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民生福祉持续增进。我们优先保障和改善民生,民生投入达29.5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4%。教育体育事业健康协调发展,“三名工程”、“义务教育双减”、“课后服务”等工作有效推进,高考本科上线率提高了5个百分点,高职院校单独考试招生居全市首位。禄劝博物馆建成开馆,圆满举办“石榴籽”杯职工篮球赛、“雪山雄鹰”杯自由搏击赛等活动。常态化抓好疫情防控,迅速果断处置“8·17”疫情,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紧密型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深入推进,成立专家(名医)工作站17个,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8.1%。县妇幼保健中心创建为云南省二级妇幼保健院,转龙卫生院创建为国家级卫生院,则黑、汤郎卫生院创建为云南省甲级卫生院。实施“七个一千”技能人才培养计划,完成培训5912人,认定技能人才3230人。新增城镇劳动力就业2359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6万人次。实施特殊困难群体救助30761人,城乡养老服务体系逐步形成。扎实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创建市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59个。平安禄劝建设深入推进,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289件,刑事警情持续下降,安全事故下降29.43%,应急广播体系20户以上自然村覆盖率达78%。中屏镇成功探索出“阿妈议事会”乡村社会治理新路子,茂山镇、县交运局等10家单位创建为省级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示范单位。人民武装、退役军人事务等工作扎实有效,工青妇、台侨事务、档案史志、老龄、红十字、残联等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年来,我们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不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坚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强化审计监督,切实加强廉政建设。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和工作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高质量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330件、政协委员提案132件。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坚持“三重一大”事项集体研究。深入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大力弘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作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政府行政效能和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各位代表,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县政协、社会各界有效监督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各族人民,向全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驻禄单位、驻禄部队和武警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帮助禄劝经济社会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2022年疫情冲击、需求收缩超出了我们的预期,8项主要经济指标,仅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招商引资到位内资3项完成年度预期目标,反映出政府工作还有许多不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高质量发展的制约因素还有不少。主要表现为: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弱,基本公共服务与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不小差距;工业经济占比小,民营经济发展不足,市场主体总量偏少、体量偏小;城镇化水平低,城乡收入差距大;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还存在短板弱项;政府服务还需加强,一些领域腐败问题时有发生。对此,我们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23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落实“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按照“两步走”的战略安排,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持续打造“一核两翼三带多点”发展格局,努力实现三年上台阶、八年大发展、十五年大跨越,奋力开创新时代禄劝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基于上述工作要求,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左右,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4%、9%左右。
实现上述预期目标,重点抓好7个方面工作。
(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拓展高质量发展新空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补上“三农”短板,夯实“三农”基础,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把增加脱贫群众收入作为根本措施,把促进脱贫村加快发展作为主攻方向,深入实施促进农民增收三年行动,持续巩固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水平,不断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发展差距。健全农村特殊困难救助机制,实施分层分类帮扶救助,筑牢兜底保障网。落实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及时发现、及时帮扶、及时清零,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优化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体系,推动农村劳动力高质量转移就业,切实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深化东西部协作和中央定点帮扶工作,强化产业合作、资源互补、劳务对接、人才交流,完成则黑民安乐村自然能提水、云龙新山村农文旅综合体等9个帮扶项目建设。
全面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深入实施设施农业现代化提升行动,全面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科学统筹粮食和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种植粮食作物76万亩以上、烤烟8.35万亩;深入推进省级“一县一业”中药材产业示范县创建三年行动,大力发展道地药材、药食同源性药材,带动天麻、当归、党参等中草药种植13万亩以上。推动蔬菜、花卉增量增质发展,启动万寿菊精深加工项目,完成万寿菊种植5万亩以上,新增芸岭鲜生有机蔬菜种植2000亩以上。扶持壮大畜禽养殖业,积极拓展渔业养殖业,依托昆明肉牛交易中心,加快肉牛养殖、交易、加工、销售等产业链条建设,推动形成“上集资源、中拓平台、下接渠道”的肉牛产业“全链式”体系,打造中国南方重要的肉牛生产加工基地和高端牛肉供应基地。完成屏山正和牧业生猪养殖、中屏华瑞肉牛养殖、鹏欣茂团万头能繁母牛养殖、团街小黄牛育肥等项目建设。建立农产品溯源体系、质量监测体系,推动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大力发展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产业,补齐产业链条,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