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四川省)四川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1月11日)

  (二)服务和融入国家战略,抓住机遇办成一批奠基未来的大事,全省经济版图发生格局性变化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势见效。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规划纲要》和四川“1+4+7”配套文件,召开6次川渝党政联席会议,川渝联合出台政策文件100余个。重大功能平台加快建设,设立成都东部新区、绵阳科技城新区、宜宾三江新区、南充临江新区,联合打造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川渝高竹新区等10个毗邻地区合作平台和20个产业示范合作园区。重大合作项目加快推进,160个共建重大项目全部开工,完成投资超过5600亿元。重大便民举措加快落实,联合实施43个便捷生活行动事项,推出311项“川渝通办”事项。重大支持政策加快转化,国务院批准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国家批复实施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双城经济圈成为全国第一个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成都“建圈强链”加快产业和城市提质升级,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实质推进,川南一体化发展成效明显,川东北振兴发展稳步提升。川渝一家亲,一盘棋打造全国经济“第四极”,前所未有地提升了四川在全国大格局中的发展位势。

  综合创新能力跻身全国第一方阵。实施“科创10条”,研发经费投入居中西部首位,创新能力从全国第11位升至第9位。西部第一个国家实验室挂牌设立,国家大科学装置达到10个、居全国第3位,建成16家国家重点实验室和4家天府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达到9个。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挂牌运营,新建精准医学产业创新中心、超高清视频创新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47个、达到195个。实施15个重大科技专项,获得国家科技奖励145项,歼20、华龙一号、50兆瓦重型燃气轮机等国之重器在川问世。建成国家技术转移机构22个,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产品项目1142个,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4万家、增长近3倍。继“三线建设”之后,这几年四川再次抓住了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的重大机遇,显著增强了为国铸剑的硬核实力,显著增强了我省创新驱动发展动能。

  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显著提升。五年完成综合交通投资1.5万亿元,相当于前两个五年总和。进出川大通道增至41条,高速公路达到9179公里,铁路运营里程超过5800公里,高铁运营里程达到1390公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到558公里,民用运输机场增至16个。天府国际机场建成投运,成都成为内地第三个拥有双国际机场城市。西成、成贵客专建成通车,开工建设成达万、成渝中线、成自宜等高铁,更快对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增长极。“世纪工程”川藏铁路、西宁至成都铁路全面开工。雅康、汶马高速公路全线通车,实现了所有市(州)府所在地通高速。乡村客运“金通工程”发展到2.7万辆、8421条线路,居全国第1位。整合投入水利资金1603亿元,建成毗河供水一期、武引二期灌区等48个大中型工程,开工建设向家坝灌区一期、亭子口灌区一期等24个大中型工程,新增蓄引提水能力20.2亿立方米,新增控制灌溉面积1054万亩。建成5G基站超过11万个、光纤宽带端口超过6500万个,建成一批区块链技术应用示范场景,新能源充电桩达到20万个。

  内陆腹地加快向开放高地转变。中欧班列(成渝)五年平均开行数量占全国33%,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累计开行1482列。新成昆铁路全线建成,开通运行中老班列,更好拓展东南亚大市场。国际(地区)航线数量增加27条。综合保税区从1个增至6个,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进出口额连续4年居全国第1位。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增至8个,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增至20个,国家级服务贸易平台增至9个,国家级经开区增至10个。落户世界500强企业增加46家,达到377家。外国在川领事机构增加8个、达到23个,国际友城和友好合作关系增加156对。成功承办第八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泛珠行政首长联席会议等重大活动。

  (三)创造和转化优势壮大实体经济,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新旧动能接续转换迈出坚实步伐

  先进制造加快扩能。电子信息、食品饮料产业规模迈上万亿元台阶。成都软件和信息服务、成(都)德(阳)高端能源装备、成渝地区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等创建为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成都生物医药、成都轨道交通装备、自贡节能环保等创建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实施四川时代动力电池、京东方、通威太阳能等百亿级产业重大项目,引进空客全生命周期服务等重大外资项目,引进培育千亿级动力电池产业。规划建设“中国牙谷”,初步建成全国最大的口腔产业集聚地。新增培育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19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38家。

  数字经济全面赋能。网络强省、数字四川、智慧社会加快建设,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更加广泛运用。设立数字经济发展基金。如期完成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任务。启动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成渝枢纽节点,算力排名全球前十的成都超算中心纳入国家序列,中国·雅安大数据产业园成为全国首个“碳中和”绿色数据中心。全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到4324亿元。

  消费升级激活潜能。成都成为全国首店经济第三城、夜间经济第一城,培育形成春熙路、交子公园两大世界级都市高端商圈。持续实施服务业“三百工程”,9个区域消费中心城市活力显现。新能源汽车等大宗商品消费快速增长。服务新业态新模式异军突起,网络交易额居全国第6位。

  金融支持注入活能。存贷款余额分别突破11万亿元和9万亿元,金融业总资产居全国前列,存贷比提高15个百分点、达到82.6%。组建四川银行,打造地方金融旗舰。境内外上市公司增加74家,是上个五年的两倍。西部金融中心建设有力推进,成都纳入全国首批数字人民币试点城市。

  文旅融合聚势蓄能。连续4年召开全省文旅发展大会。命名39个天府旅游名县,新增6家5A级旅游景区、3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建成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8个、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6个、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聚集区13个,数量均居全国第1位。建成四川大剧院、成都城市音乐厅、东安湖体育公园等重大文体设施。皮洛遗址石破天惊,三星堆再醒惊天下,大熊猫超级IP吸粉全球,九寨沟补妆归来更加迷人。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xn/4369.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