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区域融入度。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建立跨区域承接产业转移协调机制,推进成遂合作(大英)产业园建设,打造成渝地区高端制造业产业协作和核心配套基地。积极融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组建大英文旅联盟,推进文旅资源整合开发运营,与周边地区开展“客源互推、资源共享”营销合作,变“过路游”为“过夜游”。全面融入遂宁“一体两翼”都市区战略,促进规划有效衔接、交通互联互通、城市相向建设、产业协同优势互补、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生态环保联防联治。
扩大对外开放度。畅通外联大通道,协同推进成南高速扩容改建、遂德高速建设,加快三台经大英至乐至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升级改造S209、S401等省道干线,加快大英火车东站改造提升。强化招大引强选优,招引亿元以上项目17个、到位市外资金100亿元以上。建立重点外贸企业帮扶机制,鼓励蜀泰化工等企业“抱团出海”,进出口贸易额突破1亿元。
激发创新活跃度。强化创新平台建设,支持县双创智造产业孵化中心创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培育壮大创新主体,支持鸿鹏新材料、捷贝通开展四川省“瞪羚企业”认定,新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以上,规上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突破40亿元。深入实施“遂州英才”计划,探索“柔性引入”“异地研发”等机制,引进优秀人才500名以上。支持大英经开区创建四川省院士(专家)产业园。
提高政务满意度。深化“放管服”改革、投资建设领域审批制度改革,巩固提升“一网通办”前提下的“最多跑一次”改革,扩大“一证通办”“川渝通办”服务。优化营商环境,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把企业的痛点难点作为工作的切入点,把企业的问题清单作为政府的任务清单,全力帮助企业纾困增效。优化政策落地机制,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推行“企业(项目)服务日”“企业宁静日”制度,实行“双随机一公开”和“清单式”执法。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深化县属国有企业“三级架构”改革。
提升投资贡献度。坚持“项目为王”理念,按照“能审批、能开工、能入库”要求,精准谋划一批打基础、管长远的优质项目,滚动储备项目投资总量保持在4600亿元以上,争取上级各类资金40亿元以上。完善项目工作“对标竞进”“红黑榜”激励机制,统筹调度资金、土地、能源等关键要素,加快推进3万吨/年磷酸铁等117个县级重点项目建设,新开工项目67个以上,完成投资234亿元以上。积极扩大产业投资,工业和技改投资均增长10%以上。
第二,聚力产业园区全面升级,让“四美”共建支撑更强。深入实施工业经济“聚优成势”、文旅融合“提质提效”行动,促进工业集聚集群、文旅融合共生、园区提档升级。
提升工业竞争力。发展壮大能源化工产业,全力推动四川绿色油气化工新材料示范基地落地建设,进一步整合延伸油气融合产业链条;积极推进盛马化工一期、二期联产稳产,促进三期项目早日落地建设;支持鸿鹏、苏博特等新材料企业提产扩能,延伸做强环氧乙烷产业链;大力推进天然气资源综合利用,加快推进天然气净化厂、燃机发电、LNG等项目落地建设,全力构建天然气全产业链条。提档升级装备制造产业,启动西南(大英)表面处理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支持飞亚动力等汽车零部件企业拓展关键产业链,提升在成渝地区产业协作能力;加快新代数控等企业转型升级,打造中高端机床产业高地。全面推行“链长制”,完善工业企业梯次培育机制,新增规上工业企业6户以上,能源化工和装备制造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分别增长15%、10%以上。
提升文旅吸引力。擦亮天府旅游名县金字招牌,全力建设全国知名旅游度假目的地。推进核心文旅项目建设,完成中国死海二期提档升级,加快浪漫地中海、丝路奇幻城项目建设,推动“丝路神灯”实景剧正式公演,加快卓筒井遗址公园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制盐工艺遗址博物馆、阆仙诗苑建设。丰富旅游产品供给,积极培育乡村旅游、研学旅游、康养旅游、红色旅游等业态,推出一批独具大英特色的文创商品。持续开展天府旅游名牌创建行动,支持中国死海旅游度假区管委会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丝路奇幻城争创省级旅游度假区,卓筒井镇争创天府旅游名镇。创新旅游营销方式,常态化举办主题文旅促销活动,扩大桃花美食节、死海热漂节等节会影响力。
提升园区承载力。全力打通园区空间脉络,适度超前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大英经开区扩区拓园,系统推进宝石岩村、北斗村片区基础设施建设,开展低效工业用地清理整治攻坚行动,实施“标准地”改革,为工业发展预留充足空间;加快基础设施PPP项目建设,推进工业污水处理厂二期及配套管网、精细化工产业园基础设施、危化品停车场等重点项目建设,争创省“5+1”重点特色园区。支持遂宁市中国死海旅游度假区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实行“大部制+扁平化”管理,争当“城市建设运营商”和“产业发展服务商”。
第三,聚力城市能级全面提升,让“四美”共建品质更高。深入实施公园城市“对标建设”行动,以绣花般的耐心,绣出城市的品质品牌,让城市有活力、有品位、有颜值、有温度。
完善城市功能。完善国土空间规划,科学划定“三区三线”,扩大国土空间资源精准供给,为城市未来发展和重大项目落地预留充足空间。以绿色生态宜居为目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四川文轩职业学院大英校区商业拓展区和太吉城市门户区。推进城市“缓堵保畅”,打通死海滨江路、滨江北路延长线等断头路,加快民生一路、太吉片区中环线等市政道路建设,统筹推进渠县街、朝阳街等背街小巷“靓化”提升,启动东方生态园旅游公路建设。实施城市有机更新,统筹推进地下管网、供水排水、燃气、消防设施等领域更新改造,加快城西片区城乡一体化建设,改造老旧小区61个。推进县人民医院和大英中学地下停车场建设,新增停车位3000个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