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云南省)威信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2月10日)

  (七)自身建设不断加强。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学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深入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扎实开展干部作风和营商环境大提升“两个专项行动”,持续优化审批流程,大力推行“帮办代办”等服务,办事时限、减材料事项压缩率分别达81.95%、42.31%,企业登记时间压缩到0.5个工作日内。全面开展“八五”普法,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全面完成,分别创成省级、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3个、4个。认真办理县人大代表建议99件、县政协委员提案29件。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反对“四风”,政治生态持续净化,务实担当、干净干事的氛围更加浓厚。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的一年,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坚强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大力监督和社会各界鼎力支持的结果,更是全县各族干部群众团结奋斗、攻坚克难的结果,凝聚着全县人民的心血、汗水和智慧。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及所有关心支持威信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在发展竞争上还存在经济指标靠后、品牌创建靠后、营商环境靠后等问题,发展不平衡和欠发达仍是威信最基本的县情,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主要表现为:一是产业基础薄弱,发展方式粗放,新兴产业占比较低,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突出。二是市场化进程滞后,市场主体总量小,尤其是“四上企业”数量少、规模小,营商环境亟待优化提升。三是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乡村公共服务水平偏低,学前教育、“两污”设施等方面短板突出,城镇化进程缓慢。四是少数干部在工作作风上不同程度地存在干事创业的动力不足、克难攻坚的能力不足、争先进位的劲头不足,政府自身建设还需加强。为此,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23年重点工作

  2023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加快威信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奋进之年。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我国经济复苏信号强烈,国家大力支持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省委提出“3815”战略发展目标,全市正在深入实施“六大战略”,这些都为我们奋力追赶跨越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创造了良好机遇。同时,我县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亲商、安商的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方竹、页岩气等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不断加大,干部队伍执行能力、攻坚克难的本领不断增强。我们要准确把握有上得去的基础、引得来的条件、撑得起的产业、靠得住的队伍这“四大优势”,牢牢抓住不断汇聚的发展机遇、交汇叠加的政策机遇这“两大机遇”,坚定发展的决心和信心,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拼搏精神,奋力开创威信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县委十四届四次全会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落实县委“11455”工作思路,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促进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奋力迈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坚定步伐。

  今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以上,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完成市下达的约束性指标任务。

  2023年的重点工作任务是:认真落实县委部署的系列三年行动,办好10件民生实事,推进10个领域64个重点项目建设,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实现上述目标任务,重点做好以下八项工作:

  (一)突出成果巩固,持续推进乡村振兴。

  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加强对“三类对象”、易迁户、收入万元以下农户等重点群体监测预警,动态调整“一户一策”帮扶措施,用好用足“防贫保”和兜底保障政策,持续巩固“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成效,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持续加强易迁后扶,完成易迁群众户籍迁移,运营好就业帮扶车间,盘活“三块地”及安置点商铺等资源资产,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健全完善“1+8”网格化管理服务机制,确保易迁群众稳得住、能发展、逐步能致富。

  拓宽群众增收渠道。深入推进农村居民和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三年行动,继续实施“5432”增收工程、落实“11223”短平快增收措施,推行以工代赈方式实施衔接资金项目和农村基础设施项目,确保脱贫人口和“三类对象”人均纯收入增长15%以上,基本消除万元以下低收入群体。健全联农带农增收机制,大力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提升合作社70个以上;加强村集体经济经营管理,每个村重点培养3—5名致富带头人,力争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15万元以上、村均集体经济收入达30万元以上。

  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实施新一轮粮食产能提升和垦造耕地行动,加强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加快推进违法占耕问题整改,抓好7.47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完成土地开发整理8138亩,稳定粮食播种面积74.95万亩以上,实现粮食产量20.5万吨以上。

  加快推进示范建设。广泛开展“我的家乡我建设”等群众性建设活动,全面完成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统筹推进2个示范乡镇、7个精品村、48个美丽村庄打造,做好5个乡村振兴示范点业态植入,完成水田镇“崖上石寨”脱贫致富先导工程建设,创建乡村振兴示范乡镇1个以上、精品村2个以上,争创省级乡村振兴科技示范县。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xn/9421.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