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襄阳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十四五”规划

  建设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按照住建部《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技术标准》(CJJ/T312-2020),建设市、县(市、区)一体化运行的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与国家、省级平台互联互通、数据同步、业务协同,整合共享城市管理相关部门数据资源,实施数字城管平台升级,普及移动执法终端,开发建设智慧执法、智慧市容、智慧环卫、智慧市政、智慧园林、视频智能分析和大数据决策分析等业务应用系统,构建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智慧城管新模式。加强城市“全周期”管理,基于全市统一部署的物联网感知设施及“城市大脑”平台数据,实时感知获取城市部件运行状态和生命体征,通过实时在线的数据和算法,进一步赋能城市精细化管理。

  加快智慧应急设施建设。构建应急管理专题数据库和“专业图”,采集汇聚安全生产、自然灾害、城市建设等社会各类应急资源的监测数据,推进智慧应急大数据应用。强化数字化应急管理能力,推动应急设备和应急管理方式智能化改造。增强常态下的态势感知预警能力,基于“城市大脑”平台数据,提升安全生产、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的早期预测预警能力。强化应急状态下的调度指挥能力,以大数据和5G网络为基础,建设统一指挥、上下联通的应急指挥体系,建设无线、有线、卫星等不同手段相结合的应急通讯网络,整合语音、视频监控、视频会议、集群对讲等系统以及互联网即时通讯软件,实现应急情况下“看得见、呼得通、指挥得动”。提升应急资源调度能力,借助综合管理和运行指挥平台实现应急队伍、物资储备、救援装备、交通运输、通信保障、医疗救护等应急资源的动态化管理。

  加快智慧公安设施建设。深化公安泛在感知体系,通过对全市统一物联网感知设施的优化布局和智能升级,不断提升人、车、物的有效捕获率、命中率和轨迹刻画能力。完善公安大数据平台功能,拓宽数据资源渠道,完善融合治理机制,形成襄阳公安数据资源治理新体系。强化完善公安数据计算能力,依托全市统一的政务云,有效支撑公安大数据关键应用能力研发。完善公安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按照等级保护要求,推动建设公安安全管理中心,完善传输技术安全防护措施,健全现有安全管控体系,统筹推进现有基础设施按信创要求进行完善升级。

  (九)加快智慧医疗设施升级

  升级完善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完善全市人口信息、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三大数据库,以建设卫生健康标准体系、核心卫生健康信息库、卫生健康信息集中管理及交换共享、卫生健康数据挖掘为重点,实现全市卫生健康信息统一存储、统一管理、统一交换、多方共享。升级现有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构建基于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医疗服务与公共卫生服务的健康信息体系,加强与省级平台互联协同能力,支撑跨层级、跨机构、跨部门的健康医疗大数据交换共享,实现医疗卫生横向业务机构、纵向管理机构信息互联互通与业务协作。

  推进智慧医院建设。围绕智慧医疗、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个方面,积极推动智慧医院建设。加快建设全市统一的医疗影像云,增强影像数据共享和聚合展示能力,实现跨医院,跨地区为病人提供医学影像数据和应用服务。推动建设全市人工智能医疗影像云和人工智能辅助诊疗平台,协助医生提升诊疗效率和精准度。推进远程医疗服务平台建设,支持重点骨干医院利用5G网络技术开展远程手术示教、远程影像阅片、远程诊断等远程医疗服务。持续完善电子健康卡服务平台,实现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全部接入,推动电子健康卡与医保卡进一步融合。建立统一的互联网就医便民服务系统,依托“健康襄阳”实现线上挂号、结算、信息查询、咨询等功能。推动建立医院综合运营管理、医疗废弃物管理等系统,对医院开展精细化管理,提高医院综合管理水平。

  (十)加强智慧教育设施建设

  推动智慧教育平台建设。构建一体化的襄阳区域“互联网+教育”大平台,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支撑系统,实现资源平台、管理平台的互通、衔接与开放,助力教育服务供给模式升级和教育治理水平提升。推动全市教育管理系统与公安、民政、国土、社保等部门的信息管理系统对接,实现襄阳市各县(市、区)适龄儿童无纸化入学。建设襄阳新中考线上考试(测评)平台,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VR/AR等技术,实现体育、音乐、美术、英语口语、理化生物实验操作等科目线上考评与训练。完善升级“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整合“襄派教育家”“隆中名师”和襄阳四中、五中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推动教育资源在全市各县(市、区)内共享。

  推动智慧校园建设。加快推进“宽带网络校校通”,全面升级襄阳各级各类学校和教学点网络接入带宽条件。推进“无线校园”建设,在全市具备条件的城镇及以上各类学校中实现5G网络全覆盖。将学校网络教学环境和备课环境建设纳入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标准。大力推进“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促进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化,创新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模式,从服务课堂学习拓展为支撑网络化的泛在学习。建设智慧教室、智慧实验室等具有实践性和互动性的学科教室,利用5G、VR/AR/MR、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情景化学习体验。推动襄阳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院校构建虚拟仿真实训教学环境,建设一批融合仿真技术、体感技术等新技术的教育信息化实训基地,满足高精尖设备操作、危化品使用、复杂工艺流程等专业教学需要。

  (十一)加快智慧文旅设施建设

  推进智慧文旅平台建设。推进建设全市统一的智慧文化旅游全域通服务平台,全面整合文化、旅游、文物、体育、广播电视等信息资源,构建“多位一体”的智慧文化旅游管理体系,打造区域性总服务入口,以平台化的方式为市民和游客提供文化旅游公共服务。推动建设襄阳市公共文化旅游服务云平台,统筹全市公共文化体育服务项目,特别是襄阳市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数字化建设和智慧景区建设成果,涵盖数字文化馆、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数字体育馆、智慧景区相关服务,构建标准统一、互联互通的公共数字文化体育服务网络,不断强化地方文化品牌、文化旅游资源、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亮点的宣传推广,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服务品牌。整合各业务平台涉旅数据,综合分析全市旅游热点、供需情况、市场变化、消费趋势、营销效果等数据,为全市旅游产品设计、细分市场选择、价格策略制定、营销渠道选择等提供决策支撑,助力襄阳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推进智慧景区建设。加快提升襄阳4A级以上景区和景区道路的5G网络覆盖水平,推动景区停车场、旅游集散与咨询中心、游客服务中心、游客专用道路及景区内部引导标识等设施数字化与智能化改造升级。积极推进全市3A级以上旅游景区智慧景区建设,建设在线预订、分时段预约游览、流量监测监控、非接触式服务、智能导游导览、智慧停车系统,普及景区电子地图、线路推荐、语音导览等智慧化服务,提升游客服务体验。利用5G、VR/AR、人工智能等技术,鼓励古隆中、唐城、汉城、华侨城等旅游景区开发云直播、云观赏、VR导游导览等数字化体验产品,丰富虚拟旅游内容层次。

  推进智慧文化场馆建设。加快提升襄阳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场馆的宽带网络接入能力和5G网络覆盖水平。建设襄阳市数字图书馆云服务平台,实现全市公共图书馆书目数据、读者数据、借阅数据融合共享,向市民推送“一站式”数字资源与信息。在襄阳市图书馆等文化场馆打造“三国文化”“荆楚文化”“汉水文化”数字体验馆。建设自助智能化图书馆—“城市书房”,提升市民“一站式”阅读体验服务。建设智慧博物馆服务小程序,为游客提供博物馆概况、手绘地图、馆内导览、语音讲解、景区推荐路线、设施查找以及VR全景等智慧游览服务。采用5G、区块链、VR/AR、大数据等技术,建设线上展览馆/美术馆,培育“5G+直录播线上艺术培训”“区块链+艺术活动培训”等新业态。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zxguihua/huazhong/2022-05-03/274.html

收藏此文 赞一个 ( ) 打赏本站

如果本文对你有所帮助请打赏本站

  • 打赏方法如下:
  • 支付宝打赏
    支付宝扫描打赏
    微信打赏
    微信扫描打赏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