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全力推进旅游提档,在推动旅游产业化上迈出新步伐。聚焦资源、客源、服务,持续擦亮阳光罗甸·康养湖城城市名片,唱响“4S”旅居品牌。一是在市场主体培育上加速发力。引进优强旅游企业1家以上。将贵州玉湖文旅公司培育成旅游龙头企业。新增涉旅市场主体100家以上,培育涉旅规上企业3家。二是在旅游业态升级上加速发力。面向贵阳客源市场,做足“旅游+”深度融合文章,完善县城及玉湖周边业态布局,建成王乃山健身步道及“看云海观日出”打卡点。按照国家4A级旅游景区标准探索红水河景区经营管理新模式、丰富经营业态。持续完善大小井风景名胜区基础设施。创建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各1个。重点打造2条精品康养旅游线路,争取融入“贵南旅游专线”。打造研学旅游基地1个以上。组织精品赛事活动10次以上。三是在服务质量提升上加速发力。聚焦游客多元需求,持续推进景区游览环境、配套设施升级改造,新建游客服务中心和停车场各1个。支持酒店、民宿、客栈提升品质。持续开展乡村旅游及旅游服务技能规范化培训。加强旅游市场监管,持续提升游客体验感、满意度。
(五)全力推进成果巩固拓展,在推动衔接乡村振兴上迈出新步伐。把准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省乡村振兴夯实基础县定位,持续推进“五大行动”和“六个专项行动”。一是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成果。紧盯“三类”重点人群,持续加强动态监测帮扶。加大“3+1”保障和易地搬迁后续扶持投入,在产业及配套设施建设、就业等方面持续发力,高质量巩固拓展脱贫成果,确保不发生一例返贫致贫。二是持续扩大增收渠道。继续提高财政衔接资金和东西部协作资金投入产业比例。聚焦优势产业,健全联农带农机制,因地制宜发展庭院经济,提高生产经营性收入。加大劳动技能培训,抓好“三类”重点人群稳岗就业,围绕农业、交通等七大领域谋划实施“以工代赈”项目,稳定工资性收入。加强扶贫资产后续管理,有效盘活农村闲置资产,提高财产性收入。落实各类涉农惠农政策补贴,提高转移性收入。三是持续建设和美乡村。大力实施乡村建设“183”行动,以“积分制+”“五改五治”为抓手,持续推进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建设,创建“四好农村路”56公里,完成董架等6个村排洪工程。新建(改造)农村卫生厕所1000个。30户以上自然村寨生活垃圾收运设施覆盖率巩固在96.5%以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18%。农村规模化供水覆盖率达53%。农村电网供电可靠率保持在99.9%以上。
(六)全力推进双培育双服务,在推动实体经济大发展上迈出新步伐。始终将双培育双服务作为“一把手”工程紧盯看牢抓在手上。一是大力推进产业招商。扎实开展产业大招商突破年行动,引进优强企业10家,新增到位资金26亿元。围绕阳光、“石头”、大水面等优势资源深化项目谋划包装,健全完善产业“两图两库两池”。提高招商针对性、实效性。聚焦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成渝等重点区域,组建专业招商队伍,成立专业招商公司开展市场化招商,大力推进领导带头招商、以商招商、驻点招商。制定产业大招商工作方案及考核办法,完善产业招商奖罚政策,构建人人参与招商、人人服务招商的浓厚氛围。 二是大力培育市场主体。坚决落实“两个毫不动摇”。落实助企纾困各项政策,让真金白银精准滴灌市场主体。动态建立重点企业培育库,分领域实施企业转型升级行动,深入开展企业入规项目入统攻坚。强化市场主体培育,全年新增市场主体3000户、“个转企”50户、“企转规”16户,企业占比提高到19%。三是大力优化营商环境。营商环境之于一个县就像道德品质之于一个人。必须切实站在市场主体的角度,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实“贵人服务”,坚持“十不折腾”,大力惩治损害企业利益、破坏营商环境行为,把“罗意投·快罗办”打造成有口皆碑的“金字招牌”。围绕“三减一降双提升”全面提升审批服务质效,压缩90%政务服务标准化事项时限。深入推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联合检查事项占比保持在95%以上。每年表彰一批纳税额在50万元以上的企业和服务质量好、企业认可度高、税收共治成效明显的单位和个人。四是大力扩大有效投资。强化项目谋划、储备,动态保持规划类、拟建类、在建类库内项目分别在420个、55个、60个以上,争取财政专项资金12亿元以上,列入省、州重点项目55个以上。坚持资金、要素、服务跟着项目走,落实“五个一”项目服务机制。产业投资占比40%以上。五是大力发展开放经济。加快推进水运体系建设,抓实罗甸港及港区进港道路、红水河航道提等升级等项目前期工作。实施“内转外”“数化实”行动,招引落地一批加工贸易型企业,培育外贸实绩企业1家以上。加快推动打火机从钦州港出口,将罗甸工业园区申报为打火机省级外贸基地。支持制衣、制鞋、体育用品等产品出口,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突破4000万元。
(七)全力推进科教强县,在推动人才汇聚上迈出新步伐。把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大力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一是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大力实施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三年行动,新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5所,新增学位3530个,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70%以上。支持边阳中学创建省级特色示范性普通高中、县职校创建省优质中等职业学校暨乡村振兴示范校。加强年轻教师、骨干教师引进和培养,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扎实推进职业技能学历“双提升”,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升至8.5年。二是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强化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服务,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培育1家以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大力推动数字赋能,打造融合标杆项目1个、融合示范项目3个,推动6户以上实体企业与大数据深度融合。引导企业强化研发,研发经费投入不低于6500万元。支持引导技术水平先进、科研条件好的重点企业申报创建科技创新平台2个以上。三是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健全人才“引育留用”机制,实施招才引智工程,引进急需高层次人才251人。储备50套公租房、15套高品质商品房作为县人才公寓,用于高层次人才住房保障。落实基层人才评聘倾斜政策,激励引导专业技术人才服务乡村。建立人才队伍信息库,实现人才、信息、技术资源共享。建设青年友好型成长型城市,推动友好罗甸和有为青年双向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