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健全品质旅游服务体系
不断提高旅游公共服务的可及性和便捷性,加快补齐旅游公共服务短板,提质升级旅游要素,完善旅游交通体系,深化旅游“厕所革命”,加强智慧旅游建设,打造高品质服务体系,打响嘉兴品质旅游服务品牌。
1.提升旅游要素品质
(1)打造旅游餐饮品牌。做实做好“诗画浙江•百县千碗•嘉肴百碗”工程,推动嘉兴传统餐饮集聚地建设,打造以特色嘉兴菜为引领,以“非遗”传统老字号美食为特色,以市井小吃为吸引,以创意菜、异域美食为添彩的江南餐饮体系。挖掘一批如“嘉兴船菜”“菱角十味”“潮味十碗”等美食品牌,力争到2025年,规划落地特色美食体验店、示范店、旗舰店50家,特色街区5个。推出《餐桌上的嘉兴》旅游美食推广图册、旅游美食地图、旅游美食线路等,以特色美食街、美食店凝聚业态,特色美食节庆聚拢人气,提升嘉兴美食影响力,塑造“食在禾城”品牌,让美食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
(2)完善旅游住宿体系。全面开展酒店、民宿等旅游接待场所的“微改造、精提升”。优化调整嘉兴旅游住宿设施结构,高水平建设一批高星级酒店、高品质度假酒店、精品主题民宿等,促使旅游住宿业服务水平接轨国际。依托资源,挖掘文化,创新科技体验,建设一批目的地酒店、文化酒店、设计师酒店等,形成差异化和个性化吸引。对接多样需求,充分利用古镇、古村等特色空间,大力发展多元化和地域文化特色鲜明的乡村精品民宿、乡村田园客栈等,积极打造平原水乡地区乡村民宿发展的“嘉兴样本”。引入成熟品牌,促进嘉兴住宿业的品牌化。
(3)提升旅游购物品质。挖掘嘉兴文化核心特质,完善旅游商品全链条,打造“嘉兴有礼”品牌。依托城市中心、交通枢纽、景区景点、交通干线等,合理布局文商旅综合体、特色商业街区、特色文创园区市集、专业市场等购物场所,加强与皮革、箱包、丝绸、巧克力、虫草等产业紧密结合,开发丰富的旅游商品,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围绕民间绘画、雕塑、剪纸、刺绣等,开发具有嘉兴文化个性的旅游商品,孵化一批新锐嘉兴旅游伴手礼品牌,打造嘉兴“我最红”系列、嘉兴乡村有礼系列、嘉兴民宿伴手礼等系列。
2.构建现代化旅游交通体系
坚持“交旅融合”发展理念,强化多级协同、运游一体,构建半小时中心城市至县级城区、1小时市域通达的现代化旅游交通网络体系,优先发展多层次轨道交通体系,高标准建成便捷畅通的智慧交通,推进嘉兴市绿色出行城市创建,实现海陆空“一小时旅游交通圈”。加强旅游公共交通服务,实施“九水连心”水上巴士计划,推动汽车租赁企业全面实行异地还车服务。推进莲泗荡、湘家荡、祥符荡、大云、九龙山、南北湖、融创杭州湾、凤凰湖八大游艇基地建设。结合全省大花园“万里骑行绿道”标志性工程建设,加快构建成链成网、文绿结合、无缝连接的市域绿道网体系,形成串联公园景区、名胜古迹、历史街区、品质民宿,融入地方特色文化,步行、骑行、舟行、车行“四行接驳”的生态绿道网。完善旅游交通标识体系,建立市域统一的标识引导系统。
3.加快数字旅游发展
构建文旅智慧大脑,建成“173”文旅数字化治理体系。聚焦跨部门的多业务协同和数字化平台化集成应用两大关键,在“数字嘉兴”信息服务平台的基础上,对接省级文旅数字中心,打造全市文旅中枢,做实做强数据开放共享、创新应用和服务保障。抓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的数字消费新机遇,加快发展“互联网+文旅”消费业态,开发云旅游等数字旅游产品,推广沉浸式体验型数字前沿产品。支持乌镇互联网创新发展试验区、“数字经济旅游大景区”建设。拓展新基建应用场景,加快建设完善5G、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型基础设施,支持发展线上线下融合的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打造“互联网+旅游”产业集聚区。力争到2025年,实现全市4A级以上旅游景区和省级以上旅游度假区5G网络全覆盖,实现主要公共文化场馆全部开通网上展示、线上观看等功能。
专栏7 数字旅游发展
构建“173”文旅数字化治理体系。打造1个市级文旅大脑(嘉兴市文旅中枢),7个城市文旅大脑(“两区五县”文旅中心),3大应用体系(办公办事体系、数字化治理体系、服务营销体系),为数字旅游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完善智慧导览体系。深化“一机游嘉兴”服务内容,整合旅游景区、文博场馆、文创商品等文旅资源,以电子导览体系为基础,普及电子地图、语音导览、扫码入园、刷脸通行、无接触服务等智慧服务,拓展客流引导、个性化推荐/规划,精准营销、应急服务等功能,提高游客游玩体验。完成嘉兴全域旅游、红色旅游、乡村旅游三大主题手绘地图,秀洲区、平湖市、海盐县以及南湖、湘家荡、西塘、云澜湾、盐官、皮革城、乌镇、建林村等11张手绘电子地图,实现所有景区景点位置一键导航、语音讲解、门票预订、车辆导航、厕所查找、线路推荐等自助服务,形成独具嘉兴特色的“智慧导游导览一张图”。
创新数字消费场景。围绕在线推广、在线预订、在线支付、电子年卡、自助入园、智慧停车等旅游活动环节推行移动支付或人脸识别支付等数字服务,探索试行“10秒找空房”“20秒景点入园”“30秒酒店入住”等智慧旅游便民服务。利用VR全景、AI交互、智慧屏显等信息技术,将科技与旅游资源相结合,进一步增强游客感官体验。推出一批数字景区、数字乡村旅游点、数字文博场馆,打造特色景区展览馆,提供云博物馆、云图书馆、云景区、云“非遗”、云剧场等线上服务,开创数字旅游生活消费新体验。
4.提升旅游公共服务
(1)优化旅游集散咨询体系。构建“2+5+N”综合自选集散体系,包括嘉兴站、嘉兴南站2个一级旅游集散中心,嘉善南站、嘉善站、海宁站、桐乡站、海宁西站5个二级旅游集散中心,若干个三级旅游集散中心,实现管理智慧化、换乘复合化。建设覆盖嘉兴全域的旅游咨询服务点,不断强化各级旅游公共服务网点的服务意识,加大旅游咨询信息化投入,高质量推进“智游嘉兴”咨询系统建设。推进旅游咨询中心服务功能外延,进行民俗风情、地方曲艺、“非遗”文化展示,提供本地及周边地区的旅游产品预订服务。
(2)深化旅游“厕所革命”。巩固“厕所革命”建设成果,完成“全国旅游厕所管理系统”中旅游厕所标注率达到100%的目标,实现市域范围内主要景区3A级旅游厕所全覆盖。加快第三卫生间建设步伐,提高女性厕位比例,做到主要旅游景区以及客运车站等公共场所厕所数量充足、干净卫生、实用免费、管理有效。鼓励厕所多形式赋能,贯彻智能、环保、绿色等理念,支持利用厕所公共有效空间设置休息驿站区,提供免费直饮水机、借伞机和自助售货机等便民服务设施,改造一批公厕成为“禾城驿•温暖嘉”的“网红打卡点”。进一步加大旅游景区母婴设施配置,实现市域范围内3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母婴室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