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1月11日)

  着力提升城市品质。持续优化城区空间布局,强力推进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强化土地要素配置,完成重点项目征地拆迁1600亩。开展中心镇培育工作,确保椑木镇成功创建省级百强镇。完善城市配套设施建设,完成滨河路、赛峨路城市道路建设,启动中棚街道路建设,打通东兴大道南延线、红牌路东段等城市“断头路”。推进小青龙河复线绿地一期、小青龙河一号驿站智慧停车场等城市公共设施建设。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快推进东兴新城片区安置还房及区域道路路网等城市更新项目,新建国道321节点等城市公园2个,建成城市绿道15公里。新开工安置还房18.7万平方米,启动甜城小区、桐梓坝小区等53个老旧小区改造,打造一批老旧小区改造示范街区。开展“城市体检”,建立长效城市体检与动态监测机制。

  增强城市管理水平。完成国家卫生城市复评,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坚持海绵城市理念,加快完善地下管网、防洪排涝工程等公共设施,综合解决城区内涝问题,建设韧性城市。重拳整治占道经营乱象,推动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力量下沉社区、进入网格。扎实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探索建立前端分类投放、中端定时定点收集运转、末端细化智能分拣模式,新投放生活垃圾分类设备1000套以上。优化提升榕树巷等一批农贸市场,着力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急难愁盼问题。

  四是改革创新释放发展动能

  持续深化改革攻坚。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支持东同集团评定“AA”主体信用等级。统筹推进社会民生、生态文明、司法行政、科技体制等重点领域改革。探索“一业一证”改革,将食品药品等行业纳入首批试点,积极推动“证照联办、即办即结”落到实处,实现“准入即准营”。推动特色金融改革创新,提高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效能。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确保增收节支提效。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领域改革,设立重大项目服务专区,推广“首席服务官”、无缝衔接工作法、帮办代办服务机制等,推行“一枚印章管审批”,推动签约项目早开工、开工项目早达产。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大力开展营商环境提升行动,统筹推进政务环境、商务环境、法治环境、社会环境持续优化,着力打造“懂你所需、尽我所能”的东兴营商品牌,确保2023年营商环境进入全省33个主城区第一方阵。巩固提升“一网通办”前提下的“最多跑一次”改革,扩大“一证一照办”服务事项,落实容缺受理、并联审批等制度,全面推行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严格落实“双随机、一公开”“互联网+监管”制度,推动“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落实“311”干部帮扶制度,推动助企纾困各项政策措施落地,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持续提升创新能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主动融入成渝科技创新走廊建设,推动孵化器向专业化、精细化方向升级,积极争创国家级优秀(B类)科技企业孵化器、内江市创业孵化基地。实施创新主体培育工程,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户、科技型中小企业80户以上。支持高新技术企业申报省级工程实验室、院士(专家)工作站、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积极推进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内江产业技术分院建设,全力创建省级天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促进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快创新研发和成果转化,确保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8.0%以上。

  五是着力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兜牢民生底线。全面推进“十件为民办实事”,确保民生支出占比不低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就业创业扶持工程,加大援企稳岗力度,分类施策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城镇新增就业6000人以上。推进农民工服务保障专项行动,健全劳动用工信用体系,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推进全民参保扩面增量,巩固提高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参保覆盖率。落实低保对象、困难残疾人、特困供养对象等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工作,持续推进农村敬老院能力提升三年行动,促进养老托育服务发展,积极落实三孩政策配套支持措施,关爱帮扶“一老一小一妇幼”。

  发展社会事业。实施“义务教育学位递增”计划,加快推进东兴初中牛牦山校区、外国语小学扩建及附属幼儿园、石子中心校扩建等项目建设,新增义务教育阶段学位2000个以上、幼儿园学位360个以上。实施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补短板计划,主动配合积极筹办四川省第十五届运动会。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全面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加快推进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区、中医药强区建设。聚焦中医药大健康元素,对东兴老街开展系统性更新改造。用好用活“革命老区”名片,深挖杨家红色文化资源,打造东兴革命教育基地。大力支持工会、共青团、工商联、妇联、文联、残联、科协、红十字会、关工委等群团工作,统筹推进国防动员、民族宗教、双拥、外事、侨务、对台、气象、供销、档案、史志等工作。

  保护生态环境。深化大气污染治理,稳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严格管控扬尘污染、秸秆露天焚烧等大气面源污染,推动全区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强化河湖长制长效机制,深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和保护,实行流域控制单元精细化管理,常态化规范化推进河湖清理行动,推动黑臭水体长效治理,持续提升河流水质,确保李家碥、小河口大桥两个国控断面稳定达标。加强土壤污染综合防治,有效防治土壤化肥面源污染、土壤环境风险。强力推进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工作,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严格落地落实林长制、田长制。统筹全域绿化和耕地保护,持续开展天然林保护修复与撂荒地治理,确保森林面积不减少,耕地“进出平衡”。

  六是坚决守牢安全稳定底线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xn/5284.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