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肥东县“十四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

  加快旅游信息化建设。重点建设“肥东县旅游数字化综合应用服务平台”项目,完善旅游预报监测系统和旅游决策支撑体系。强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各旅游功能区之间,以及肥东与县外周边景区景点的交通联接,形成方便快捷的旅游交通网络。

专栏4 特色小镇景区
长临河文旅小镇:位于长临河镇,规划面积2.2平方公里,定位为文化、旅游特色小镇。小镇以文化为基点,深入挖掘地区文化资源,营造文化环境,提升文化旅游氛围;以“文化+商业+旅游”模式,充分发挥景区核心资源、乡村田园风光、巢湖水资源,让游客感受传统文化、体验乡村慢生活、享受湖滨游乐之趣。
白马山康养小镇:位于桥头集镇境内白马山与青阳山之间,小镇总体规划面积3.9平方公里,按照“康养+旅游”的总体思路,结合地方特色文化,强化运动、养生、养老、亲子、休闲、美食等功能,形成了“一心一轴四片区”空间布局。“—心”为白马山小镇客厅,“一轴”为小镇产业发展轴,“四片区”分别为白马山生态康养区、蓝山湾亲子游乐园区、综合服务康养区、农业休闲区。

  第四章  加快新发展  落实新任务

  一、培育量多质优服务业主体

  培育壮大服务业主体。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完善政策环境,加大对重点服务业企业的扶持力度,培育一批品牌形象突出、服务平台完备、质量水平一流的现代服务业企业。积极培育本土中小服务业企业,支持中小服务业企业积极与知名企业开展加盟合作,实行特色化、专业化、品牌化经营,完善中小创新型企业的引入和培育机制,加大对初创期、成长期科技企业的支持,重点在电子商务、信息服务、“互联网+”等领域培育一批创新型中小企业。充分利用长江经济带建设和“一带一路”倡议实施,鼓励有条件的服务业企业“走出去”,积极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引导企业制定“走出去”发展战略,支持大型现代服务业企业与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城市合作,逐步加大对拓展境外市场的扶持力度。

  精准开展大招商。构建现代化招商体系,建立精准招商专业化队伍,创新以人才和资本为导向的招商新模式,进一步完善县政府招商引智、引资领导小组、招商项目协调小组等组织架构。创新招商引导、服务、督查机制,强化项目牵头部门责任,推进项目对接、推进、考核、分析形成流程化管理。大力寻求社会智囊团的支持与合作,提高招商选资水平。积极举办招商活动,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为拓展区,长江中游城市群为延伸点,深入分析全县生产性服务企业结构,围绕智慧物流、科技信息、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行业,大力开展点(项目)、线(产业链)、面(产业集群)结合的现代服务业战略招商。

  二、数字化引领服务业创新

  加快服务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深化“互联网+”发展,加快规划建设服务业互联网平台,打造企业互联网公共服务示范平台,鼓励引导各类服务业企业充分利用服务业互联网平台,加快实现产业融合创新发展。加快规划建设服务业互联网平台,为企业提供政策、金融、监管、税务、市场信息、行业运行、前沿动态信息等全方位服务,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推进“互联网+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以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为支撑,以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和业态创新为重要驱动力,推进现代服务业产品创新、业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推动产业跨界融合发展,突破智慧物流、大数据、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加快微信电商等新型电商平台发展,构建线上线下一体营销渠道,支持外贸企业转型跨境电商,建设跨境电子商务、互联网生态产业园等园区建设。

  推进“互联网+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品质化发展,推动重点商贸流通业创新商业模式,引导消费升级,激发行业活力;加快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建设,培育乡镇智慧商圈,引导移动互联、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在认证、交易、支付、物流等环节的应用推广。支持实体店通过互联网展示、销售商品和服务,引导网商提升线下体验、配送和售后服务水平,推进生活服务业实现在线化、标准化、便利化。

  三、培育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

  鼓励发展新业态。以壮大新型消费、促进国内经济大循环为主线,聚焦服务消费、信息消费、绿色消费、时尚消费、品质消费、农村消费等重点方向,持续优化消费供给。建设培育直播电商园区(基地),支持引进头部主播和企业,鼓励知名直播电商平台企业在肥东设立企业总部、区域总部。鼓励康养服务范围向农村延伸,培育农村消费新业态。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设信息消费体验中心,在成熟商圈中销售最新产品和服务,培育各类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消费新业态。加速建设数字化体验产品,创新消费服务模式,丰富游客体验内容。

  培育服务新模式。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有序推动共享经济、平台经济、无人经济等消费新模式的合理有序扩散。推动消费与VR、AR、AI等技术融合,推动“互联网+消费服务”线上线下融合的新场景新模式,优化数字消费生态体系。围绕“宅消费”,大力发展社交电商、直播电商以及“生鲜电商+冷链宅配”“中央厨房+食材冷链配送”模式。提升改造夜间消费载体,打造夜间消费集聚区,拓展夜购、夜游、夜娱、夜学、夜健身等夜间消费。探索制定专门管理规定,明确运营规则和权责边界,提升相关主体整合资源、对接供需、协同创新功能。

  发展壮大新零售。支持针对首店、新店、潮店出台专项政策,扩大高端消费的本地供给。鼓励加强与电商平台合作,开设网上店铺、代销点,拓展乡村物流布点,扩大特色产品销售。着力挖掘孵化一批成长性好的新业态企业,加大培育力度,支持具有一定产业规模和品牌优势的食品、家居等消费品生产企业成立、发展线上商贸企业,优化企业结构,培育新的增长点,“十四五”期间,每年新增线上企业50家左右,到2025年底,力争全县达到2000家。

  加快布局新型基础设施。推进5G大规模商用,率先在核心区、重要功能区、人流密集区规模部署,在重大项目上打造一批5G网络样板工程。推进城镇地区高速光纤网络全覆盖,支持打造智能双千兆宽带示范区,完善农村地区光纤网络覆盖。积极部署区块链服务网络节点,打造高质量、定制化的区块链技术服务平台。加快搭建江淮大数据中心肥东平台、行业部门分平台。

  四、打造一批高端服务业品牌

  加快服务业标准化进程。强化标准实施,建立政府引导、社会中介组织推动、骨干企业示范应用的标准实施应用机制,开展服务标准、服务认证示范。鼓励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积极创建知名品牌,以品牌引领、带动生产制造,推动形成具有特色的品牌价值评价机制。加强对标准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和跟踪评价,完善标准化管理,优化标准制定程序,建立完善标准实施后评估调整机制。

  打造服务业品牌集聚区。提升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科技服务、人力资源等生产性服务业的服务品质,提高文化旅游等公共服务业,不断扩大现代服务业影响力。引导服务业企业树立品牌意识,健全品牌管理体系,提升品牌认可度和品牌价值。重点培育和发展一批本地电商品牌、零售品牌等现代服务业品牌,鼓励行业协会和服务业企业在品牌管理、形象设计、顾客服务和宣传推广等环节发力,塑造企业自身品牌。

  提升服务业品牌价值。加强品牌维护管理,健全售后认证制度,以优质的售后服务推进品牌高端化发展,高质量维护品牌形象。鼓励肥东知名企业参加中国品牌日活动,加大肥东消费品牌宣传力度。

  五、推进服务业发展平台化

  加快建设服务业公共服务平台。重点培育一批运作规范、支撑力强、业绩突出、信誉良好、公信度高的公共服务示范平台。鼓励企业、行业协会等主体参与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与运营,积极打造横向覆盖全行业、纵向覆盖全市场的平台网络。以生产性服务业为重点,结合重点服务业集聚区布局和产业集群特色,加快建设区域性特色服务业公共服务平台,推动信息互通、联动发展。利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积极搭建服务业集聚区发展虚拟化网络公共服务平台,拓展网上审批、报税、报关、查询等服务。结合全县服务业发展定位,围绕服务业总体空间布局,重点加大肥东服务业项目载体及服务业发展平台的培育与扶持。

  完善推进机制。把服务业重点项目和载体建设分解落实到牵头部门、参与部门,优先推荐申请国家、省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优先安排县服务业发展政策资金支持。县自然资源和规划、生态环境等部门各司其职,优先办理项目有关审批手续,在全县形成跟踪服务的联动推进机制。

  第五章组织实施与规划管理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强化政府在宏观引导、统筹协调、组织领导等方面的作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全面系统地创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一、加强组织领导

  加强对全县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总体指导和统筹协调,建立完善现代服务业重点行业和重点工作协调推进制度,县发展改革委牵头负责规划组织实施工作,做好任务分解,提出年度工作计划,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和督促检查并组织评估。各有关部门要根据部门职能,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各重点行业发展。各乡镇、园区要把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作为年度重点工作,加大力度推进。加快建立完善现代服务业统计调查制度,健全现代服务业统计信息发布制度。

  二、创新政策支持

  全面落实企业投资项目清单管理制度,进一步放宽现代服务业发展准入门槛。落实国家、省、市、县已出台的各项扶持现代服务业发展税收优惠政策,探索整合现有扶持服务业发展的专项资金,形成政策合力,支持现代服务业关键领域、重点区域、重点项目和薄弱环节加快发展。拓宽现代服务业发展投融资渠道,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现代服务行业和领域,支持符合条件的现代服务业企业通过多层次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研究制定服务领域推进“互联网+”行动专项产业扶持政策,优先加大对智慧产业化和服务业智慧化的支持力度。制定服务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加大对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平台、重点产业项目及商业模式创新等扶持力度,强化政策执行力。

  三、优化营商环境

  全面建设服务型政府,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打造更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深入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四大领域诚信建设,营造良好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环境。实施知识产权和标准化战略,建立健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体系,加大知识产权执法力度,建立现代服务业知识产权,健全预警、维权和争端解决机制。推进现代服务业标准体系建设,以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和提升服务水平为核心,加快各现代服务业领域标准的制(修)订,扩大现代服务业标准化覆盖范围。

  四、增强要素保障

  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科学安排服务业用地,对符合国家和省市产业政策的重大服务业项目优先安排用地。创新服务业用地方式,率先探索现代服务业用地“先租赁后出让”的弹性供地制度。进一步完善股权、债权、产权相结合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加大对服务业关键领域、薄弱环节、公共服务平台等支持。积极开发知识产权质押、仓单质押、股权质押、供应链融资等新型金融产品和服务。鼓励融资担保机构积极提升融资担保能力,扩大对中小服务业企业的担保业务规模。建立服务业企业拟上市储备库,搭建企业与券商的对接平台。

  五、扩大开放合作

  参与长三角现代服务体系建设,深化长三角区域合作。大力推进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倡议,拓展对内对外开放新空间,鼓励企业走出去,不断扩大对外经贸合作。深化与沪苏浙合作,重点加强与长三角地区在金融、商贸、专业服务、公共服务等领域的交流合作,以智慧物流发展创新示范基地为依托发展我县的现代服务业。

  六、保障人才供给

  制定现代服务业人才分类开发计划,引导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社会培训机构、协会和学会开展不同层次和类型的现代服务业专业教育,培养一批懂技术、懂市场、懂管理、懂法律的复合型现代服务业高端人才。探索创新引进高层次人才落户政策。深入实施科研团队项目、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计划等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鼓励企业、科研机构引进海内外服务业领军人才。引导服务业企业对现有专业人才进行再培训和再教育,实施服务业高技能人才培养计划,培养一批现代服务业高技能人才。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zxguihua/huadong/2022-05-01/249.html

收藏此文 赞一个 ( ) 打赏本站

如果本文对你有所帮助请打赏本站

  • 打赏方法如下:
  • 支付宝打赏
    支付宝扫描打赏
    微信打赏
    微信扫描打赏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