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四川省)绵阳市安州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

  与此同时,国防动员、国家安全、人民防空、综合执法、防震减灾、民兵预备役、双拥等工作取得新成效,妇女、儿童、青少年、老年人和残疾人权益得到较好保障,工商联获评全国“五好”县级工商联,气象、档案、供销、慈善、保密、工会、科协、红十字会、地方志、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机构编制、机关事务、住房公积金等工作取得了新进步。

  一年来,区政府始终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严格履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始终以认真务实的精神状态担当作为、狠抓落实。严格遵守和执行各项法律法规,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监督、法律监督和区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287件和政协委员提案187件。全面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大力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巩固精文减会成果,压减一般性预算支出,加强审计监督和统计监督,政府治理效能持续提升。

  各位代表,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区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大力支持和加强监督的结果,也是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继往开来、接续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人民,向区人大代表,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安州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宏观发展环境面临下行压力,受疫情反复、基数抬高等因素的影响,稳增长的任务十分艰巨;传统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逐步减弱,新兴产业尤其是先进制造业聚集度不高,支撑经济发展的增量尚未完全形成;以土地、资金为主的资源要素瓶颈明显,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低碳发展任务繁重,城市功能配套、公共服务、营商环境与群众愿景还有差距。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2022年工作建议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实现“十四五”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根据区委的安排部署,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省委、市委和区委重大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巩固拓展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持续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聚焦“一极三地一中心”建设,扎实抓好“三大板块”攻坚和各项大事要事,为全面建设全省经济生态强区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安州奠定坚实基础。

  今年政府工作的预期目标是: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9.5%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2%、9%以上。

  为实现上述目标,今年政府将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聚焦工业经济突破,培育经济增长核心支撑

  坚持工业强区不动摇,着力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做优做强传统产业,推动承载空间扩容、产业集群发展、企业效益提升,着力打造引领绵阳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抓好产业平台建设。加快推进高新区扩区调位,持续开展“清闲促建”行动[5],实施工业项目“标准地”[6],建立园区激励、准入和退出机制,力争盘活闲置低效厂房2万平方米以上。高标准启动绵阿产业园建设,健全经营管理、按股分利等共建共享制度,用好用活民族扶持政策,积极建设跨区域合作典范。完善凯江工业集中发展区管理运行机制体制,加快推进控规编制和环评工作,推动园区标准化改造,力争年内实现新项目签约落地。

  提升主导产业规模。实施产业强基再造工程,加快培育“2+2+1”先进制造业体系[7],确保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420亿元。促进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智慧家庭等产业集聚发展,加快中南高科二期等项目建设进度,确保威马汽车、长虹双创二期等项目全面竣工。持续壮大医药食品和先进材料产业,全力推进好医生整体搬迁、中国中药二期等项目加快实施,力争全年两大特色产业产值增速分别达到18%和15%。健全完善培育壮大JMRH产业体制机制,确保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70亿元以上。强化传统产业技改升级,支持辉达粮油、环龙纸业等企业扩产提能,力争全年工业和技改投资均增长11%以上。

  加强企业梯队培育。建立企业进规梯次培育库,优化“一企一策”精准服务,确保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2户以上。加强大企业大集团龙头培育,完善县级领导联系重点企业制度,支持银河化学、好医生药业申报省级大企业大集团,支持爱联科技上市,力争产值4亿元以上企业保持在20家以上。加快制造业优质企业培育,支持麦思威尔等企业争创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确保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户以上。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大力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计划,力争全年科技型中小企业新增60户以上,有效高新技术企业净增3户以上。实施新一轮企业技术改造,聚焦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先进材料等重点产业,支持企业建立技术研发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确保企业研发投入超过3.3亿元。加快推进火山引擎区域总部落地建设,编制完成《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积极争创全市数字经济发展先导区。

  二、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夯实县域崛起底部基础

  坚持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不断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加快建设高质量产业集聚地。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xn/3706.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