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重庆市)重庆市大足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2月8日)

  各位代表!所有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离不开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更离不开全区上下的奋力拼搏和社会各界的鼎力相助。在这里,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在各个岗位上辛勤工作、无私奉献的大足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离退休老同志、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向驻足部队、武警官兵、公安干警、消防救援人员,向关心、支持和参与大足建设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对照区三届人大一次会议批准的指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进出口总额等未达到预期。这其中,有宏观环境、疫情、高温等因素的影响,也暴露出我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短板。一是经济总量不大,产业能级不高,龙头、“链主”企业不多,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仍不够。二是文旅发展尚未跟上旅游和消费新趋势,缺乏市场关注度、吸引力、引爆点,多元产品供给和配套服务亟待丰富提升。三是新城开发和老城更新步伐有待加快,乡村振兴任务依然艰巨繁重,民生领域还有不少薄弱环节。四是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债务管控、安全生产、社会治理等领域仍有不少风险隐患。五是政府自身建设仍有差距,营商环境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对此,我们将不遮掩、不回避,在解决问题中推动发展,决不辜负全区人民的期待!

  二、2023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当前,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宏观经济形势依然错综复杂,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加。但我们更应该看到,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的基本特点和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打造全国经济“第四增长极”的趋势不会改变,大足战略机遇叠加、区位优势凸显、要素加速集聚的态势不会改变。只要我们坚定信心、保持定力,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就一定能够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走好高质量之路,实现高水平发展。

  按照区委部署,做好今年政府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把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任务作为全区工作总抓手,紧紧围绕“加快做靓享誉世界的文化会客厅、建强链接成渝的‘两高’桥头堡”两大目标,进一步聚焦“国际文旅名城、特色产业高地、城乡融合示范”三篇大文章,加快做优做强园区、景区、城区发展平台,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努力实现稳进增效、除险清患、改革求变、惠民有感,确保新时代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大足开好局、起好步!

  今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GDP增长7%以上,争取实现更好的结果;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9.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以上;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5%以上、增加值增长10%以上;农业增加值增长5%以上;社零总额增长7%以上;新增城镇就业1.2万人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以内;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快于经济增长。

  在具体工作中,对标对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部署要求,必须突出敢闯敢干、唯实争先,坚持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大足实践为总牵引,围绕“五新”内涵、“六个显著提升”目标、“三个更好”要求,冲破因循守旧的条条、破除惯性思维的框框、摆脱墨守成规的束缚,对发展理念、方法、机制进行全方位、系统性、重塑性变革,形成干在实处、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的良好氛围,在拥抱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建设新重庆中展现大足担当、贡献大足力量。必须突出抓纲带目、聚焦特色,围绕“三篇大文章”和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数字化变革、民营经济发展等重点任务,进一步找准自身特点、抓住工作重点、着眼形成亮点,系统谋划重大项目、重大举措、重大改革、重大政策,形成一批在全市乃至全国叫得响、立得住、传得开的亮点工作,加快实现从“跟跑”“并跑”到“领跑”。必须突出整体智治、闭环落实,做到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推动跨部门数据共享、流程再造和业务协同,健全完善目标体系、组织体系、政策体系、评价体系,构建从任务安排到执行落实的全方位、全时段、全链条工作闭环,加快把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擘画的发展“蓝图”转化为“路径图”“施工图”“实景图”。全年要重点抓好以下十个方面工作:

  (一)坚持扩大内需稳增长,奋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充分发挥有效投资在稳经济中的关键作用,加快恢复和扩大消费,精准打好“提信心、稳增长、强主体”政策组合拳,更好统筹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实行投资项目化、实物化、清单化,做深做实项目前期,优化审批服务和要素保障,加快形成投资实物量,实施区级建设项目414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35亿元以上。促进投资放量。扩大基础设施投资,紧盯园区、景区、城区发展需求,适度超前推进交通、水利、能源、景区配套等重点基础设施项目。狠抓工业投资,加速工业项目落地建设、投产达效、技改扩能,工业投资增长20%以上。促进房地产业投资,积极落实财税、金融、产业等支持政策,合理安排供地规模、结构和时序,推动在建项目建设和新拿地项目开工。拓展投资渠道。完善民间投资支持政策,鼓励吸引更多社会资本进入实体经济,民间投资占比达到70%以上。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创新应用EOD、TOD等开发建设模式,实质性开展一批央地合作、政企合作项目。加大争资争项力度,全年争取上级资金37亿元以上。提升政府和国有企业投资有效性,加速推进闲置资产、沉淀资金、可用资源盘活利用。提升投资质效。滚动实施项目“三张清单”,健全项目全生命周期专班监管机制,建立完善项目投资后评价体系,加强投资进度、质量、安全、合规“四到位”管理。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xn/5398.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