冷链物流、仓储保鲜设施网络。支持花园屯、古店等乡镇打造农产品集散基地。

  三是建设更多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从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实际问题出发,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扎实做好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重点推进投资4600万元的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统筹建设3个精品示范村和30个提档升级村。发挥乡镇党群服务中心和乡村便民服务中心作用,涵养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四是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健全防返贫监测预警和帮扶机制,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全面落实脱贫人口增收各项举措,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增幅力争稳定在16%以上。大力推进产业助农增收,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建立健全联农带农机制,带动农民生产经营性收入增加3个百分点以上。促进脱贫劳动力创业就业,脱贫人口务工总数力争稳定在4900人以上。认真落实巩固衔接各项政策措施,持续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b/10538.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