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浙江省)龙泉市体育发展“十四五”规划

  3.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促进龙泉体育新格局。浙江省委、省政府已经明确提出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战略目标,国家层面亦予以正式确认。龙泉体育发展应紧跟形势,夯实基础,强化落实,特色发展,助力于共同富裕建设。

  4.疫情防控常态化提出龙泉体育发展新挑战。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体育对外交流受到严重限制。我国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体育产业投资、体育赛事和群众体育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如何实现“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加快推进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的要求,是龙泉体育发展在“十四五”时期需面对的重要挑战。

  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体育强国、体育强省建设部署,对标奋力打造“重要窗口示范生”的新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全面深化体育改革为动力,秉承“丽水之干,担纲丽水之赞”的使命,聚焦“重要窗口”和“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聚力“龙泉复兴”发展定位,以打造体育现代化为目标,按照市委、市政府对体育工作的要求与定位,以推动龙泉体育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体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推进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发展,为“龙泉复兴”贡献体育力量。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党建引领,融入大局。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基本制度,坚定党对体育强国建设的全面领导,推动龙泉体育工作融入政府大局发展,纳入全市发展战略全局,努力纳入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在融入大局中借势借力,在服务大局中彰显价值,持续提升体育的影响力和贡献率。

  2.坚持为民惠民,窗口展示。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体育事业为民服务,从群众最关心的事做起,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城乡均衡发展和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和体育文化“四位一体”协调发展的理念,加快构建更高水平的龙泉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突显“窗口展示”成果,助力共同富裕。

  3.坚持争先争光,助力复兴。持续巩固拓展、优化提升龙泉竞技体育运动项目总体布局,做实做厚基础夯实项目,落实“体教融合”战略,力争有更多龙泉运动员在各类赛场上崭露头角,获取佳绩,为龙泉复兴事业,争光添彩,贡献体育力量。

  4.坚持智慧赋能,整体智治。全面推进龙泉体育数字化改革,以数字化改革引领龙泉体育全方位改革,推动形成龙泉整体智治、高效协同的体育发展治理体系,为龙泉建设体育强市提供坚强保障。

  (三)发展定位

  “十四五”期间,借力“龙泉复兴”发展战略,围绕“生态体育 全民共享”发展思路,努力打造龙泉运动休闲欢乐之城,努力成为省内较具规模和吸引力的运动休闲目的地,山水酷动和畅玩人群的大本营,青少年体育运动的欢乐谷,全省顶级越野赛事的集聚区,长三角地区著名的体育产业、运动休闲、体质健康及体旅融合产业的发展新高地,群众体育蓬勃发展的示范区,体教融合的典型样板。

  到2035年,力争创建为我省体旅融合示范县区及长三角区域重要的运动休闲核心目的地。让龙泉居民群众和外来游客在参与各类体育运动、文体旅游和娱乐活动中品味和接受“时尚龙泉”,在辗转各大运动休闲场地、体育场馆、绿道、山川、险峰、森林和水域中阅读和鉴赏“印象龙泉”,在观赏体育赛事、参与体育运动健身活动和提升体质健康水平中感受和感知“幸福龙泉”,在徜徉于高山峰峦、峡谷绝壁、历史文化、村落民居、古建筑群、古道古桥、森林幽径探险之中领略和体验“魅力龙泉”。

  (四)发展战略

  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国家、浙江省出台的全民健身计划、竞技体育发展战略和体育产业相关文件为基本依据,以增进人民福祉、提高健康水平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抢抓发展新机遇,高质量融入长三角和海西区,聚力探索龙泉“体育+”高质量发展模式。

  (五)主要目标

  到2025年,基本实现或接近实现体育现代化。推动龙泉体育工作全面融入党委、政府大局,形成政府主导有力、社会规范有序,市场充满活力,民众积极参与、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公共服务逐步完善的体育发展新格局。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和体育治理走向丽水前列,并实现以下方向性目标:

  1.全民健身工作质量进一步提升。“十四五”末,龙泉基本建成“全覆盖和较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推动龙泉市体育中心项目落地,推动建设龙泉市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全民健身中心,大力建设群众身边的“体育+公园”、“百姓健身房”等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形成更加多样和便民的体育场地供给体系,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88㎡以上,新建社区和行政村体育设施覆盖率达到100%,公共体育设施和符合条件的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开放率达到100%。加速群众身边的体育社会组织建设及服务能力提升,体育社会团体3A 以上达标率达到50 %以上,新增市级体育社团5个以上。建立丰富多样的全民健身活动赛事体系,形成一批具有广泛参与度和较强社会影响力的全民健身品牌活动项目,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43%以上。提升群众身边的健身指导水平,国民体质合格率达到94.5%以上。建设完成环浙步道龙泉段里程近300公里。

  2.竞技体育的综合实力稳步增强。2021年全运会,争取有龙泉籍运动员参加,全力备战浙江省第十七届运动会和丽水市第五届运动会,确保完成省运会5块金牌任务,并力争取得好成绩。创建各类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1个以上。加强龙泉优秀中青年教练员、精英运动员、优秀体育后备人才、高水平裁判员的培养。市体育中心在训人数500人以上,各中小学校训练网络在训体育后备人数稳定在600人以上,教练员职数达到7人及以上。

  3.体育产业规模和质量逐步提升。大力发展龙泉体育产业,形成体育产业布局更趋合理,体育产业体系更加完善,体育产业供给更为丰富、体育市场主体更有活力的格局。争取创建省级体育产业示范基地1个以上,省级运动休闲小镇(培育名单)1个。大力发展竞赛表演、运动休闲、健身服务等业态,努力提升体育服务业在体育产业中的比重。重点打造并形成3项以上具有影响力和龙泉辨识度的品牌体育赛事,不断提升办赛层次及水平,积极争取职业体育队伍来龙泉进行表演赛,持续培育打造江南之巅、龙泉论剑、端午龙舟、岩樟毅行、环浙骑游等精品赛事,以赛事引人气,助推产业发展。到“十四五”末,全市体育产业总规模和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体育彩票销售额达2.8亿元。

  三、主要任务

  “十四五”期间,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龙泉体育高质量发展的“1项任务+4大工程+1项计划”的“141”发展战略,即:完成1项体育改革发展任务,实施全民健身“系统提升”工程、竞技体育“育鹰引凤”工程、体育产业“品质提振”工程和赛事运营“特色精品”工程等4大工程,推出1个体育领域综合改革计划,具体如下。

  (一)体质健康为标,实施全民健身“系统提升”工程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9295.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