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贵州省)黔西南州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2月1日)

  二是加快重大项目建设。围绕重大规划、市场需求、资金投向,高标准谋划储备一批高质量、有效益的重大项目,制定年度推进计划,建立清单式调度机制,全年推动实施重大工程、重点项目200个左右,完成年度投资200亿元以上。加快盘兴高铁、黄百铁路、纳晴和六安高速、G324义龙何家地至安窝路口公路、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州天然气支线管网二期等项目建设,有序推进龙滩枢纽1000吨级通航设施、册亨八渡水电站项目建设,建成晴隆西泌河、安龙龙洞等10座中小型水库。加快推动蔗香至红水河高速公路、望谟港、美女山水库、兴仁水库等项目前期工作,开工建设高卡水库和兴义纳灰河、册亨秧坝河等中小河流治理项目,推动G659贞丰者相至龙场公路、新开发银行互联互通农村交通基础设施、贞丰簸箕田金矿等项目开工建设。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持续推动各类要素资源向重大项目倾斜,着力强化重大项目用地、能耗等要素保障。

  三是促进消费提振恢复。扩大消费需求,释放消费潜力,推动消费从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积极争取中央、省支持,深化东西部消费协作,统筹州内资源开展餐饮等系列促消费活动,鼓励二手车“以旧换新”,盘活汽车存量市场,扩大房地产、汽车、家电、家居、成品油等消费。深入实施电子商务“十百千万”工程,大力发展直播电商,做大做强本地电商企业。开展放心消费行动,培育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等新的消费增长点。推动兴义、兴仁、安龙县域商业体系项目建设,支持农村快递物流综合服务站“一站多能、多站合一”建设。鼓励申报“老字号”、生态黔菜示范店、体验店等。大力发展夜间经济,推动有条件的县(市)积极申报创建省级夜间消费聚集区和步行街。

  (六)全力推进发展环境优化取得新成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全力改善营商环境,千方百计扩大民间投资,吸引外来投资,不断增强发展新动能。

  一是扎实开展营商环境大改善行动。实施新一轮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着力整治拖欠企业账款、要素保障不到位、承诺不兑现、沟通不顺畅等突出问题。持续建好用好公共资源交易“一张网”,落实招投标制度规则,千方百计降低制度性交易性成本。深化“五个通办”改革,拓展“企业之家”增值服务,推动政务服务模式创新升级。常态化开展政金企融资对接,做强做实州县两级融资担保机构,完善融资担保机构风险补偿机制,着力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水平。

  二是扎实开展产业大招商行动。立足我州资源禀赋,找准全州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围绕工业、农业、旅游、生产性服务业等重点行业逐一制定“一图三清单”和招商引资具体行动方案,建立招商引资负面清单,更加注重质量效益,集中力量开展精准招商。聚焦能源、新能源电池及材料、铝及铝加工、白酒、生态食品、茶、中药材、文化旅游等特色优势产业,大数据电子信息、康养服务、现代物流等潜力产业,纺织加工、跨境电商、加工贸易等转移产业,依托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央企产业协作座谈会、全球贵商大会等活动,扎实开展驻点招商、产业链招商、园区招商、联合招商,大力推进央企、民企入州,引进省外优强企业120家左右,新增产业到位资金190亿元左右,其中工业到位资金占比53%以上。

  三是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围绕产业链优势环节、薄弱环节、缺项环节,进一步延链、补链、强链,全力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新设市场主体4.16万户。强化用地、用能、物流等要素保障,培育壮大义龙振华、登高新材料、元豪铝业、聚鑫钢铁等一批重点企业。加大中小企业培育力度,引导企业实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进一步培育、挖掘一批主营业务突出、竞争力强、成长性高的中小企业。强化入库企业培育服务指导,新增入库规上工业企业30户以上。

  四是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深入落实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建立全州重点民间投资项目库,常态化向民营企业推介项目。落实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污水处理、污水管网、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建设,民间投资占比达到39%左右。建立健全政府与企业、商协会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优化12345便民热线、服务民营企业直通车、“贵商易”等涉企服务平台。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实际问题,让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在黔西南创业一路顺心、发展一路长虹!

  (七)全力推进改革开放创新取得新成效。深入落实西部大开发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推动科技创新,强化人才支撑,深化对外开放,持续增强发展动力活力。

  一是强化科技人才支撑。扎实开展“六大重大科技战略行动”和“向科技要产能专项行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持续增强产业竞争力。全面开展创新平台清理、规范、整合,支持晖阳、鑫茂等重点企业建设科技创新平台,申报省级创新平台1家以上。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实施科技型企业培育计划和企业研发活动扶持计划,力争有效高新技术企业数达48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45家,创新型企业达10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50家,规上工业企业有研发活动企业占比提高到20%,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10%左右。加强质量支撑和品牌建设。支持以企业为主体,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创新联合体,积极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争在钽铌高端金属、抗性淀粉等重大科技项目方面取得突破。积极争取北京中医药大学、省技术转移中心等省内外机构支持,发挥中国(兴义)袁隆平院士水稻超高产试验示范基地、农科院等作用,推动黔西南高新区、州职院等建设技术转移机构,着力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水平。深入实施“峰林人才计划”和“雁归行动”,持续培育“四乡”人才,落实“技能贵州”行动,引进一批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培养更多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强化人才评价使用,全力夯实高质量发展人才支撑。巩固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工作。

  二是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机构改革。深入推进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持续推动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实现州能投集团、州农投集团正常生产经营,加快国有景区“三权分置”改革。大力推动融资平台市场化、实体化转型发展,加快推动金州电力集团脱困发展。深化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扎实做好确权,积极稳妥盘活利用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落实煤电容量电价机制,推动煤电联营、煤电和新能源联营。持续深入推进财税金融、医疗卫生、城市供水价格和污水处理收费等重点领域改革。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xn/10137.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