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企业“顶梁柱”。持续壮大纳税骨干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名优名牌企业、总部型企业、本土企业“五个企业群体”,力争新培育产值超30亿元企业1家、超10亿元企业5家,新培育税收超亿元企业3家、超千万元企业5家,新入库规上企业30家。抓好中颍恒盛、盼盼、虹峰电缆等24家倍增企业新建项目或技术改造,带动产值、税收平均增长15%以上;抓好华冠养元、颍润金属等25家亿元培育工程企业设备换芯、生产换线、机器换人,带动产值、税收平均增长15%以上。
合力重启“快进键”。纵深推进“万人助万企”活动,发挥好首席服务官作用,真招实措为企业纾困解难。统筹打通产业链、供应链、配套链、物流链,全面做好企业用水、用电、用气、用热、用工等工作,争分夺秒推动企业复工复产、达产达效;落实各项惠企政策,为企业添薪助力,全年减税降费、留抵退税3.2亿元,新增贷款30亿元;成立重大项目服务专班,强化协调服务,落实要素保障,加快办理各类项目前置手续,助推项目提速建设,真正让企业感受到“雨中打伞”的贴心、“雪中送炭”的温暖。
(三)聚力提升品质,塑造城市发展新形象。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统领,补齐短板、完善功能,推动城市有机更新,加快建设文明生态新城。
坚持精心规划。按照前瞻三十年、编细十五年、做实“十四五”要求,合理确定城镇、农业、生态空间,守住城镇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三条控制线,高质量编制完成国土空间规划;谋划对接郑州都市圈临颍特别合作区发展规划;修编中心城区详细规划,完善城市总体设计;有序推进“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强化规划执行,严格规划执法,坚决遏制违法建设行为,切实维护规划严肃性和权威性。
坚持精品建设。加快推进许信高速、周漯平高速、107国道东移等重大交通工程,完成北环一期二期、颍川大道中段升级、京广路改造、临鄢路王岗段大修,实现货车绕城。建好“里子”工程,提升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加快实施城区泵站提升、五里河清淤整治、城区管网清淤疏通和颍川大道等5条道路雨污分流工程,打通城市汛期排水循环通道,力争主城区大暴雨后3小时无积水。推进以街区、社区为单元的微更新、微整治,改造老旧小区35个、窨井盖3000座、背街小巷8条、公厕15座、垃圾中转站11座。加大重点部位补绿植绿护绿力度,改造提升一批游园广场,积极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
坚持精细管理。健全路长制、门前三包等管理机制,构建共管共治“大城管”格局。紧盯薄弱部位、重点时段,集中开展交通秩序、经营秩序、环境卫生等专项整治,打造“路平、树绿、街净、灯亮、墙洁、无垃圾、守秩序、讲文明”城市环境。整合政法、城管、公安、应急、农业农村等部门数字监控资源,提升城市治理智能化水平。强化物业监管,治理物业乱象,切实提高居民满意度。
坚持精深开发。完善“管委会(指挥部)+国有公司”市场化运作模式,积极推进“六个区域”开发,加快建设东关路、桂湖路、七里社区、岗石社区等项目,合理布局学校、医院、养老等公共服务业态,提高区片开发效益和辐射带动能力。坚持产业带动、产城融合,依托颍南产业组团,启动建设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全面对接漯颍一体化、当好郑漯融合发展“桥头堡”。
(四)聚力固本强基,树立乡村振兴新标杆。紧扣二十字方针,落实优先战略,努力在乡村振兴示范引领县中走前列。
推动农业高质高效。聚焦“稳粮、增收、建链”,全力创建国家级优质小麦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优质强筋小麦46万亩,“麦椒套作”22.9万亩,持续扩大5G智慧辣椒种植面积,努力打造“中国粮仓”高质量发展示范标杆、全国辣椒全产业链发展示范样板,争创国家级数字乡村建设示范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新建高标准农田2.8万亩、良种繁育基地2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2万亩,推动小麦、玉米完全成本保险全覆盖。建成国家级生猪产能调控基地15个、省级35个。提升耕种收机械化率,争创国家级平安农机示范县。全面叫响“颍山红”区域公共品牌,新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5个以上,争创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加快农食融合田园综合体建设,办好第五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河南主会场活动。
推动农村宜居宜业。深入实施乡村建设13个专项行动,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六乱、开展六清”集中整治,改造农村户厕1.5万户,建成美丽小镇3个、四美乡村30个、五美庭院5600个。实施“引澧入颍”、颍河杜曲闸等重大水利工程,提升农村防灾减灾抗灾能力。推动“城乡安全饮水一体化”向近郊乡镇延伸,让更多群众早日喝上丹江水。规范和加强全县农村宅基地和村民自建住房管理。推进乡镇工作“三结合”,因镇因村发展特色产业,创建一批乡村振兴示范培育村、示范引领村和示范乡镇。
推动农民富裕富足。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健全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和新的致贫。继续保持衔接资金投入力度,建好用好扶贫项目,强化资金资产管理,发挥好帮扶带动功能。因地制宜规划建设村级集体经济产业园,完善“十种模式”,提高村集体“有钱办事”能力。发挥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优势,稳步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将更多农民嵌入产业增值链条。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畅通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双向流通网络,实现农民增收与消费提质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