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深化区域协作。印发实施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年度重点任务清单,聚焦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生态环境等重点领域,积极参与毗邻地区协同联动。推进内自同城化,加快建设内自快速通道一期工程、成渝粮食应急保供物流基地等项目。加快建设内江荣昌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持续推动国家畜牧科技城、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等项目建设。对接融入成都都市圈,规划建设资中临空产业承载区。
加快完善交通物流枢纽。全面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和长江经济带建设,完成投资50亿元以上。加快推进内大高速公路、自隆高速公路连接线建设,开工建设资中至铜梁高速公路,做好成渝高速公路扩容前期工作,力争尽早具备开工建设条件。积极申报次级铁路枢纽,规划建设二级铁路物流基地。扎实推进成内自宜高铁、隆黄铁路建设,做好绵遂内铁路(含内江北站扩容、动货基地、动车存车场)、成渝铁路扩能改造前期工作,努力推动项目开工建设。加快推进渝自雅铁路、内江机场前期工作。深化自贸试验区内江协同改革先行区建设,发挥内江新区蓉欧公用型保税仓库效能,稳步扩大开行“蓉欧+”东盟国际班列规模,持续推进货运结构升级。
(二)大力实施产业项目攻坚年
突出发展先进制造业。利用资源禀赋,促进页岩气就地转化、集群集约发展,培育页岩气综合利用循环经济千亿产业集群。加快建设页岩气百亿级产能基地,完成页岩气开发投资40亿元、年产气量47亿立方米。建设成渝天然气电力调峰中心,实施华电2×475兆瓦燃机国家级示范项目、港华燃气应急调峰储配基地项目。加快建设页岩气综合利用循环经济园区并争创省级化工园区,开发生产精细化工产品,优化布局绿色原料药、煤焦化产业。培育钒钛千亿产业集群,推进川威集团钒钛新材料项目,开发储能电池、纯净钢等含钒新材料,着力建设全国领先的绿色全钒产业基地。培育氢能产业集群,加快建设成渝氢走廊内江“氢港”,启动汉兴能源页岩气制氢项目,持续推进重卡、公交氢能应用,完善加氢站等基础设施,发展氢能装备制造产业,培育氢燃料电池产业。深入实施先进制造业“531”计划,打造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终端等产业集群,培育生物医药等新兴行业。新增规模工业企业80户以上,工业投资和技改投资增速均达到8%以上。建成标准厂房10万平方米,工业园区新入驻5000万元以上重大项目15个。培育重点小微企业120户、专精特新企业10户。推进煤矿技改,加快工业数字化转型,新增规模工业企业“上云”用户数50户以上。
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促进粮食扩面增产,粮食产量达到172万吨以上。坚决完成基本农田和耕地保有量任务,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管“非粮化”,全力整改耕地保护专项督察反馈问题,整治农村乱占耕地建房等现象。整区域推进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县,建设5个绿色农田示范区。坚持五大特色农业产业成链发展,发展天冬等道地中药材产业。推进畜禽标准化养殖,抓好种养业疫病防控,确保完成生猪出栏任务和市场供应稳定。发展现代种业,加快内江猪、水稻等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利用,争取设立生猪种业创新中心。推广新型农业技术,提升主要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水平,持续推进“五良”融合示范区建设,做好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认定和培育工作。
推进服务业提质增效。完善物流供应链体系,积极培育市场主体,第三方物流企业营业额增长15%。积极培育引进优秀跨境电商企业(项目),申报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抓好万达·内江文旅城、资中古城等文旅项目建设,开展国家A级旅游景区、天府旅游名县等创建工作,积极发展乡村旅游。推进内江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产业园建设,加快建设服务外包城市。积极发展会展经济,打造区域公共会展品牌。积极发展“夜经济”,举办汽车文化周、家博会等活动,释放消费潜力。
推动投资稳定增长。实施40个省级、266个市级重点项目,分别完成投资252亿元、550亿元以上。用好“五个一”“红黑榜”等推进机制,开工建设泰国天丝集团红牛功能饮料生产基地等项目,加快推进向家坝灌区北总干渠一期工程,做好长征渠引水工程、引大济岷工程前期工作,建成连乐铁路、绿色智能电子元器件生产(一期)等项目。强化重大项目谋划,储备投资亿元以上项目850个、总投资6000亿元以上。全力争取地方政府新增债券,实施上市融资“启明星”计划,做好重大项目信贷融资。制定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清理盘活闲置土地。
(三)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动力
更大力度开放合作。紧盯战略投资者、中国500强、世界500强等大企业,积极参与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等国省活动,抓实专题招商活动,强化驻外招商,引进5亿元以上项目80个以上,到位市外资金增长30%以上。深化对外交流互动,发挥好法兰克福(四川)足球青训中心示范效应,拓展国际合作,提升城市影响力。
增强创新驱动能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成渝地区创新驱动发展先行市和成渝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推进省级创新型城市建设,研发投入增长8%,有效发明专利460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数达300户。推进省级重点实验室、产业中试研发平台、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促进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建设甜城公共实训基地,推动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加强知识产权运用保护。促进数字产业集聚发展,建成投用智慧城市和大数据管理运营中心。
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大力实施重大任务“揭榜挂帅”行动,重视企业家和技术工人培育。推进国资国企改革,促进国有企业转型发展。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健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开展村集体经济融合发展试点,完善乡村发展用地政策。实施科技体制改革三年行动方案,持续推进职务科技成果权属、科研项目评审等改革。深化财政改革,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合理划分市、县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