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2025年工作安排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决胜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做好政府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明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深入落实市委十三届七次全会、区委十五届八次全会部署,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先立后破,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引领全面振兴,承接辽宁新时代“六地”目标定位,紧扣辽阳“五个城市”实践路径,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倾力保障改善民生,全力提升城市品质,保障社会大局稳定,为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和夺取全面振兴新突破全面胜利贡献白塔最大力量!
明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6%;全体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扎实办好10件民生实事。圆满完成省市下达的其他各项目标任务。
围绕上述目标,我们将突出抓好五个方面工作:
(一)坚持项目为王、狠抓招商引资,积蓄经济发展新动能
围绕项目抓投资。坚持“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聚焦项目干”,全年实施5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65个。重点推进星空数字电商产业园等项目竣工,启动易发式电气车间扩建工程,促成印象辽阳等项目落地实施。抢抓国家政策机遇,围绕超长期特别国债、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债券等方向,超前谋划储备一批优质项目,筑牢高质量发展“压舱石”。
围绕招商蓄动能。找准切入点,紧扣西关商贸区提档升级、站前广场文旅产业集聚、城南地区开发建设,多渠道开展招商引资。凝聚发力点,依托“辽洽会”等平台资源,锚定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精准开展推介洽谈。点燃动力源,完善招商引资政策,强化绩效考评激励,掀起全社会参与招商新热潮。力争签约落地项目25个,引进国内实际到位资金增长15%以上。
围绕存量促增长。坚持向存量要增量,切实把低效资源转化为高效收益。强攻房地产停缓建项目处置,完善“一楼一案”,着力加快碧桂园如颐等小区交付进度,推动“问题楼盘”动态清零。强攻土地整理、征收、出让,完善“一地一策”,盘活3宗闲置土地,破解批而未供、净地不净问题。强攻楼宇经济发展,深化“一楼一策”“一楼一产”,盘活闲置楼宇5万平方米以上,打造专业特色、纳税贡献商务楼宇。
(二)坚持主导产业、着力提档升级,构筑现代产业新格局
释放现代服务业新活力。深耕总部型经济,以引育龙头企业为重点,积极引进地区性、区域性的行政总部、研发中心、营销中心等落户,形成龙头带动、聚链成群的产业生态。加快发展流量型经济,推动社交电商、直播电商、共享经济等新业态良性发展。激发金融市场活力,鼓励风投、创投团队来区展业,尝试多元化金融业态。
增强传统服务业拉动力。巩固西关、友谊商城老字号商圈优势,大力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扩面提标,策划举办年货大集、家电节等促消费活动,提升晟宝龙夜市、太子河早市等“烟火”经济吸引力;引进新兴业态,推动西大街步行街、滨河路酒吧街品质化提升改造,持续巩固全市商贸中心地位。创新消费场景,打造区域新兴商圈、特色商圈,繁荣会展、首店、夜间、网红经济,积极培育轻奢、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引进首店不少于3家。
提高特色产业竞争力。坚持文旅融合发展,整合广佑寺、平胡楼等优质资源,推出一批精品旅游线路,打造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微度假”旅游模式;推进新时代八景等历史文化资源活化利用,加快注入古城文化符号、历史元素,打造特色网红打卡地。激活“节会动能”,深耕“赛事经济”,举办“文化庙会”、古玩大集等特色活动,组织口琴、体育、舞蹈等赛事活动,持续提升规格和热度。延伸文旅产业链,依托非遗手工艺品研发,不断丰富特色产品、旅游纪念品供给。
(三)坚持守正创新、全面优化服务,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
更高标准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数字政府建设,持续深化“综合窗口”改革,拓宽“高效办成一件事”应用场景,推动更多事项“全程网办”“一窗通办”。提高12345政务服务热线办事效率,力争群众诉求满意率达90%以上。加强诚信建设,千方百计增收节支,确保公共政策兑现、政府履约践诺。深度清理营商环境突出问题,帮助企业降本增效,千方百计为各类企业发展壮大搭“梯子”、筑“跑道”。
更大力度激活创新动力。完善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机制,全年新注册科技型中小企业20户,新增雏鹰、瞪羚企业2户,高新技术企业2户。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参与省市“揭榜挂帅”、开展产业链关键技术协同攻关,引导更多中小企业主动对接大院大所开展联合创新,新增各类创新平台1个,实施产学研项目2个,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10%以上。
更宽视野扩大开放水平。实施外贸“双量增长”计划,引导外贸企业向东向北开放,扩展俄蒙贸易,深耕日韩合作。推动易发式电气建设“辽宁—沙特绿色装备产业园”,加快海外仓布局建设,逐步拓宽对外贸易渠道。积极融入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建设,加强与周边城市政策对接、产业互嵌;全方位深化与南通市崇川区等友好城区的对口合作,力争在产业转移等方面取得突破。
(四)坚持建管结合、健全长效机制,塑造城区发展新面貌
高标准实施城市更新。计划投入1.4亿元,提质改造老旧小区10个、背街小巷2条,布点口袋公园2处,更新住宅电梯50部,高标准推进城市地下管网项目建设。继续推进城南开发,加快城南十三号地开发建设,攻坚硝堡街等10个地块征收扫尾,实施4个城中村改造项目,打造更多高品质生活休闲空间。
高效能强化城市管理。推进智慧城管平台建设,提升城市智慧化管理水平。做好城市体检工作,夯实“街路长+网格员+楼院长”监管模式,持续整治乱停乱放、占道经营、私搭乱建等城市顽疾,打造民主路、青年大街2条市容秩序严管示范路。全面提升环境卫生、绿化养护、市政设施维护等管理水平,确保主要街路机械化湿扫率达90%以上。规划新建3个农贸市场,实现退路进场、让路于民。以小区物业管理规范化为目标,推进物业服务扩面提质,为城区群众幸福“加码”。
高质量优化生态环境。高标准做好各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全面强化大气、水、土壤污染治理,实行“全域管控+突出重点”的治理模式,开展油烟、散煤、露天烧烤等专项治理,确保国控监测点位年度空气质量达标。全面落实河长制,常态化抓好河道垃圾清理工作,持续巩固河流水质V类标准。加强土壤污染防治,高标准完成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任务。
(五)坚持为民初心、践行宗旨使命,交出民生福祉新答卷
全面夯实基本民生保障。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导向,拓宽创业就业渠道,全年城镇新增就业3650人,建成“舒心就业”站点12个以上;重点培育辽宁声谷晋升国家级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稳步推进延迟退休改革。加大社会救助力度,坚决守住低保、特困、优抚对象等重点人群兜底保障底线。实施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30户,发放辅助器具170件。积极发展银发经济,鼓励社会资本参与老年助餐服务,建设3个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建成“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
持续优化公共服务供给。不断巩固“双减”成果,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强化教师培训培养,以名师、名校提升教育强区影响力;推动卫国小学扩建,完成启智学校搬迁,更好保障特殊群体同等享有优质教育。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重点做好老幼孕等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服务。加快白塔区医院盘活并投入使用。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不少于50场。支持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争创全省双拥模范城区“十五连冠”。
切实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提质增效。强化基层应急救援力量建设,完成区消防救援大队指挥中心迁移优化,新建襄平街道专职消防站,全面提升基层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培养全能社工人才,完成22个社区办公用房升级改造。加大接访下访力度,落实首办责任制,及时妥善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强化社会治安整体防控,严厉打击金融、电信诈骗等各类违法犯罪行为,保障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三、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站在新起点、奋进新征程。我们将坚决落实区委干部作风建设巩固年部署要求,严肃整治政府系统“佛系”“躺平”“摆烂”等不担当不作为问题,努力做到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奋力建设更加务实高效的服务型政府。
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牢记为党工作的第一职责,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把讲政治贯穿于政府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胸怀“国之大者”,高效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和区委各项决策部署,扎实做好省委巡视整改“后半篇文章”,以实际行动和实干成效诠释对党绝对忠诚,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白塔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坚持把依法行政作为准绳。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落实行政复议、行政应诉、政务公开等工作要求,加快建设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进一步增强政府工作的前瞻性、科学性、规范性,不断提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依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重视司法、舆论等社会监督,始终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高质高效做好建议、提案办理工作,努力把代表、委员的“金点子”转化为政府工作的“金钥匙”。
努力将实干担当贯穿始终。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健全推进、协调、督查工作机制,坚持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推动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基层常态化,践行事不过夜、马上就办的工作作风,把执行视为铁律、把担当作为自觉,让抓落实、促发展成为政府工作的主旋律,努力把更多不可能变为可能。
切实将廉政为民落到实处。坚决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坚决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腐败问题,让铁规铁纪成为政府工作人员的自觉遵循;加强审计监督、统计监督,着力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推动为基层减负走深走实;完善财政资金使用、公共资源运营、国有资产管理等重点领域内控制度,牢固树立政府过“苦日子”思想,兜牢兜稳“三保”底线,倡导“不花钱能办事、花小钱办大事”的理念,确保把有限财力精准用到民生急需处和发展关键处。以零容忍态度严防小微权力“任性”作为,打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干则必成。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和全区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处,锚定目标,铆足干劲,以决战决胜之势打赢三年行动收官之战,高标准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白塔新篇章!
附件:
2025年重点民生实事
1.综合改造10个老旧小区,启动城中村改造项目,惠及居民3777户。
2.修整2条背街小巷、2处口袋公园,规划新建3个农贸市场,实现退路进场、让路于民。
3.举办招聘活动10场次以上,新增城镇就业人数3650人,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
4.发放贫困家庭住房补贴755户,实施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30户,适配残疾人辅助器具170例。
5.建设3个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建成“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
6.实施启智学校搬迁改造工程,优化新校址办学条件,丰富特殊教育内涵,更好保障特殊群体同等享有优质教育。
7.免费为3-6岁在园儿童、义务教育阶段小学生和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
8.探索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完成22个社区办公用房升级改造,让更多群众享受到家门口的优质公共服务。
9.实行“街道+消防”模式,建设襄平街道专职消防站,配备消防车2台、专职消防员10余人,全力打通火灾防控“神经末梢”。
10.实施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基层防灾项目,配备救生艇、探测仪、抢险车、无人机等100余套应急救援装备,全面提升基层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筑牢城市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