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取得新成效。统筹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坚持“多规合一”,突出以县城带乡镇、以强镇带弱镇、以河谷带山区划片思路,编制完成州、县(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全面启动以片区为单元的乡村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强化土地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加快处置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全力保障重大项目建设用地。促进区域协同发展。完成安宁河谷综合开发、西昌德昌冕宁喜德同城化、会理会东宁南一体化发展战略规划编制。加快安宁河西岸快速通道建设,形成1小时同城化通勤圈。完善县域经济考评体系,力争德昌、会理、会东、宁南、盐源、木里等县(市)入围全省县域经济先进县。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启动8平方公里新城新区开发建设,力争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3个百分点。实施城镇三年补短优化行动,推动昭觉、金阳、喜德、木里4县房地产开发项目实现零突破,甘洛、越西、冕宁3县商业综合体实现零突破,推进会理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实施棚户区改造850余户,发放住房租赁补贴8900余户,改造老旧小区11个。力争创建省级百强中心镇2个、州级重点中心镇10个以上。构建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启动实施交通建设五年行动计划。加快建设峨汉、乐西、德会、宜攀高速公路,确保西昭高速公路全面开工,力争西香、西宁、会禄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开工,完成金西、昭普高速公路投资人招商,新改建国省干线110公里。力争会东民用机场取得预可研报告批复,盐源通用和甘洛民用机场选址获批。加快金沙江下游翻坝转运设施建设项目前期工作。
四、推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取得新成效。充分释放改革动能。认真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建立健全国有企业特别利润上缴长效机制,力争上缴财政3亿元以上。取消工商业目录电价,推动工商业用户全部进入电力市场。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健全资金分配与绩效评价结构挂钩机制。在安宁河流域地区全面推广“田长制”。推进供销合作社、水权水价等领域改革。全面提升开放水平。力争四川区域发展总部凉山工作室建成投用。加强与重点国家驻华大使馆,以及外国驻川、渝、昆领馆及商协会的联系,深化与东盟国家的交流合作,实现外贸总额4.9亿元以上。举办4场以上招商推介活动,各县(市)招引投资超5亿元的项目3个以上,争取引进到位州外资金600亿元以上。系统优化营商环境。建立营商环境监测评价体系,完善州县优化营商环境督查机制,办好“优化营商环境服务日”,兑现承诺事项。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实现政务服务综合窗口改革全覆盖。优化公共资源交易流程,力争实现“平台之外无交易”。落实新的减税降费政策,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提高政府监管效能,依法保护企业合法权益。
五、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取得新成效。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编制实施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能耗等量减量替代方案。加强西昌钢钒等13家重点企业温室气体排放监管,完成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任务。加快林业碳汇项目储备,力争越西60万亩、会东90万亩林业碳汇开发项目获得认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力争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不少于359天。狠抓河湖“清四乱”,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加快西昌、会东长江上游土壤风险管控试点区建设。抓好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全面加强生态保护修复。争取安宁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项目获得国家审批。加快推进8个重点河湖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完成营造林40万亩、泸山植被恢复1.5万亩。推动会理建设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严格落实长江流域“十年禁渔”,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
六、推动高水平平安凉山建设取得新成效。持续加强常态化疫情防控。严格执行“14+7”隔离要求,做好中高风险地区来凉人员排查管理。健全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四级包干”责任制,严防农村疫情发生。严格执行“四项制度”,坚决防范医院内交叉感染。加强进口冷链食品备案、查验和追溯。配齐核酸检测人员、设备和应急物资,全面完成各类人群疫苗接种任务。持续加强森林草原防灭火“三化”建设。推进州县森防指实体化运行,组建防抗救一体的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专班。建强县级专业队、乡镇半专业队、村级初期火情处置小组,配齐扑火装备,全覆盖开展集中整训。管好林边村、林缘户、林中人,加强对未成年人、“五保”人员等特殊人群管控。确保防火通道、隔离带、蓄水池、前置驻守点、瞭望哨应建尽建。加快建设森林草原防灭火泛感知网。持续加强防灾减灾救灾。完成50个地灾治理工程和1000余户避险搬迁安置。完成安宁河2段重要支流、4段中小河流治理项目,以及36座小型病险水库整治。改造农村C、D级危房2.4万余户,加固地震易发区房屋8000余户,全面消除学校、医院、机关等公共场所危房。持续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安全生产责任“五张清单”,制定“清单制”2.0升级版,加强煤矿、非煤矿山、建筑施工、食品药品、城镇燃气、消防、烟花爆竹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行为。持续加强社会综合治理。全面启动全国禁毒示范城市创建活动,力争外流贩毒人数控制在两位数以内,新发现吸毒人员增幅低于全省平均水平30%以上。持续抓好艾滋病防治,力争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覆盖率、成功率均达90%以上,母婴传播率控制在4%以内。加强“雪亮工程”、智慧安防小区建设,打造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升级版。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大力开展信访“治重化积”专项行动,强化网络舆情监测处置,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颁布实施《移风易俗条例》。持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创建工作,确保复报成功。
七、推动民生改善取得新成效。大力发展均衡优质教育。启动实施教育发展五年行动计划。新改扩建幼儿园21所,确保学前儿童毛入园率达86%。新改扩建中小学校77所,调整办学类型学校4所。开工建设州第二民族中学和西昌医专。补充中小学教师2000名。逗硬教学常规管理“二十条”,提升教学质量。加快提升卫生健康服务水平。启动建设西昌医专附属医院、州二医院新区、州妇女儿童医院,完成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整体搬迁,确保州重大疾病医疗救治中心一期工程和3个县级医疗救治中心,以及3个县中彝医院建成投用。推动20个乡镇卫生院创二乙医院,打造100个标准化中心乡镇卫生院和1000个示范性村卫生室。推进“互联网+医疗”,实现远程诊疗平台全覆盖。完成凉山民族体育中心提升改造,开工建设州老年人体育活动中心。办好省第十六届少数民族运动会和西昌马拉松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高水平办好庆祝建州70周年系列活动,举办四川省第九届少数民族艺术节等节庆活动。启动州博物馆群落建设。开展盐源老龙头、西昌羊耳坡遗址等文物考古发掘。加快建设凉山融媒体中心。确保15个公共图书馆通过国家评估定级。大力推动文艺精品创作和文化展演。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爱国主义教育。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城镇新增就业1.7万人以上。转移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130万人次以上。做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扩大异地就医结算覆盖面。落实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实施15个养老服务项目,建设76个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加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