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农业夯基固本。全面构建“1+5+2”现代农业体系,把农业基础打得更牢。壮大优势产业,积极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集中连片布局万亩优质粮油基地,规模化发展粮油、果蔬等特色优质农产品,创响“高寺镇葡萄”“粮穗香大米”等农业品牌,大力推动“乐滋乐味”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全力打造成渝优质农产品保供基地、成都都市近郊型现代农业产业园。做强特色产业,打造“中国桑都”,发展优质蚕桑种养、桑资源加工、农桑文旅融合产业,持续壮大白僵蚕产业,提高蚕桑全产业链综合竞争力,推动现代蚕桑产业园建成省级五星级园区;打造“中国黑山羊之乡”,建立健全黑山羊良种繁育体系,不断壮大黑山羊产业。推进园区提档,推动阳化河现代农业产业园建成国家级园区,现代粮油产业园建成省级五星级园区,四川(乐至)现代畜禽种业园争创国家级园区。
推动服务业量质齐升。全力构建“5+3”现代服务业体系,全面提升服务业发展质效。打造商贸商圈,深入实施“市民300米购物计划”,打造“一城、两街、三商圈、五综合体”消费新场景;大力发展“夜间经济”,打造一批夜间光彩场景,以“餐饮娱乐+文创体验”为聚客元素,拓展新业态新模式,激发消费升级潜力;大力发展“节日经济”,举办国际烧烤美食节、花卉生态旅游节等重大节会活动,持续擦亮“中国田园诗歌之乡”“中国烧烤美食之都”“成渝特色赛事之城”等名片。发展现代物流,推进成渝地区智能数字物流基地建设,打造“立足成渝、辐射西南”的现代物流集群,构建“公、铁、空”现代物流新体系;开展“互联网+物流”行动,发展“农产品+电商+冷链快递”直销零售模式,健全县、乡、村三级物流网络体系,解决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问题。
三、以城带乡、城乡共建,做优“三区三城”空间形态支撑
着力打造精致城市。以全国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县建设为契机,全面提升城市建管水平。开展城市增绿行动,启动建设城河改造和毗河城市生态绿廊、猫儿山和笔架山生态公园、东湖生态湿地,提质打造南湖和玉龙湖生态湿地,加快建设望城公园、新时代广场,实施增花添彩、景观打造工程,不断美化城市环境。开展城市更新行动,提质打造中心城区,加快推进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分年度组织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塑造中心城区新风貌;坚持“以站兴商、以商带城”,建设现代化高铁商贸新城,推动县城建成区面积扩大到30平方公里。开展设施提质行动,加快建设天童南路、县城三环路等城区路网,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构建“15分钟便民生活圈”。
着力建设美丽镇村。坚持统筹推进、因地制宜,进一步改善镇村面貌。大力提升乡镇建设品质,加快建设帅府特色小镇,支持劳动、高寺争创“省级百强中心镇”,支持童家、大佛、东山3个市级中心镇和回澜、石湍、石佛、良安、中天5个重点镇加快发展,夯实“多点支撑”基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合理安排县级财政投入规模,适当向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倾斜,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坚决防止规模性返贫;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积极争创全省乡村振兴先进县和乡村水务试点县。加快推进毗河供水二期工程,有序推动全域供水规划建设,分步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不断完善通信、电力、水利、天然气等基础设施。
着力改善生态环境。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导向,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聚焦重点领域、重点时段、重点区域,实施减排降碳协同治理,加强挥发性有机物和臭氧协同控制,确保空气质量持续向好。坚决打好碧水保卫战,持续推行“行政河长+技术河长+法治河长”河湖管治模式,推进蟠龙河、索溪河、濛溪河、小阳化河“四大流域”治理,实施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达标建设工程,攻坚推进农村面源污染治理,落实长江十年禁渔,加快补齐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短板,推进美丽河湖建设,实现国省考核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坚决打好净土保卫战,实施农用地分类管控,强化危险废物全过程监管,深入实施土壤污染治理修复,推进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确保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
着力推动低碳发展。认真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相关部署要求,全面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加快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循环产业园,严控“两高”项目上马,积极培育“人工智能+”等新业态,推动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持续下降。大力建设低碳设施,编制绿色城市规划、绿色产业规划、绿色交通规划,加快纯电动车推广和充电桩等低碳设施建设,城区公交新能源车辆覆盖率达到80%,推动污水处理厂近零碳排放。有效提升碳汇增量,全面推行“林长制”,实施国土绿化、森林质量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工程,推动森林蓄积量持续提升。
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做活“三区三城”发展动能支撑
持续提升改革“推动力”。全面推进深层次改革,不断释放改革红利。深化国企改革合作,探索建立投融资、建规管一体化开发模式,大力引进社会资本、战略伙伴,尽快把项目规划转化为物化投资、形象进度,做大做强县属国有企业。务实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健全完善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机制,探索退出宅基地的统筹利用方式,建立涵盖宅基地分配、流转等环节的完整制度体系。做好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半篇”文章,完成乡镇级片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按需应编尽编村级片区国土空间规划,推动资源要素高效配置。
持续提升开放“带动力”。不断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构建大开放格局,以成都、重庆为平台“借船出海”“四向发力”,积极举办主题投资推介会,实现协议引资、引进到位国内省外资金“双提升”。增强大开放实效,认真分析国省产业政策和企业投资动向,精准谋划招商引资项目,主动承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产业转移和成渝地区非国家中心城市功能疏解,力争新引进“三类”500强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等投资项目5个以上,签约引进10亿元以上项目15个以上。强化大开放保障,扎实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建立健全覆盖全流程的服务体系,推动签约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