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重庆市)重庆市涪陵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1月16日)

  着力增强数字经济动能。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大力发展“芯屏端核网”全产业链,丰富完善“云联数算用”全要素群,力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10%。推动数字产业化升级,扎实推进“满天星”行动计划,大力发展网络安全、大数据、元宇宙、数字创意等数字产业,引进优质项目20个以上。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深入实施企业“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30个,建成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8个,构建“产业大脑+未来工厂”示范场景,重点打造智慧矿山、中医药等细分行业产业大脑,力争创建5G全连接工厂1个。提速数字新基建建设,持续加大千兆光纤网络建设力度,做好IPv6规模部署和推广应用,新建5G基站200座。

  (三)聚焦提能增效,加快打造产业科创高地。深入实施科教兴区、人才强区战略,加快构建“1238”产业科创体系,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支持龙头企业、高校院所联合打造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加快建设华峰低碳研究院、卡涞科创中心、理工清科(重庆)先进材料研究院等重点创新平台,建成投用重庆智能建造产业研究院、太极创新中心,新创市级以上研发平台5个。推动高新区升建国家高新区、白涛新材料科技城创建全国质量品牌提升示范区。持续推进慧谷湖科创小镇建设,打造以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为导向的新型研发机构及科创型企业聚集地。建好建强西南大学涪陵研究院,加大成果在地转化力度。

  壮大高水平创新主体。持续推进“双倍增”行动计划,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0户、市级科技型企业300户。落实科技创新激励政策,引导企业普遍建立研发机构、开展研发活动、加大研发投入,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增长10%,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4%。坚持“产业出题、科技答题”,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试行重大科技专项揭榜挂帅制、赛马制、定向委托制,推进产学研创新联合体建设,组织实施重点研发项目20项,实现技术合同成交额20亿元以上。持续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强市试点城市建设,力争新增高价值发明专利40项以上,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9件。

  引育高层次创新人才。突出重点产业“高精尖缺”招才引智,开展产业科创人才助企强链“涪聚”行动,力争新引育硕士及以上高学历人才350名、创新团队33个、创新人才330名。深化产业工人队伍改革,精心办好长江科创学院、慧谷湖科创实验班,积极培养“新工科”人才。打造优质人才服务生态圈,提升创业扶持、住房医疗、养老育幼等保障水平。

  (四)聚焦强村富民,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坚持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久久为功,努力绘就新时代巴渝和美乡村新图景。

  促进农业发展更可持续。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责任,统筹耕地保护和生态安全,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补充耕地7000亩,完成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5万亩、中型灌区现代化改造4万亩,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在44万吨以上。升级打造“1+2+X”特色产业体系,加快推进榨菜“一标准一中心”建设,力争榨菜全产业链产值达150亿元,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5万亩,建成投用江苏立华牧业年出栏4000万羽肉鸡全产业链项目、出栏肉鸡500万羽。推动农业“接二连三”,实施乡村休闲旅游精品工程,积极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做强农产品电商,实现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320亿元,农产品网络销售额增长20%。建成智慧农业示范基地2个。

  促进乡村环境更加宜居。大力推动马武—蔺市片区、江北街道二渡村乡村振兴示范建设,支持大顺镇申创市级乡村振兴示范镇,集中连片打造坪上新乡村。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提升坪上、后山乡镇对外交通能力,持续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开展农村危桥动态清零行动;实施农村供水保障项目11个,力争观音阁水库主体完工,积极建设一批全市农村水网示范项目;全面完成珍溪百汇片区农网改造。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美丽宜居示范乡镇、巴蜀美丽庭院示范片建设,积极打造国家级乡村治理示范镇(村),创建市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3个、生活垃圾分类先锋示范村70个,评选“福临小院”100个。

  促进农民生活更为富足。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常态化开展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守好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健全联农带农机制,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鼓励龙头企业打造“振兴车间”,带动农民就近就业创业。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全面推进“三变”改革,促进“三社”融合,积极稳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巩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试点开展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推动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实体化运营,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占比超过90%。

  (五)聚焦宜居宜业,着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持续推进过江西进,大力实施城市更新,努力建设宜居、宜业、韧性、智慧涪陵。

  以系统思维优化城市布局。推进国土空间分区规划报批,完善“多规合一”规划体系,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构建多中心、网络化、开放式、集约型的国土空间开发新格局。优化完善城区规划用地图,启动编制江南城区景观视廊规划,推进新增城镇开发边界区域详细规划、总体城市设计、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等编制工作,做精做细江南组团城市更新片区策划。

  以工匠精神推进城市更新。完善高新区城市功能。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开工建设高新区水厂和二次供水规范化改造工程,加快建设致韩场镇二三级污水管网、涞滩河水环境生态修复工程。大力推动优质教育资源过江,加快建设城七校锦绣校区。提升江南城区城市品质。持续用力旧城改造,推进保障性住房、“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加快推进巴兴巷、皮家街等老旧小区改造和城市燃气管道老化更新改造,力争开工六郎街等片区改造项目。持续畅通循环路网,力争开工建设白鹤路二期、南滨路南岸浦段改造工程,建成投用G351长江三桥至爻里小镇段改扩建工程。持续提升城市韧性,力争开工建设城东雨污分流改造等项目。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xn/10228.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