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2021年7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考评办法》。将全省183个县(市、区)纳入考评范围,分类设置不同主体功能区指标权重,进行综合排名。现阶段,每年评选16个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由省委、省政府发布考评结果并通报表扬,省级财政给予一次性财力奖励。
内江新区:包括市中区和东兴区17个乡镇(街道),范围涵盖了内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内江高新区(高铁、高桥片区以及拓展区域),规划面积396平方公里,现有户籍人口约72.2万,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约370亿元。市中区在内江新区规划面积中占了60.28%(其中:直管区占31.48%,非直管区占28.8%)。
两新一重:李克强总理在2020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重点支持“两新一重”建设,即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
工业用地“标准地”改革:按照“事前定标准、事中作承诺、事后强监管”的总体要求,明确土地使用标准,简化审批程序,立足实际构建符合本地特点的工业用地“标准地”模式。
都市工业:指以大都市特有的信息流、物流、人才流、资金流和技术流等社会资源为依托,以产品设计、技术开发、加工制造、营销管理和技术服务为主体,以工业园区、工业小区、商用楼宇为活动载体,适宜在都市繁华地段和中心区域内生存和发展,增值快、就业广、适应强,有税收、有环保、有形象的现代工业体系。
育苗壮干: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健全从个体工商户到微型企业、小型企业、规上企业、行业小巨人、单项冠军的梯度培育体系,培育更多优质中小企业,促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小巨人:业绩良好、具有发展潜力和培育价值,处于成长初期的小企业,通过培育推动其健康成长,最终成为行业中或本区域的“巨人”。
新消费三年行动:为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消费的影响,顺应消费发展新趋势,培育壮大新消费,进一步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区委、区政府出台了《内江市市中区培育发展新消费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实施传统消费升级行动、夜间消费创新行动、消费亮点培育行动、文旅消费提振行动、信息消费提速行动、健康消费提质行动。
楼宇经济:以商务楼、功能性板块和区域性设施为主要载体,以开发、出租楼宇引进各种企业,从而引进税源,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为目的,以体现集约型、高密度为特点的一种经济形态。
总部经济:指一些区域由于特有的优势资源吸引企业总部集群布局,形成总部集聚效应,并通过“总部——制造基地”功能链条辐射带动生产制造基地所在区域发展,由此实现不同区域分工协作、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经济形态。
成渝新经济产教融合基地:位于城南新区,总投资20亿元,项目分三期建设,力争5年建成,主要是围绕数字内容审核、软件测试以及相关衍生产业,联合内江本地高校和周边高校,培养数字化工程师人才,通过人才及产教良性互动,吸引产业落地与聚集,打造以人力资源为依托的数字内容审核基地,未来5年计划培养超过2.5万名新经济相关的数字化工程师。
百里碧道:碧道是指以水为纽带,以江河湖库及河口岸边带为载体,统筹生态、安全、文化、景观和休闲功能建立的复合型廊道。内江百里碧道是指通过3年努力建成“甜城碧道”150公里以上。
农村“六网”:路网、水网、电网、地下管网、油气网、互联网等基础设施。
金通工程:统一乡村客运LOGO标识、统一招呼站(牌)、统一车辆外观、统一从业人员管理。
三权分置:在巩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权地位基础上,保障宅基地农户资格权,适度放活宅基地使用权。
证照分离:市场监管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和各相关行业主管部门颁发的经营许可证审批的改革。
五大攻坚行动:先进制造业招大引强行动、驻外招商质效提升行动、外商投资增量行动、招商力量整合行动、招商干部能力锤炼行动。
碳达峰、碳中和:“碳达峰”指我国承诺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降低。“碳中和”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
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
全域绿化:推进城区、镇村、道路、水系、园区的绿化建设,建成“生态优良、绿道成荫、生物多样、功能复合、景观优美、特色鲜明”的生态中区。
“八五”普法: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
八项本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领导干部应当具备: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
七种能力:在2020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并强调,“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提高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