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十三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指标 |
2015年 完成 |
2020年 完成 |
“十三五”年均增长(%) |
指标属性 |
|||
一、经济发展 |
|||||||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
300.41 |
469.5 |
9.3 |
预期性 |
|||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元) |
132339 |
189195 |
7.4 |
预期性 |
|||
财政收入(亿元) |
27.2 |
42.6 |
9.4 |
预期性 |
|||
累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
13 |
13.9 |
13.8 |
预期性 |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
73.6 |
273 |
16.5 |
预期性 |
|||
二、结构效益 |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亿元) |
240 |
188.5 |
-5.82 |
预期性 |
|||
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
30.2 |
43.6 |
提高13.4个百分点 |
预期性 |
|||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
19 |
14.7 |
降低4.3个百分点 |
预期性 |
|||
三、创新发展 |
|||||||
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
2.5 |
3.4 |
0.18 |
预期性 |
|||
高新技术企业数(个) |
66 |
156 |
18.8 |
预期性 |
|||
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件) |
25 |
90 |
29.2 |
预期性 |
|||
四、绿色发展 |
|||||||
空气质量 |
城市PM2.5下降 |
57.3 |
完成市政府下达目标 |
/ |
约束性 |
||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比(%) |
77.9 |
完成市政府下达目标 |
/ |
约束性 |
|||
森林蓄积量(万立方米) |
/ |
7.44 |
/ |
||||
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亩) |
545.24 |
96531 |
/ |
约束性 |
|||
单位GDP能耗降低(%) |
完成市政府 下达目标 |
完成市政府下达目标 |
完成市政府下达目标 |
约束性 |
|||
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 |
完成市政府 下达目标 |
完成市政府下达目标 |
完成市政府下达目标 |
约束性 |
|||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 |
化学需氧量 |
/ |
完成市政府下达目标 |
完成市政府下达目标 |
约束性 |
||
氨氮 |
/ |
完成市政府下达目标 |
完成市政府下达目标 |
||||
二氧化硫 |
/ |
完成市政府下达目标 |
完成市政府下达目标 |
||||
氮氧化物 |
/ |
完成市政府下达目标 |
完成市政府下达目标 |
||||
五、开放发展 |
|||||||
实际利用省外资金(亿元) |
218 |
171.39 |
-4.7 |
预期性 |
|||
实际利用外资(亿美元) |
1.8 |
2.6449 |
8 |
预期性 |
|||
进出口总额(亿美元) |
5.5 |
2.89 |
-12.08 |
预期性 |
|||
累计对外实际投资(亿美元) |
1.8 |
6.56 |
/ |
预期性 |
|||
六、共享发展 |
|||||||
城镇化率(%) |
户籍人口 |
72 |
100 |
/ |
预期性 |
||
常住人口 |
78 |
100 |
/ |
预期性 |
|||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31162 |
46791 |
8.5 |
预期性 |
|||
城镇新增就业(万人) |
1.02 |
6.5 |
/ |
预期性 |
|||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万人) |
55000 |
80500 |
7.9 |
预期性 |
|||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万人) |
55000 |
75100 |
6.43 |
预期性 |
|||
城镇棚户区住房改造(万套) |
0.24 |
0.52 |
/ |
预期性 |
|||
贫困人口脱贫(万人) |
/ |
全部脱贫 |
/ |
约束性 |
第二节 发展机遇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入加速演变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带来巨大变量,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我国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孕育形成。“十四五”时期是弋江区以新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深入探索现代化发展道路新经验,实现经济社会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转折期。“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也是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征程的重要机遇期。未来五年,弋江区要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认识“十四五”时期弋江区将进入新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继续奋勇前进,为全面“建设美好弋江南、共创智慧大江湾”开好局、起好步。
区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一带一路”建设、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中部崛起、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等重大战略在芜湖交汇叠加,特别是省委“十四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支持芜湖建设成为省域副中心城市和长三角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现代化大城市。省委、省政府大力推进江北新区建设,市委、市政府决定弋江跨江托管西湾园区。重要战略机遇形成的聚合效应、锁定效应、叠加效应,拓展了弋江区的发展空间,有利于弋江区提升区位价值和战略功能,为促进弋江区加快发展、跨越发展、协调发展、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发展机遇。
科技创新的巨大爆发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全球科技创新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和特征,新技术替代旧技术、智能型技术替代劳动密集型技术趋势明显。互联网、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得到广泛运用,不断加快传统制造业、传统服务业数字化升级改造,大力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构筑现代产业体系新格局。科技创新的爆发必将为弋江区激发孕育新技术、新项目、新业态、新模式和实现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产城融合的加速转型期。随着“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战略的稳步实施,创新驱动引领产业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城融合成为产业和城镇化发展的主导性规划思想。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大规模深层次调整重构,我国产城融合呈现网络化、服务化、协同化和智能化的新趋势。智能网联及新能源汽车、微电子及第三代半导体、大数据及信息技术、节能环保及高端装备制造四大主导产业引领产业集聚发展,推动弋江区城市功能互补、产业错位布局、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为弋江区产城融合奠定发展基础和明确发展方向。
新基建的快速发展期。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不仅能促进短期经济增长、提振社会信心,还能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激活发展新动能、促进高质量发展,是实现我国经济由大向强转变的加速器。加快发展新基建、新服务符合服务业比重不断提高且生产性服务业与高端服务业率先增长的发展规律,能够把扩大需求与改善供给有机结合起来。抢抓新基建机遇,加快新基建区域布局和建设进度,以产业优势、技术优势、组织优势,更好地服务弋江区经济发展质量提升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第三节 面临挑战
“十三五”时期以来,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发生显著变化,宏观经济进入增长速度换档期、转型升级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区域经济竞争更加激烈,发展的压力和困难明显增多。“十四五”期间,弋江区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以改革创新求突破、以转型升级求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深刻认识新阶段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危和机并存、危中有机、危可转机,在国家大格局、大目标、大战略中找准弋江定位,以确定性工作应对不确定性形势,善于化危为机,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创新竞争日益加剧。受逆全球化和贸易战的影响,我国与发达国家产业将从互补发展为主逐步转向以直接竞争为主,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创新要素资源的竞争日趋激烈,高端创新资源全球性流动与区域性集聚趋势尤为明显。国家级高新区作为创新发展“领头雁”,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各地竞相发展的重点。弋江区创新程度不够高,关键技术突破和重大科技进步较少,人才结构和数量对创新的支撑力不足。亟需强化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的战略定位,加快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提高整合资源要素的能力,打造汇聚高端创新要素的“强磁场”。
产业转型难度加大。处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之下,产业发展迭代周期不断缩短,创新模式不断多元,新产业、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和新模式层出不穷。弋江区主导产业的体量不够大、竞争力不够强、抵抗重大风险的能力不够足,产业链两端挤压态势显现,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有待提升,动能转换接续、产业转型升级压力依然较大。高新区综合实力排名持续提升的难度边际递增,稍有松懈便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要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挑战,顺应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趋势,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新兴产业培育。
区域合作发展缓慢。国家、省级层面相继出台“一带一路”建设、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中部崛起、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等重大战略,芜湖市也提出跨江发展战略、四个名城等。弋江区虽处于这些战略的核心区,但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新旧动能转换不平衡,二元结构问题较为凸显,与其他地区资源、产业对接度相对较弱,区域经济一体化进展缓慢,区域发展面临的挑战仍然十分严峻。
要素瓶颈制约突出。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弋江区各类用地需求日益增加,土地资源稀缺与经济发展、环境约束、城市建设的矛盾更加突出。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不够多。由于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创新要素供应不足,制约企业转型升级。优质的“众创空间”仍然偏少,创新创业生态环境仍需优化。城市建设力度持续加大,政府投资面临阶段性的资金压力。亟需以发展理念转变引领发展方式转变,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环境、要素等问题。
社会治理任务加重。弋江区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利益格局和需求日益多元化,公众维权意识不断增强,社会有序治理面临挑战。城乡发展仍不均衡,城市建设管理欠账较多,农村地区发展滞后,二元结构问题较为凸显。社会事业供给不足,民生短板较多,人民群众对教育、医疗、社会保障、文体娱乐等有着更高的期待,人民群众公共服务需求与政府有限的公共服务能力之间矛盾日益突出,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待提高,现代化服务体系亟需构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力度有待强化,地下管网设施规划和建设仍需加强。疫情监测预警和应急响应能力有待提升,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专业队伍建设有待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