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县第十五次党代会总体部署,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心怀“国之大者”,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突出共同富裕时代课题,围绕“123344”总体谋划,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坚定不移建设“三区三城”,主动融入成渝、配套成渝、借力成渝加快发展,不断开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乐至新局面。
各位代表!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全面总结了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出明确要求,为我们以史为鉴、开创未来,迈步新征程、续写新篇章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进入新发展阶段,百舸争流、千帆竞发,乐至发展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日前,省政府正式印发《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乐至成功“入圈”,成为省委、省政府“一干多支”发展战略“主干”中的一员。我们坚信,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只要我们准确识变,担当“主干”使命,就能挺起中部“脊梁”;只要我们科学应变,抢抓“主干”机遇,就能成为“中坚”力量;只要我们主动求变,修炼“主干”内功,就能实现“C位”出彩。基于县第十五次党代会对当前和未来形势的研判,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是:到2026年,努力实现“五跨越三优化三增长三争创”。
——“五跨越”:经济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全市平均水平,经济总量迈上300亿元台阶;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迈上160亿元台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迈上150亿元台阶;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迈上10亿元台阶;工业总产值迈上230亿元台阶。
——“三优化”: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第二产业占比提高8%;投资结构持续优化,民间投资占比达到60%以上;财政收入结构持续优化,税收占比达到65%以上。
——“三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以上。
——“三争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
围绕县委确定的“三区三城”总体方向和五年奋斗目标,县政府将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做实做牢支撑。
一、瞄准成渝、精准发力,做实“三区三城”联动协同支撑
基础同网融入成渝。加快构建“13511”现代综合交通体系,积极融入成渝主轴“通勤圈”。打通对外联结“主动脉”,协同推进成达万高铁、成渝中线高铁建设,力争2025年建成通车,积极推进乐至—三台高速公路、乐至—犍为高速公路和蜀都大道东延线(乐简段)、乐(至)金(堂)快速通道建设,打造以乐至为支点,四向辐射、全域连接的交通枢纽;攻坚对外联结“次通道”,全力打通乐至大佛—简阳云龙等28条交界地带“断头路”“瓶颈路”,进一步密切与周边区(市)县的沟通联系;着力畅通县域“内循环”,扎实推进农村公路品质提升三年行动,深入实施撤并建制村通畅工程,加快推进旅游环线、G319绕城线以及乐至客运枢纽站等规划建设,积极争创全省交通强县示范县。
产业协作配套成渝。着力提升产业协作配套水平,积极联动成渝产业“生态圈”。发展集群经济,依托乐至经济开发区,深度对接龙泉汽车城、简州智能装备制造新城等规划建设,积极融入成都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圈联盟,主动承接东部新区空港新城临空经济配套产业,联动打造成渝汽车、电子万亿级产业集群。共建飞地经济,推动与成渝共建飞地园区、招商平台等,加快与成都市成华区共建成乐飞地经济园区,打造一批互利共生、错位协同的合作园区。开拓近郊经济,依托成渝近郊区位交通优势,以成渝两地都市消费需求为导向,推动“农业+”多业态融合发展,培育体验农业、科技研学、康养度假等一二三产业融合新业态,推进乐简两地桃花节、葡萄节等节会有机整合,联合打造都市近郊融合发展示范带、乐简生态产业新城。打造走廊经济,以陈毅故里创5A、五彩林乡创4A为契机,突出文旅元素,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探索推动“5+2”旅游模式,着力打造全国红色文化旅游目的地、巴蜀美丽乡村旅游目的地,构建上连成都、下接重庆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深化合作借力成渝。不断深化合作关系,积极做大成渝协作“朋友圈”。用好合作平台,充分利用成德眉资同城化、成渝轴线区(市)县协同发展联盟等合作平台,开展常态化对接交流,积极谋划项目建设、人才培养等领域合作事项,打造有机融合的区域经济共同体。健全合作机制,深化“1+4+N”平台化合作模式,建立健全长期高效合作机制,实现多方良性互动,推动大足—乐至共促文旅重点项目等合作项目(事项)落地落实。探索合作路径,持续加强与重庆市璧山区、大足区以及成都市成华区、简阳市等区(市)县合作,探索行政区与经济区适度分离改革,务实高效推动协作联动。
二、突出特色、完善体系,做强“三区三城”产业发展支撑
推动工业起势腾飞。加速构建“3+1”现代工业体系,持续增强工业支撑作用。做强园区平台,以乐至经济开发区为核心,打造“一区多园”产业布局,建设智能农机、绿色家纺等产业园,全力争创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做优主导产业,培育壮大食品医药健康产业,集群发展装备制造产业,推动应用型数字经济融合发展,提档升级纺织鞋服产业,培育百亿产业集群1个。做大企业主体,壮大一批龙头企业,孵化一批小微企业,培育一批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力争新增20亿元企业1户,10亿元企业3户。做实要素保障,开展“亩均论英雄”综合效益评价,强化水、电、气等要素保障,提升工业用地效益,提高企业综合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