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引领。坚持改革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高效推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更好结合。持续深化财税金融、农业农村、国资国企、政府采购等重点领域改革,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提升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大力扶持民营经济发展,力争培育2家规上企业。加快数字德格建设,深化院校企合作,围绕特色农牧、清洁能源、数字信息等领域,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实施“1+5+1”数字信息基础工程(9),以政务数据开放共享为统揽,强化信息资源整合利用。坚持“三抓联动、四重并举”(10),持续深化开放合作,深度融入全省“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发展格局,主动加强与东西部协作地、对口支援地对接,推动对口支援向对口合作转变,努力拓宽发展空间,全力营造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发展局面。
第三,聚焦“和谐”德格,坚决把民生作为根本职责,推动惠民便民取得新成效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始终坚持“四个不摘”要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不断完善“1123+15”防止致贫返贫长效机制(11),引导和扶持乡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多渠道、多形式增加农牧民收入,壮大村集体经济。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深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着力提高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全面实施污水集中处理。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和寄递物流体系建设,积极申报传统村落保护,因地制宜打造乡村特色风貌,集中力量在国道沿线、麦宿片区和“两江流域”建设乡村振兴省级示范村5个、州级示范村10个。
——统筹抓好社会事业,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持续巩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成果,聚焦基础设施建设、教师队伍管理和教育质量提升三大重点,实施“善地未来工程”。整合教育资源,优化校点布局,办好“大而强”的城区寄宿制学校1所、非寄宿制学校1所、“6+3”乡镇寄宿制学校(12)10所;办好“小而精”的“3+3”乡镇寄宿制学校(13)3所。新建第二中学、第三中学,推动马尼干戈初级中学转型,建成18所学校直(录)播教室,实现直播教育全覆盖。强化教师考核、奖惩、退出机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教师素质。打造5所精细化管理州级校风示范学校、2所教育教学质量示范学校,加快教育教学提质步伐,力争达到全州中流水平。推进“健康德格”行动,实施“卫生健康保障工程”,以“1+2+6+17”医疗提质计划(14)为抓手,进一步完善医疗基础设施,优化基层医疗机构布局,强化医疗救护体系和医疗机构信息化体系建设,加强人才和学科培养,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真正实现家门口就医,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着力提升公共卫生服务和疾病防控能力,健全重大疫情防控和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织密筑牢公共卫生安全防护网。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和创业政策,进一步完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促进社会就业更加充分。切实加大社会保障力度,持续完善社保、医保、社会救助等服务保障体系,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强化市场监管和价格稳控,保持物价水平总体稳定。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发展空间布局。围绕构建格萨尔机场航空服务圈,继续优化交通运输结构,推动航空运输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协调推动G4217马尔康至德格岗托段、G215石渠洛须至德格柯洛洞段、S458白玉赠科至甘孜格萨尔机场段等国省干道建设,加强景区道路建设,完善农牧区公路网与客运体系,进一步完善现代综合立体交通运输网络,建成俄支至卡松渡、打滚至石渠边界幸福美丽乡村道路2条。加快构建现代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大力推进温拖水利工程渠系配套等一批骨干水利工程,提升农村饮水集中供水能力。大力改造提升城乡电网,协调推进岗拖电站、波罗电站建设,不断提高保供电能力。加快推进5G基站建设和4G基站盲区补点,实现县域5G全覆盖,全面提升网络通讯保障能力。
第四,聚焦“美丽”德格,坚决把生态作为根本前提,推动绿色发展取得新突破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实施生态建设战略,践行“两山”理念(15),推进“绿化全德”行动,优化立体生态格局,加快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加强国土空间管理,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强化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持续做好长江流域全面禁捕工作,严格执行森林资源管控“四个最严”和16条措施,全面落实林(草)长制,深入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重点生态修复工程,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持续推进全域环境综合治理,加快建立环境质量监测体系,提高环境治理能力和水平,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积极争创国家“两山”实践创新基地。
——大力发展生态经济。转变资源利用方式,提高水资源、国土资源、空间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积极倡导节能灌溉、节约用水、以电代柴等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大力发展再生利用、生态种养、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推广应用节能型建筑材料和适宜高原环境的光伏、风能、地热等技术,推动“美丽资源”向“美丽经济”转化,服务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大局。积极争取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统筹整合生态补偿资金,促进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相结合,形成共建良好生态、共享美好生活的良性循环。
——统筹城乡环境治理。按照“做强县城、做优乡镇、做美村寨”总体思路,以全面打造生态宜居美丽新德格为目标,划分城区、农村两大战区,因地制宜、综合施策、一体推进,不断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质量。强力推动司根龙、柳林子等城区老旧小区和“城中村”改造提升,建全环卫治理长效机制,探索建立智慧城市、全民城管等城市管理新模式,建成环境优美、设施完善、智慧便民的新型城镇。持续完善乡村功能配套,推动竹庆、麦宿、错阿3个集镇建设,实现10个建制镇垃圾污水处理设施、162个行政村垃圾收转运体系全覆盖。结合乡村振兴全力实施风貌大提升、景观大营造、环境大整治、违建大拆除,打造一批优质景观村落、景观廊道,让乡镇优起来、村寨美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