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优化城乡布局。落实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优化县城、产业园区公共服务设施、商贸物流网点空间布局。依法处置低效资源和闲置资产,腾出发展空间。完成乡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用好“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聚焦乡村优势特色,挖掘发展潜力,推动热区、山区资源开发利用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高效化发展。引导农村居民向城镇、重点村聚集,加快“一区两城”建设步伐。
持续提升城市品质。推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继续实施县城“双十+”行动,统筹推进健康美丽文明智慧幸福县城“五城”共建。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推动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实施城市更新项目11个,完善燃气、供水、排水、交通、通信、供电等市政设施配套。强化城市管理,着力整治违章建筑、占道经营、乱停乱放等问题。落实房地产业促销售稳投资防风险“一县一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提升县城集聚吸纳人口能力。
全力推进乡村振兴。深入开展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农村居民及脱贫人口持续增收行动,落实好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确保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人均纯收入增长8%以上。建立巩固脱贫攻坚有效衔接乡村振兴项目库,推进项目落地30个以上,建成“千万工程”示范村5个,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点10个,创建三星级以上美丽乡村6个。全面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创新现代农业经营方式,鼓励适度规模经营,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深入推进农村集体经济强村工程,完善集体资产管理和产权流转交易制度,育强农村新型经营主体。
(五)在生态建设上求突破,绘就美丽易门新画卷。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全面筑牢生态屏障。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认真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以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为重点,实施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工程。强化珍稀野生动植物保护、外来物种侵害防治、森林草原火情火灾防控,管护好公益林、天然商品林,抚育森林1万亩,新建森林防火通道26公里,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强化大气污染物协同控制,落实“五控”措施,不断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攻坚三年行动,争取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整县推进试点项目。强化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加强新污染物治理。不折不扣抓好各级生态环保督察检查反馈问题整改,确保按时序完成验收销号。
持续推进绿色发展。落细环境准入、产业负面清单制度,强化“三线一单”管控,严把“两高一低”项目准入,支持使用清洁低碳高效能源,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深入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农膜秸秆回收行动,鼓励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推广使用节能降碳先进技术,支持固体废弃物循环综合利用,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支持林产品和林下资源综合开发,探索多元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提高森林资源综合利用率。
全力打造绿美标杆。围绕“见缝插绿”“增绿提质”,持续开展城乡绿化美化行动,积极创建绿美城市、绿美乡镇、绿美村庄,打造一批绿美样板,示范带动全域绿化美化,巩固提升美丽县城、园林县城创建成果。做好苗木培育与保供,推广以“县树”“县花”为重点的本地苗木种植,完成绿化造林1000亩、异地造林650亩、义务植树30万株,种植乔木4.9万株,新增绿地720亩。
(六)在优化民生保障上求突破,回应人民群众新期盼。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完善保障机制,强化公共服务,努力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持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落实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深化集团化办学、“九年一贯制”试点改革,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实施党建领航、“平安校园”创建、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普通高中和职业教育扩容提质、队伍素质提升、教学科研赋能、教育数字化提升工程,做好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兴易名师培养、校外培训机构监管、控辍保学工作,建设教育行业专家工作站1个,巩固拓展“双减”“双升”成果。积极争创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
推进健康易门建设。全面推进健康县城建设三年行动,持续开展健康创建活动,巩固提升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国家卫生县创建成果。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强化医防融合,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完善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制度,做好传染病防控与救治,加快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建设,完成6个村卫生室提升改造,加强医疗卫生队伍建设,推动更多医疗资源和中医服务向基层延伸。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抓实创业就业技能培训、就业岗位拓展、劳动者权益保障工作,用好稳岗就业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自主创业、灵活就业,推动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全力推进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等社保扩面增效,维护好参保人员权益。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加强综合救助帮扶服务,保障好残疾人、老年人、妇女儿童等群体合法权益。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和“百千万文化工程”,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常态化开展全民阅读、文艺文学创作、公民科学素质提升活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七)在防范风险上求突破,开创社会稳定新局面。坚持系统观念和底线思维,树牢“大安全、大应急”意识,全力做好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工作。
加强应急能力建设。扛牢压实安全生产属地管理、行业监管和企业主体责任,落细双重预防、清单化治理、重大隐患治理“一单四制”管理机制,强化部门联动与监管执法,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以工贸、道路交通、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燃气、自建房、非煤矿山、消防安全、特种设备、烟花爆竹、地质灾害、森林草原防灭火等为重点,常态化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实现重大风险隐患“动态清零”,防范遏制较大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发生。认真落实“1262”精细化预报与响应联动机制和“一接三即”工作制度,加强灾害监测和应急救援物资及装备储备,强化宣传教育、实战演练,统筹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