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代表!今年以来,困难比预想的多、挑战比预计的大,上述成绩的取得历尽艰辛、实属不易。这都源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源于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源于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源于历届区委、区政府打下的坚实基础,源于全区人民艰辛付出、埋头苦干。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的广大干部群众,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老领导、老同志,向驻区全体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军队文职人员、民兵预备役人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所有关心支持江夏发展的国内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特别是,抗疫三年,惟其艰难、更显勇毅,在此,向参与防疫工作的各级干部、医务人员、基层工作者及广大群众,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我们每个人都了不起!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对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对标先进地区,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产业转型升级步伐还不够快,现有头部企业带动作用不够明显,主营业务“高精尖特”属性不够突出,细分领域产业政策还有待完善;创新成果转化与产业化还有一些堵点;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还比较突出,城市管理还不够精细,乡村振兴任务艰巨;民生保障还存在一些短板,优质医疗资源相对不足,教育、养老服务等领域与群众期盼还有差距,生态环保、社会治理、安全生产等领域面临较大挑战;少数干部担当意识、改革思维、攻坚劲头和专业化水平还有待提升。对此,我们将直面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努力改进解决。
2023年重点工作任务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党的二十大鲜明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我们提供了根本遵循。省、市党代会作出努力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等重大部署。区第六次党代会,发出建设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动员令。我们要扛牢中国式现代化的江夏担当,一步一个脚印,把党代会确定的宏伟蓝图,转变为美好现实。
当前的江夏,主导产业加速集群发展,经济体量稳步壮大,人口集聚和消费能力得到较大提升,“人产城”初步形成良性循环,区域经济进入千亿起步跃升阶段。面向未来,跨上两千亿级台阶,再造一个新江夏,不仅是产业规模、经济数量的单一增长,更是发展阶段、发展能级的全面跃升,这对我们的理念观念、产业体系、载体空间、功能环境等方方面面提出更高的要求。
综合研判,江夏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突破期,主导产业总体竞争力有待提升,产业细分赛道话语权还不够大,需要我们保持定力、坚定信心,坚定不移抓产业,提速形成多点支撑、多极崛起的新格局,推动产业向更高发展阶段迈进。江夏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期,但高端要素支撑匹配还不够,创新环境亟待优化,需要我们下定决心,更大力度抓创新驱动发展,以等不得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全力营造适合创新和人才发展的政策环境、平台环境、生活环境,加快“人产城”互促共融,向着更强驱动能力转型。江夏正处于“融圈组团”发展的机遇期,从全省构建武鄂黄黄城市组团看,江夏处于其地理中心,作为汤逊湖组团主体区、核心区,必将赋予更大使命、扛起更大责任,需要我们抢抓机遇,以更宽视角、更大力度,面向城市圈配置资源、完善功能,拓展产业功能和城市功能服务半径,向着更大发展能级跃升。
为此,我们要强化奋勇争先的进取意识,对标一流、争创一流,奋力拼出新速度;我们要铆足敢闯敢试的改革劲头,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奋力改出新活力;我们要弘扬担当负责的实干精神,直面困难、勇挑重担,奋力干出新业绩;我们要锻造引领未来的创新能力,转变思维、打开思路,奋力闯出新局面!
2023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省市和区委的决策部署,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系统观念、守正创新,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推进“四化同步”,深入实施“五区战略”,奋力建设“五个江夏”,倾力创建车光产业跨界融合发展示范区,主动打造科技创新转化先行区、流域综合治理先行区、城乡融合发展先行区、“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先行区,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努力为省市发展大局贡献更多江夏力量。
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以上,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增长,全面完成市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将全力争取更好的结果。
重点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把产业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推动经济提质增量,在新征程上加快“富强江夏”起势成势
推动主导产业强链集群。抢抓车光产业跨界融合发展示范区创建契机,着力延链补链强链,壮大以“车、光、康”为代表的主导产业集群,做强实体经济。以上汽通用武汉基地为龙头,全面推动汽车向“新四化”【15】转型,新推出3款新能源车型,力争年产新能源车10万辆。支持武汉客车建设氢能源研究院,发展氢能源商用车。大力引进“三电”等关键零部件项目,做大“零整比”【16】。依托腾讯、百度、光迅科技等龙头企业,吸引光电子信息项目聚集,打造“光芯屏端网”【17】研发制造基地。加快布局车用芯片、智能网联等汽车智能化产业链,引进车光融合企业15家,力争年内实现车光产业产值950亿元。打造武汉“康谷”,做大做强大健康产业,重点聚焦高端医疗器械、合成生物、生物制剂等产业赛道,吸引20家规模以上大健康企业落户。加快实施国药中生中部产业基地、武生所四价流感疫苗车间等项目,提速建设国家级疫苗研发和生产基地,力争大健康产业产值达150亿元。抢抓安防、新能源、预制菜【18】三个万亿级产业市场机遇,聚力开辟主导产业新赛道。依托海康威视、中船710所、久之洋等头部企业,做大安防产业集群。依托楚能、金盘科技、武汉新能源装备研究院、瑞科美等一批龙头机构,壮大动力电池等新能源产业集群,力争实现产值100亿元,大全新能源公司实现上市。依托三全食品、中百中央厨房、祖名食品等骨干企业,加快做大预制菜产业。年内启动预制菜全产业链示范试点,推进南北产业链接和融合,支持预制菜品牌建设,力争推出预制菜产品20个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