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黑龙江)绥化市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规划(2023-2026年)

  (二)加快发展电子商务服务业。

  加强教育培训,为电商发展提供人才支撑。面向城乡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新生代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退役军人等就业重点群体,以及传统商贸企业、专业市场商家、个体工商户、传统电商从业人员等,依托现有电商园区、直播机构和MCN机构,分类开展电商技能培训。打造区域直播电商共享示范基地,发挥基地产业集聚和示范带动作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区域直播电商共享示范基地创建工作,探索形成符合我市发展实际,能够拉动当地电商产业发展的基地发展方向和样本举措,为各县(市、区)电商基地发展提供样板。开展直播电商助企行动,强化电子商务赋能产业。帮助我市实体企业持续开展直播电商运营,拓宽企业产品销售渠道,扩大网络零售额规模,将本地特色产品推向全国。联动各大主流电商平台、直播电商企业、MCN机构、网红主播,开展直播带货活动,扩大产品销售途径,提高本地产品知名度。力争到2026年末,全市电子商务网络零售额达到44亿元,年均增速10%以上。

  (三)稳定发展现代金融服务业。

  推动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联动融合、匹配协调,促进金融资源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强化金融机构在发展金融产业和服务实体经济中主体作用,更好发挥政府在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科学布局、政策扶持等方面引导作用。创新金融产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生态经济、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产业链龙头企业中长期贷款支持,推动供应链金融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发展,推进技改贷款、并购贷款、供应链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金融产品创新。用好用足各类金融支持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普惠小微企业首贷、续贷、信用贷投放力度。力争到2023年末,各项存款余额达到2900亿元、贷款余额达到1350亿元;到2026年末,各项存款余额达到3500亿元,贷款余额达到1500亿元。

  (四)健康发展养老托育服务业。

  继续优化城乡养老服务布局,加快丰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内容,大力推动老年人助餐、助浴、助洁等服务事项开展,着力提供身边家旁、优质多元、方便可及、成本可负担养老服务供给,不断满足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支持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和个人通过市场化方式,采取公办民营、民办公助等多种形式,培育发展社区服务型、社会举办型、托幼一体型、单位服务型、医育结合型等多种模式托育服务,增加普惠性托育服务供给,为家庭提供全日制、半日制、计时托管、假期托管等多种服务,满足多样化托育服务需求。统筹抓好养老机构和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着力提升养老服务供给能力。支持社会力量发展社区托育服务设施,积极为符合条件的项目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不断推动绥化市妇幼保健院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综合服务中心项目建设,确保完成2023年全市9230个托位任务。探索建立综合监管机制,加强部门间沟通协调,形成监管合力,定期开展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及时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隐患,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持续保持养老托育服务机构运营形势稳定。到2025年,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全市托位数达1.46万个,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到4.5个,婴幼儿照护服务需求得到满足。

  专栏十六 养老托育服务业发展图谱

  (五)融合发展旅游康养产业。

  落实好《黑龙江省夏季避暑旅游“百日行动”实施方案》,依托我市康养旅游资源和客群,重点在大湿地、大草原、研学游、主题活动等产品和各类康养业态上发力,推动旅游接待人次、旅游综合收入以年均10%以上速度实现双增长。着力发展生态田园康养游、温泉康养游、湿地康养游、森林康养游、康复疗养游、中医药康养游、健身康养游产品。开展“4+5+N”系列文旅活动,强化资源整合,树立文旅品牌。用活推介宣传平台。依托省文旅厅开展的推介活动,组成团队赴湛江、上海、武汉等地开展康养旅游主题宣传推介活动,加大旅行社等从业人员队伍培训力度,用好“引客入省”“引客入绥”奖励政策。

  (六)优化发展文化娱乐产业。

  以产业项目、文旅活动、文化旅游消费聚集区为发力重点,实现非遗、文化创意、演艺娱乐、特色手工业、文艺创作业、数字文化产业、文化娱乐场所实现突破性发展。加快实现冬夏联营项目建设落地,力争将“4+5+N”系列文旅活动打造为在省内有较大影响力的文旅品牌,依托龙朋文化夜市打造一处文旅消费聚集区。到2026年,全市文化娱乐业体系更加健全,产业结构布局不断优化,产品供给质量和项目带动能力明显提升,文化娱乐业与相关领域融合更加深入,服务人民能力持续增强,全市文化娱乐消费更加活跃,对全市经济增长支撑和带动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六、保障措施

  把抓落实作为开展工作的重要方式,将推动规划方案实施融入到“四个体系”建设中,坚持以思想上的“破冰”,推进发展上的“突破”,推动全市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取得新成效。

  (一)建立健全组织领导体系。强化市产业振兴领导小组对规划方案实施的领导和组织推动,建立“统一领导、齐抓共管、各负其责”工作机制,各专班组长、副组长要充分发挥表率作用,亲自研究、亲自部署所负责产业专班各项工作任务,认真履职尽责。专班办公室要全面实行“四个体系”工作机制,用好“按月调度、按季报告、按年总结”工作制度,着力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及时督促、调度专班工作进展情况,对标对表推进落实。专班各成员单位要积极配合专班办公室单位,结合自身职能,细化任务目标,合力推动全市各产业实现更好发展。

  (二)有序推进具体工作落实。建立清单管理制度,实行重点工作任务台账管理机制,将规划方案任务逐条分解,明确具体措施、责任单位及完成时限,提升重点工作落实全面性、时效性、精准性。用好“按月调度、按季报告、按年总结”工作制度,每月开展一次督导调度,及时掌握情况和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开展业务指导,按季通报各项重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交流推广经验做法,推动各项工作任务走深走实,按年形成总结,梳理全年工作情况。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db/8672.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