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特做优现代农业。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巩固撂荒耕地专项整治行动成果,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实施粮油单产提升工程,确保粮食和油菜单产分别增长2%、3%左右,完成粮食种植面积388万亩、产量110万吨以上。加快高标准农田和“大水网”建设,建成高标准农田31万亩,实现300亩以上连片耕地水网全覆盖,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加强农业科技支撑,持续巩固和培育百亿级农业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做好“土特产”文章,全力打造茶叶、生猪、家禽、牛羊、油茶、蔬果、薯类、食用菌、中药材、冷水鱼等特色优势产业,持续打响“梵净山珍·健康养生”品牌。充分发挥农机专业合作社和社会化服务组织作用,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增省级示范家庭农场100家、示范合作社65家和市级示范家庭农场400家,实现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55%、农产品加工转化率62%以上。充分发挥林地资源优势,把林业经济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突破口,做大做强林业产业,大力发展林木、木本油料及林下种植业,积极发展林下产品采集业,适度发展林下养殖业,有序发展生态旅游康养业,规范发展森林康养产业,实现林业产值120亿元以上。
做精做美旅游产业。围绕打造“双一流”旅游目的地,聚焦“两大提升”目标,盯紧抓实“三大要素”,深入实施“四大行动”,加快建设“山地旅游+温泉康养”样板区,丰富旅游业态和产品,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实现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增长15%、人均花费增长10%以上。依托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做好“旅游+”“+旅游”文章,引进战略投资者,以梵净山为龙头打造一批精品旅游线路,以中南门历史文化旅游区为重点打造一批文旅消费集聚区,以梵净山马拉松赛道为重点打造一批体旅融合示范基地,以石阡温泉为重点打造一批高品质“温泉商圈”,以江口鱼粮溪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项目为重点打造一批度假旅游精品工程,以朱砂古镇为重点打造一批研学游示范基地。开展促进旅游业复苏专项行动,加强旅游宣传营销,瞄准东西部协作城市、友好城市、“西三角”“长三角”“珠三角”等省及周边各大中城市,全方位开拓客源市场。培育壮大旅游市场主体,打造以梵净古邑集团为主体的旅游龙头,新增五星级标准酒店1家、等级旅游民宿15家以上。坚持市场化方向,加大闲置低效旅游项目盘活力度,确保取得实质性成效。开展“文明在行动·满意在铜仁”活动,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维护铜仁旅游良好形象。
(三)奋力攻坚脱贫成果巩固,推动乡村振兴迈上新台阶。坚持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深入实施“五大行动”,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
高标准巩固脱贫成果。围绕建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样板区,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持续巩固“3+1”成果,强化防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做到应纳尽纳,确保过渡期内脱贫户、边缘户、突发重大困难户结对帮扶全覆盖,最大化消除农村低收入人口返贫致贫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实施推进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聚焦松桃县、沿河县,在帮扶力量、财政衔接资金、东西部协作资金、金融信贷、用地指标等方面给予倾斜,加快补齐发展短板。加强脱贫产业和资产管护,确保持续发挥效益。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优化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实施脱贫人口增收专项行动,拓宽脱贫群众增收渠道,增强脱贫人口内生动力,推动脱贫人口收入稳定增长。强化易地搬迁后续扶持,深入创建“四安家园”,持续推进“五个体系”建设,完善安置地基本公共服务,加大安置地产业扶持力度,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
高质量推动帮扶协作。抢抓东西部协作机遇,健全协作机制,创新协作举措,拓宽协作领域,打造东西部协作典范。深化产业协作,推动莞铜共建产业园区提档升级,推广“四+”合作模式,吸引更多东部优强企业来铜投资,新增引导落地企业20家、到位资金10亿元。深化消费协作,申报认证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10个,全面助力黔货出山。深化劳务协作,打造“莞铜云聘”“铜人莞家”就业服务品牌,开展“南粤家政、粤菜师傅、广东技工”职业技能培训3000人以上,带动农村劳动力稳岗就业4万人。巩固拓展教育医疗等“组团式”帮扶、中央和省单位定点帮扶、社会帮扶成果,争取更多资源助力铜仁发展。
高水平建设和美乡村。坚持“三个转向”要求,打造具有贵州特色铜仁特点的“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升级版,建设马拉松赛道、梵净山环线“一带一线”生态休闲特色小寨示范带,全力建设拓展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样板。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加快完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提升农村通信、交通、水利网络质量和覆盖水平。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强化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新改建农村厕所1.96万户。规范农村建房行为,全面推广应用农村建房通用图集,加强村庄风貌管控,积极推进特色小寨建设,强化传统村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保护和利用。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开展“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专项行动,大力整治滥办酒席、高价彩礼,推进殡葬改革,弘扬孝道文化,培育新时代文明新风尚。
(四)奋力攻坚教育科技人才,推动战略支撑迈上新台阶。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筑牢发展基础,夯实高质量发展战略支撑。
推动教育大提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深入实施整体提升教育水平攻坚行动“七大提升工程”,强化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普惠发展,落实城镇小区配套建设幼儿园,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58.6%以上,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保持在全省平均水平以上。落实“双减”政策,义务教育大班额消除60%以上,中心城区优质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占比90%,义务教育巩固率96%以上,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进高考综合改革,探索综合高中、特色高中、普职融合等多种模式,促进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特色发展。统筹推动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发展,支持铜仁学院研究生教育高水平发展、铜仁职院升创本科层次职业大学,加快铜仁幼专、贵州健康职院“双高计划”建设,支持万山建设职教城、铜仁大数据学校申创贵州铜仁数据职业学院。引导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