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指导思想、发展定位与发展目标
牢牢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立足发展的新阶段、新特征和人民的新期盼,根据省市区总体部署,科学制定未来五年发展定位和发展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系统观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以芜湖市建设“智造名城、创新名城、开放名城、生态名城”目标为指引,着力打造“创新创业孵化区、协调融合中心区、绿色美丽生态区、开放转型集聚区、幸福共享样板区”,奋力打造长三角城市群中具有特色核心竞争力的现代化城区,在芜湖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和长三角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现代化大城市进程中作出弋江贡献。
第二节 发展定位
充分把握“一带一路”建设、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中部崛起、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等重大战略,不断壮大经济总量,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生态文明发展水平。坚持人才强区主战略,把创新与融合作为引领发展的源动力,着力打造创新创业孵化区、协调融合中心区、绿色美丽生态区、开放转型集聚区、幸福共享样板区,打造成安徽省“三地一区”(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改革开放新高地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的示范区,推动高新区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打造创新创业孵化区,创新成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用好国家级高新区的各项政策,集聚承担科技创新的责任担当。坚持下好创新先手棋,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聚集各类创新资源,打造各类创新平台,积极引进和培育各类创新人才,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增强,创新创业载体平台持续增加,创新型领军企业不断增多,创新创业氛围日益浓厚,创新创业人才队伍迅速壮大,创新创业生态进一步优化。创新资源整合集聚能力明显增强,人才强区建设水平稳步提升,创业高地建设迈上新台阶。
打造协调融合中心区,协调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显著特色。产业与城市发展相融合,城区与农村发展相协调,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相促进,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不协调问题加快解决。高新区与高教园区深度融合,疏通“政产学研用金”互动脉络。树立中心城区理念,集聚中心城区人口规模,建设中心城区形态,培育中心城区功能,现代化基础设施更加完备,城市管理更加精细化,城市空间布局更加合理,现代服务业加快集聚,城市功能品质更加完善,围绕大江湾、弋江南推动中心城区的建设不断赋能,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持续加强。
打造绿色美丽生态区,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靓丽名片。持之以恒抓生态文明建设,长江、青弋江、漳河水生态持续提升,“三湖一坝”(南塘湖、黑沙湖、孤山湖、高村坝)、天子港、元亩塘水系互联互通,十里江湾公园、青弋江防洪道文化长廊、城南圩圩堤绿道建设完成,绿化带由点连线、连片成面,打造公园城区,生态环境和宜居程度明显提升。节能环保产业快速发展,居民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提升,生态文明建设体系更加健全,全社会生态保护意识显著增强。
打造开放转型集聚区,开放成为集聚资源要素的根本路径。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推动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建立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提高经济密度,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更加安全的发展。立足“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力锻长板,加快补短板,扶持龙头企业,健全产业链条,服务中小企业,培育产业集群,做强主导产业,鼓励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新动能不断涌现。实施开放合作,对标上海龙头带动,积极融入南京都市圈、合肥都市圈、杭州都市圈,探索与长三角城市合作共建园区。
打造幸福共享样板区,共享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的。积极发展教育、医疗卫生、康养文体等社会事业,提升就业质量,形成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的公共服务体系。各类特色消费商圈在弋江集聚,传统文化与时尚元素在弋江融合发展。强化政府服务,完善基层治理,构建平安弋江、法治弋江,重大风险防范化解、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显著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普遍提高。
第三节 发展目标
到2035年,以龙湖为心的大江湾现代化中心城区建设基本完成,三山经开区与高新区、西湾园区一体发展的大弋江现代产业体系格局基本形成,成为芜湖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大中心。全区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迈上新的台阶。建成科技强区、人才强区、教育强区、体育强区、健康弋江,文化软实力全面增强;高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城乡区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安全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公共服务基本实现均等化,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更加完善;基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生态环境质量、资源能源集约利用、绿色发展达到全省领先、国内一流水平,建成山清水秀、岸绿景美的生态弋江;党的建设纵深推进,高水平建设现代化治理体系和法治政府,形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十四五”期间,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提出的强化“两个坚持”、实现“两个更大”的目标要求,紧扣“高质量”与“一体化”关键词,聚焦聚力高质量、竞争力、现代化,发挥制度优势、转化治理效能、打造硬核成果、形成发展胜势,更加注重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更加注重存量提升与增量优化,更加注重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更加注重社会与民生改善,全面树立创新高地弋江、人文荟萃弋江、生态水韵弋江、时尚魅力弋江的新形象,努力打造长三角城市群中具有特色核心竞争力的现代化城区。
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经济结构明显优化,内生动力显著增强。“十四五”期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8.5%;财政收入年均增速与地区生产总值保持一致,人均生产总值、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长三角平均水平,各项发展指标在省内居于前列。
产业引领再创新优势。产业链位势、产业集群规模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在智能网联及新能源汽车、微电子及第三代半导体、大数据及信息技术、节能环保及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再创新优势,产业链、资金链、创新链、价值链、人才链、服务链深度融合,初步建立实体经济、科技创新、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创新驱动再获新突破。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进一步增强,创新创业载体平台不断增加,创新型领军企业不断增多,创新创业氛围日益浓厚,创新创业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不断优化。到“十四五”末,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明显提高,国家级、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达130个以上。
城区建设再现新面貌。城市有机更新更加深入,现代化基础设施更加完备,城市管理更加精细化,城市空间格局更加合理,城市生产力布局更加优化,城市服务功能更加完善,重大风险防范化解能力、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显著增强,逐步形成层次清晰、结构完善、布局生动、充满人性的城市形象。政府公信力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营商环境基本与国际接轨,主要服务功能接近国内一线城市中心城区水平,文化实力和国际化水平全面提升。
民生福祉再攀新温度。全面推进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形成广覆盖、强保障、一体化、可持续的新型公共服务体系,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的社会风尚更加浓厚。到“十四五”末,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力争高于经济增长。
生态环境再迎新加强。全面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持续优化,生态环境和宜居程度明显改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提升,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全社会环境保护意识显著增强,绿色产业发展、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清洁能源发展位居全省前列,形成“一江碧水向东流”集中呈现的壮阔画卷。到“十四五”末,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持续下降;万元GDP能耗下降完成市下达目标;全区自然生态得到修复,林木绿化率保持稳定,森林覆盖率进一步提高。
表2:“十四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指标 |
单位 |
2020年完成 |
2025年目标 |
“十四五”预计年均增长(%) |
属性 |
一、经济发展 |
|||||
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
% |
/ |
/ |
8.5 |
预期性 |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
元 |
189195 |
240000 |
5 |
预期性 |
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
% |
48.2 |
50 |
/ |
预期性 |
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 |
% |
13.9 |
/ |
10 |
预期性 |
实际利用省外资金 |
亿元 |
171.39 |
260 |
8.7 |
预期性 |
进出口总额 |
亿美元 |
2.89 |
4.39 |
8.7 |
预期性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亿元 |
273 |
360 |
5.7 |
预期性 |
二、创新驱动 |
|||||
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总产值比重 |
% |
73.4 |
75 |
/ |
预期性 |
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 |
件 |
90 |
120 |
/ |
预期性 |
高新技术企业数 |
个 |
156 |
300 |
/ |
预期性 |
累计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 |
个 |
100 |
150 |
/ |
预期性 |
三、民生福祉 |
|||||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 |
% |
8.5 |
/ |
力争高于经济增长 |
预期性 |
城镇调查失业率 |
% |
/ |
/ |
3.2 |
预期性 |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 |
万人 |
8.05 |
10 |
4.4 |
预期性 |
四、绿色生态 |
|||||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 |
% |
11.7 |
市下达 |
/ |
约束性 |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 |
% |
/ |
市下达 |
/ |
约束性 |
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 |
% |
88.6 |
市下达 |
/ |
约束性 |
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率 |
% |
100% |
市下达 |
/ |
约束性 |
第三章 突出创新引领,打造创新创业新高地
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坚持把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深化创新创业资源供给侧改革,紧抓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建设机遇,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依托创新链提升产业链,推动创新创业政策落地、搭建创新创业支撑平台、培育良好创新创业环境、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构筑长三角区域知名的创新创业新高地。
第一节 加快双创载体建设
聚焦芜湖创新“全域孵化区”建设,持续优化和完善现有双创载体的服务业态和运营模式,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争创一批国家级、省级众创空间和孵化器,构建“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全链条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打造“孵化+产业化”创新创业生态链。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行业骨干企业与长三角地区高校、科研机构共建研发平台和科技创新战略联盟,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金”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大力发展众创空间,优化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培育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双创载体。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增强企业内在活力、市场竞争力、发展引领力。支持企业全方位融入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能的时代背景,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重点产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