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2023年目标任务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十四五”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我们必须紧紧围绕省委“3815”战略目标,深入推进市委“六大战略”和“两个提升”专项行动,全面聚焦县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明确的目标任务和“六大行动”要求,深化拓展“两区一副中心”“一枢纽三中心五基地”目标定位的内涵和外延,秉持“功成不必在我”的情怀气度,强化“打基础、利长远、促跨越”的奉献意识,高效率落实工作,高标准转变作风,高要求廉洁勤政,奋力开创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发展新局面。
今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约束性指标不折不扣完成上级下达目标任务。
实现以上目标,重点要抓好以下9个方面工作。
(一)坚持不懈巩固脱贫成果,全力以赴推进乡村振兴。乡村兴,则镇雄兴。必须聚焦脱贫成果巩固的问题风险点,紧盯乡村振兴的示范带动点,全力以赴抓好巩固、推进振兴。
提升巩固质量。聚焦“三类对象”、易迁户、收入万元以下农户等重点群体,继续落实好“133”监测预警帮扶机制,动态清零各类风险隐患,实现万元以下低收入群体基本消除。突出“镇雄技工”品牌培育,持续强化“六个精准”,确保农村劳动力、脱贫劳动力和易迁劳动力转移就业率稳中有增,精准回引劳动力2万人以上。坚持市场主体和能人带动,推进落实联农带农增收机制和“三年增收行动”,每村每年培养3至5名致富带头人,支持有条件的镇村组建建筑公司或劳务机构,确保村(社区)集体经济年收入平均达20万元以上。
推进乡村建设。全面完成村庄实用性规划编制,完成农村危房和农房抗震改造9126户、农房功能提升245户;新建农村公路179公里、实施道路安防工程50公里、改造危桥6座;新改建农村户厕35201座、自然村公厕150座以上,实现赤水河流域卫生厕所改造全覆盖;建成农村尾水生态处理湿地项目19个,全面完成农村供水保障三年专项行动项目,不断夯实乡村发展基础。
打造示范样板。因地制宜打造一批有特色、可推广、可复制的乡村建设示范点,推动3个万人安置区创建脱贫致富示范区标杆,建成运营大坪苗寨脱贫致富示范区,扎实推进杉树细沙河、赤水源银厂等先导示范工程建设。
(二)坚持不懈推进产业转型,全力以赴促进经济增长。产业兴,则经济兴。必须坚定不移推进农业补链延链、工业转型升级、服务业提质增效,为经济发展夯实产业支撑。
推动农业“规模化”发展。持续发展壮大“1+1+N”高原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力争农业总产值增长5%以上。强化百万亩竹子抚育管护和提质增效,建成投运3家竹产品加工厂,培育新增1家精深加工规上企业,实现年加工能力4万吨以上。加快赤水源生猪全产业链项目落地进程,新增生猪出栏15万头以上。实施好粮改饲和肉牛养殖小区等项目,实现肉牛出栏7.1万头以上。辣椒、魔芋、烤烟种植面积分别达10万亩、4万亩、4.08万亩以上,建成投用坪上魔芋加工产业园一期。加大龙头企业引进和培育力度,分别新增省、市级龙头企业2家、6家,力争培育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完成“三品一标”认证12个以上。建成高标准农田6万亩以上,完成土地开发整理1.44万亩,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分别达203.8万亩、48.2万吨以上。
推动工业“多元化”发展。全力推动工业发展向资源经济、园区经济迈进,培育规上工业企业7家,力争工业总产值增长15%以上。壮大“老支撑”。集中精力发展壮大煤电、建筑产业。全面完成煤矿矿区总体规划编制。充分发挥煤矿手续专班作用,全力推进煤矿手续办理和改造升级,力争新增生产矿井8对、建设矿井5对,完成地方规上原煤660万吨、洗煤200万吨、发电48亿度。新建3个瓦斯发电项目,启动2×35万千瓦煤矸石发电项目。加快推进果珠煤炭物流园前期。积极支持本土建筑业企业发展,实现二级资质升一级1家、三级资质升二级3家。培育“新支点”。竭尽全力推进磷矿、白酒、纺织服装等新产业,力争通过5至8年的努力,全县工业经济步入千亿元时代。扎实推进磷化工千亿级园区及配套设施建设前期工作,尽快完成合资公司组建,力争6月底完成探矿权设置、12月底取得化工园区设立批复。启动中国贵酒·赤水源酒产业科技示范园项目建设。聚焦“十四五”末回引7至10万人返乡创业就业目标,按期建成投用呢噜坪、以勒易迁后扶纺织服装产业园。打好“园区牌”。围绕磷基新材、煤电能源、绿色食品等产业全链条聚集发展,编制完成“一园四片区”总体规划,着力完成省级产业园区申报设置。
推动服务业“品牌化”发展。大力培育一批辐射带动能力强的服务业品牌,力争服务业总产值增长10%以上。着力抓好五德天坑溶洞群、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镇雄段、中屯小山峡二期、大古里欢乐城二期、大马场“森林氧吧”等景区景点建设,力争4A级景区实现零突破,加快推进高品质酒店建设,全力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力争全年旅游综合收入增长45%以上。大力培育释放消费新动能,新增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30家以上,力争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5%以上。着力培育一批物流、快递、电商、仓储等中小微企业。
(三)坚持不懈抓实项目投资,全力以赴夯实发展基础。投资实,则后劲足。必须一以贯之在抓实项目、扩大投资上发力,为经济发展储势增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