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省域经济副中心建设。落实省级专项支持政策,对标谋划锻长板、补短板重点任务。加强成南达万高铁经济走廊、嘉陵江—渠江绿色生态经济带、东出北上综合交通运输大通道等重点领域合作,推动共创省域经济副中心迈出新步伐。
积极融入双循环大格局。大力支持保障成达万、西达渝高铁和镇广、绕城西段、大垫等高速公路建设,加快推进达竹、达石、达渠、达万等快速通道建设和达万铁路扩能工程前期工作,支持达川、开江、渠县、万源创建国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再辟空中航线,力争金垭机场航线达到40条、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50万人次。加快建设东出北上国际陆港枢纽,全力打造国家物流枢纽、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万达开多式联运合作试验区。积极对接“一带一路”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加快建设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自贸协同改革先行区,高效运行“三向班列”,加密开行物流专列专线。
六、坚持创新驱动引领,大力推动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持续用好改革关键一招,激活创新“第一动力”,抓先机、争主动,全面增强高质量发展活力。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实施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推动国有企业产业化、实体化、市场化转型发展。构建“3+2”经济工作统筹机制,优化经济考核评价,推行激励性资源配置办法,形成一批标志性改革成果。以利企便民为重点,持续优化公共服务,扎实推进高新区集成授权改革,再推出一批切口精准、影响面大的“微改革·微创新”,努力让改革红利可感可及。
提高科技创新质效。持续实施重大科研“揭榜挂帅”,力争天然气、锂钾、玄纤等重点领域关键技术取得新突破。大力培育创新主体,力争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0户。提高创新平台能级,发挥万达开技术创新中心作用,支持校企产学研融合,加快创建一批重点实验室。用好“天府科技云”,深化科技下乡、农技到田、服务进企,促进一批优质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深入实施“达人英才计划”,让各类人才大显身手、尽展其才。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达州建设,努力打造“数字特区”。加快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成渝枢纽节点城市,推动“算力+”产业成势见效。加快建设数字经济产业园,力争引进培育数字企业20户。推进企业智改数转,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七、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大力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始终把民营经济发展放在突出位置,打造优质环境,确保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长7%以上。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企业开办服务,实现经营主体开办“零障碍”。用好“万市兴”服务平台[16],推进中省政策直达快享。坚决清理拖欠企业账款,切实减轻企业经营压力。严格规范执法行为,打造公平、诚信、包容的市场环境。
培育壮大经营主体。出台分级分类培育引导政策,全力支持经营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发展壮大,推进“个转企”“小升规”“规入统”[17],力争新增经营主体4万户、“四上”企业200户。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加强规范化管理,开展科技创新应用、数字化转型和技术改造升级,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
着力扩大民间投资。创新社会资本参与重点项目机制,鼓励开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支持民间投资更多进入能交水、农文旅、安全环保等重点领域。优化民间投资服务,对纳入重大项目清单的民间投资项目,给予建设用地、资金支持等政策便利。
八、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大力推动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努力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更直接惠及达州人民。
千方百计促进就业。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政策,确保城镇新增就业3.5万人以上,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优化就业保障服务,提高就业资金使用实效,大力开展“万岗促就业惠民生”活动。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打造一批国省级创业孵化基地、就业见习基地,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人群就业创业,争创全国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示范城市。
全力保障改善民生。扎实办好年度民生实事。积极推进社会保险扩面提质,加快落实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持续完善医疗保障制度,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健全完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兜牢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底线。持续解决“一老一小”问题,完善养老托育支持政策,加快适老适小设施建设改造,打造一批社区养老托育服务圈。
提质发展社会事业。坚守全省基础教育质量第一方阵,新(改、扩)建公办中小学校40所、幼儿园20所,抓实“8+N”示范高中[18]引领发展,实施中职“三名工程”[19]。支持四川文理学院、达州职业技术学院、达州中医药职业学院高质量发展。加快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全面投用市第一人民医院。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市。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力争创国家卫生城市。繁荣发展文体事业,支持精品文艺创作,办好第九届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
九、坚持筑牢底板底线,大力推动更高水平的安全发展。运用系统思维和系统方法,推动系统治理,坚决守护好达州的安宁祥和。
坚决守住安全底线。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三管三必须”,确保责任落实到最小单元和操作层面。加强矿山、道路交通、自建房、城镇燃气、森林防灭火、防汛减灾等重点领域隐患排查治理,坚决做到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双下降”。健全完善安全监管和应急救援体系,启动建设川渝东北空中应急救援基地。持续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筑牢生态环境屏障。扎实开展大气污染防治,下决心解决老百姓“家门口”的噪声、油烟、恶臭等突出问题,确保中心城区优良天数率达90%以上。全面落实河(湖)长制,有效治理城区污水直排,确保国、省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保持在全省前列。加强固体废物综合治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确保土壤质量稳定好转。全面推进林长制,巩固造林护绿成果,加快矿山生态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