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人才创新,释放发展活力。深化科技人才支撑,充分汇集德才兼备人才,坚持“留住人才才能引进人才,聚集人才才能激活人才”的人才导向,破除人才发展的思想障碍、制度藩篱与政策壁垒,围绕集聚人才创新需要,谋划重大项目、制定重大政策、组建重大团队、形成人才聚合效应,服务通化发展。
坚持服务创新,支撑提质增效。深化科技服务生态,充分满足创新发展需求,围绕重点产业、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科技需求,明确创新发展方向,统筹公共科技资源,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推动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创新效率,释放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第三节 发展目标
到2025年,全市创新主体充满活力,创新链与产业链有机衔接,科技创新治理更加科学,创新效率大幅提高,产业创新发展内生动力明显增强,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实现重大突破,科技成果转化速度逐步加快、转化渠道更加通畅,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不断壮大,综合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进入全省前列,为实现科技创新中长期发展目标奠定坚实基础,为“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和“一四五”发展思路提供有力支持,为新时代通化绿色转型全面振兴作出科技贡献。
实现“双十、双百”发展目标。
——综合创新实力大幅提升。综合创新实力跻身全省前列,全社会R&D经费投入强度年均增速达到10%。
——重大创新平台取得突破。建设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新型研发机构和开放式创新平台超过10家。
——创新企业集群发展壮大。全市拥有行业领军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到100家。
——企业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围绕“333”工业产业体系、“3+N”服务业产业体系、六大农业龙型经济,组织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100项。
第四节 总体部署
“十四五”期间,我市科技工作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科技成果落地转化为总体路径,主动融入新格局、吸纳新要素、塑造新动能,实施“1515”计划,赋能通化绿色转型全面振兴。
——打造1个区域创新中心。完善创新生态体系,加速创新要素集聚优化,推动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集中力量打造科技成果转化、高技术产业集聚集群、人才创新创业的新高地,将我市打造成为东北东部最具活力的创新型城市。
——实施5大科技攻关专项。围绕优势产业需求,依靠科技创新,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和发展医药健康、装备制造、新材料、特色农产品和信息技术5大产业创新链,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施一批高科技项目,实现技术突破,加快形成具有我市特色和较强竞争力的产业发展格局。
——构建1个成果转化示范高地。有效拓宽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渠道,提升技术要素市场配置效率,搭建科技与资本、企业精准对接的“高速路”,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效能,促进科技成果高水平创造和高效率就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建设5类科技创新服务载体。集聚整合科研力量和创新资源,充分发挥各类高能级、高水平研发载体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深化国内外科技交流与合作,助力我市自主创新能力加速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
第三章 构建东北东部区域创新中心
第一节 打造“一核多点”创新域
建设医药健康走廊生态圈核心。落实“一四五”发展思路,对照全省医药健康产业走廊总体布局,加快构建“一体两翼多点”产业体系,建成具有我市特色的“核心引领、多业融合、多区协同、多点发力”科技创新走廊。
建设医药健康产业高新技术企业群。充分发挥通化医药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优势、其他地区现有产业园区承载优势、通化师范学院科技创新人才集聚优势和院士工作站等创新平台的技术优势,重点面向医药健康产业,辐射带动装备制造、新材料、数字信息、特色农业等产业创新发展,着力培育以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企业集群。
建设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转化通道。推动通化师范学院等高校院所与行业龙头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瞄准产业科技创新的前沿技术领域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共建研究中心、实验中心、创新平台,支持跨学科、跨专业的联合创新,建立优势互补、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机制,提升重点学科科技创新能力,打通教学、科研、实践的通道,提高科研成果转化实效。
第二节 打造重点产业创新集聚区
建设吉林向南开放创新窗口。依托“中国医药城”产业基础雄厚、集聚发展的明显优势,以医药、冶金、食品产业为支撑,发挥制造业集聚及中药集散地的重点功能,对接长春动力核心功能,提升科技研发尤其是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加强专业性的产业园区创新发展。
实施高新区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行动。坚持“又高又新”“建设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目标,推动通化医药高新区争创国家级品牌示范区、建设医药健康产业承载区、创新成果集聚区、创新服务密集区、引领发展示范区。
构建特色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围绕构建“333”工业体系和六大农业龙型经济,推动修正医药科技产业园、东宝生物医药产业园、阿尔凯斯特汽车配件产业园、鑫鸿环保新材料产业园、医药化工产业园等产业园区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