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2%;农业增加值增长3.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2%;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0%;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5%、9.5%;完成省、市下达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目标任务。
围绕目标任务,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不断完善产业发展平台,全面推动产业集群发展
加快建设食品产业园。结合内江新区建设,完善园区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加快推进园区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承接成渝、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产业转移,开工建设力源36万吨饲料生产线等重大产业项目,新建标准化厂房10万平米,大力发展粮油仓储加工、食品制造和物流配送产业,着力打造百亿食品产业集群。
加快建设节能环保产业园。坚持“亩均论英雄”,推行工业用地“标准地”改革,加快完善园区道路等基础设施,新增承载面积100亩以上,新入驻企业3户以上。积极支持白马电厂发展,加快推动华电白马燃机项目开工建设,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清洁能源、新型建材等绿色产业,推进工业“三废”、余热余压等资源综合利用,着力打造百亿节能环保产业集群。
加快建设新经济产业园。积极融入成渝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协同区建设,充分发挥新经济产业园平台作用,大力发展科技和信息服务业,瞄准头部企业、优质项目,加大招引力度,确保今年入驻企业20户以上,实现服务外包业务总量1.5亿元以上。加快推进成渝新经济产教融合基地建设,大力发展数字内容审核、短视频制作、数据清洗、数据标注、直播带货、软件测试等产业,着力打造百亿数字经济产业集群。
二、大力实施“产业项目攻坚年”,加快建设现代产业新城
全力稳定项目投资。积极投身“产业内江”建设,实施省、市、区重点项目195个,确保今年新开工项目38个、竣工项目32个,完成投资100亿元以上。加强项目谋划,聚焦“两新一重”、产业发展、生态环保、社会民生等领域,科学谋划一批打基础、利长远、补短板的重大项目。强化要素保障,全力争取中央及省预算内资金、专项债券等资金支持,用好增减挂钩政策,盘活存量土地。
着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大力实施工业强区战略,着力发展装备制造、电力能源、食品加工、新型建材等主导产业,做好煤电油气运等生产要素保障,推动园区企业加快发展,力争天府烤卤(内江)食品加工基地建成投产,实现工业总产值46亿元以上。探索实践都市工业发展思路,加快推动乐贤工业区转型升级,打造集生产、研发、办公、居住于一体的综合园区。实施“育苗壮干”攻坚行动,新培育重点小微企业20户,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户。加大传统制造业设备更新和技改投入,确保工业投资增长9%以上。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继续实施培育发展新消费三年行动,培育规模以上服务业和限额以上商贸企业6户以上。加快建设城南新商圈,大力推进三元汇、新华国金中心等项目建设,着力发展楼宇经济、总部经济,加速聚集人气商气。大力发展“首店经济”、假日经济、夜间经济等新业态,不断释放消费潜能。大力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加快建设旮旯沟景区、科技文化广场,争创天府旅游名县候选县和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实现第三方物流营业额增长10%以上。加快电子商务集群网状发展,力争电商交易额超过120亿元。
三、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着力打造滨水公园城市
全力建好城南新区。不断完善新区路网,开工建设内江东站配套工程、四泰路、甜都大道等市政道路,加快推进邱家嘴立交南延线、第二入城线连接线工程,完成行政中心北侧道路建设,全面提升通行能力。完善新区配套设施,加快推进甜城之心旅游综合体项目,建成七家滩湿地公园和乐贤半岛马鞍山段防洪工程,新建“百里碧道”2.8公里,着力打造“公园中的城市、城市中的公园”。积极探索校区、园区、社区“三区合一、联动发展”,规划建设丁和半岛。
有序实施城市更新。积极探索老旧小区原拆原建模式,坚持建管结合,改造老旧小区44个,完善公共服务及便民配套设施,努力改善群众生活居住环境。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四方块建设,提升城市“颜值”,回引人气商气。狠抓城市精细化管理,加大城市内涝、管网病害治理力度,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巩固拓展创卫成果。增设停车位1000个以上,着力解决停车难问题。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智慧仓储、智慧社区,开工建设川南大数据中心、5G智慧停车场,实现城区5G网络全覆盖。见缝插绿新增城区绿地面积3万平米,推动实现“开窗见绿、出门见景”。
着力建设县域副中心。加快白马产业新城建设,大力推进物流大道C段、汉渝大道B段等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场镇公共服务设施,开工建设区人民医院白马分院,建成白马北站配套工程。统筹做好电厂影响区群众搬迁和后续产业扶持发展,引导产业工人就地就近市民化,提升白马城镇建设品质。
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
大力发展都市现代农业。主动融入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建设,稳步推进优质粮油、内江黑猪、特色水产、精品果蔬四大产业发展,出栏生猪22万头以上,改造提升柑橘基地4000亩、特色水产1000亩,擦亮“中国白乌鱼之乡”招牌。严守耕地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全力保障粮食安全,确保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34万亩以上。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创建市级现代农业园区1个、区级现代农业园区3个。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增区级龙头企业3家、农民专合社3家、家庭农场100家,争创省级家庭农场示范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