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四川省)隆昌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1月12日)

  二、坚定不移优环境、谋创新,高效率释放社会发展新动能

  大力推进“双圈”建设。用足用好支持成渝地区中部崛起系列政策,推进《内荣现代农高区建设实施方案》落地落实。全力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加快建设标准化智慧猪场,建立生猪大数据平台,打造国家生猪技术创新示范区,助力畜牧科技城建设;抓好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东北带建设,做强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打造西南地区最具规模稻渔示范基地。加快双昌产业合作示范园建设,大力发展轨道交通零部件、汽车零部件、玻瓶器具、特种陶瓷、休闲食品等特色产品,加快建设成渝地区高端装备基地、中国玻陶生产基地、成渝发展主轴休闲食品生产基地。持续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便捷生活行动方案》和“川渝通办”事项落地落实,着力建设川渝融合发展培训研究基地,打造川渝毗邻产业人才合作发展示范区。

  持续拉动投资消费。全力以赴抓项目促投资,竣工投产新型建材综合产业园、旺旺集团休闲食品生产线扩建等265个项目,开工建设川渝合作荣昌•隆昌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城市基础设施等281个项目,加快推进中欧油气能源配气站及附属设施等48个项目,确保完成年度计划投资156亿元以上。强化项目资金保障,围绕国、省政策投向,积极争取中省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确保增长10%以上。着力恢复和扩大消费,大力培育金沙•时代广场餐饮购物商圈、西区智慧生活商圈等5个特色商圈,打造高品质夜间经济示范街区5个。持续扩大天府旅游名县创建成果,积极拓展“周末微度假、夜间深度游、城市微旅行”主题内容,启动有隆昌特色的文旅消费系列活动,培育自驾露营、科普研学、非遗体验等城乡居民休闲旅游“打卡地”,全力打造川渝地区休闲度假目的地。

  聚力优化营商环境。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工程”,持续深化“五大行动”,做响擦亮“隆畅通”营商环境品牌,全力建设成渝营商环境高地。加快建设市民服务中心,推动行政审批事项权力进一步向村(社区)下沉,着力构建“村能办”“家门办”便民服务体系。实施工程建设审批流程再造,开辟审批“绿色通道”,将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限压缩至60个工作日以内。探索不动产登记改革,推动实现交房即办证、拿地即开工。开展民营企业融资破解行动,扩大融资分险基金池规模,鼓励银行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显著提高制造业贷款占比;探索建立园区企业“白名单”机制,利用国有企业等平台,对符合条件的中小微企业提供信用支持;力争发行小微企业增信集合债券(30)。推出减税降费“红利账单”(31),助力企业算清减税降费“效益账”和企业发展“收益账”。优化联合执法检查机制,实行“非举报(投诉)不主动检查”制度(32)。开设“营商会客厅”,营造良好招商、营商、亲商氛围。

  不断深化改革创新。坚持以深化县级市改革为牵引,加快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县域集成改革试点等7项国家、省改革试点任务,深入实施重大任务“揭榜挂帅”行动。加强国企投资监管,深化国企转型做实,加快国有企业产业优化、结构调整。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认真做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鼓励争创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持续深化与重庆大学等科研院校合作,推广“研发飞地”模式,加快科技成果在隆转化。推动国家首批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建设,实施“隆昌品牌”培育(33)和“商标强企”计划(34),力争年度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增长15%以上。

  持续扩大对外开放。主动融入川南一体化和内自同城化发展,加快川南渝西融合发展试验区、内自合作园区等平台建设。深入开展制造业招商引资集中攻坚行动,实施全员全域全力招商,积极组织参加西博会等重大投促活动,争取变压器装配制造基地等重大项目签约落地,力争引进5亿元以上项目13个,实现招商引资到位市外资金增长30%以上。深入实施“百户外贸企业培育工程”,鼓励更多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抢订单”,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23%以上。

  三、坚定不移打基础、提品质,高标准打造美乡优城新家园

  建设精致靓丽城市。推动西部新区建设成势见效,加快人民西路等10条道路建设,有序推进城市综合管廊、恒星湖公园等项目建设,推动构建“一轴、两核、双环、四廊”空间格局(35)。实施城市增绿行动,见缝插绿建设“口袋公园”(36)“邮票绿地”(37),积极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省级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全面实施城市更新行动,高质量编制城市更新专项规划,扎实开展老旧小区分类改造、地下管网升级改造等工作,优化提升老城区结构品质。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加快编制隆昌市智慧城市项目规划,打造城市感知“一张网”(38),启动CIM平台(39)、数据中台、智能中台等“城市大脑”工程,有序推进智慧系统在文旅、营商环境、医疗、教育等场景的应用,实现政府管理服务资源有效整合。全力创建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持续开展“六大提升行动”(40),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攻坚开展老旧小区、违规占道经营、乱停乱放、违法建设等整治,持续开展“五清”行动(41),着力提升市民文明素养和城市文明程度,建设人民满意的幸福文明城市。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健全防返贫动态监测与帮扶机制,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实施农村面貌改善行动,加强农房建设规划管控和公共服务补短等工作,完成普润镇、胡家镇、圣灯镇试点改造。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提升行动,改造农村户厕1362户,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千村示范工程”项目7个,大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深入实施“农民工回引工程”“百名能人走千村活动”。深入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百千万”工程,实施中心镇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工程。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有序实施村级活动阵地改造提升计划。持续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不断激发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活力。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xn/4827.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