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所有省外来(返)焦人员、省内涉疫地区来(返)焦人员和我市出省返回人员均要提前进行线上报备。
7.“三个一批”项目(《报告》第2页第17行)
指河南省重大项目建设暨“三个一批”推进会上提出的:“签约一批”项目、“开工一批”项目、“投产一批”项目。
8.三大改造(《报告》第3页第2行)
指工业企业技术改造、绿色化改造、智能化改造。
9.“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报告》第3页第4行)
指中小企业具备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的特征。
10.两化融合贯标企业(《报告》第3页第5行)
“两化融合”是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发展简称。企业两化融合就是在信息化条件(环境)下,企业实现全面现代化的进程。
11.三新一高(《报告》第3页第6行)
指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高质量发展。
12.城市微更新(《报告》第3页第13行)
指在保持城市肌理的基础上,对已有城市空间进行小范围、小规模的局部改造,从而实现空间活化与区域振兴的目的。城市中一些微小尺度地块的更新,看似投入少、影响范围小,但对环境的改善却是实质性的。这样的更新更贴近市民实际生活需求,更尊重城市发展的内在规律,结果也比大项目更易于把控,更容易带来积极的效益。
13.口袋公园(《报告》第3页第13行)
指规模很小的城市开放空间,常呈斑块状散落或隐藏在城市结构中,为当地居民服务。
14.“育繁推”一体化建设(《报告》第3页第18行)
指种业“育种、扩繁、推广”一体化健康发展。
15.治理六乱、开展六清(《报告》第4页第2行)
指河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开展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的通知》中提出的:治理乱堆乱放、整治乱倒乱扔、整治乱搭乱建“六乱”和开展清垃圾、清污水、清塘沟、清违建、清杂物、清残垣断壁“六清”。
16.开发区“三化三制”改革(《报告》第4页第7行)
指河南省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上提出的:“三化”指建立“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管理团队,“三制”指领导班子任期制、全员岗位聘任制、绩效工资制。
17.“放管服效”改革(《报告》第4页第9行)
指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提高效能。
18.“1+5+N”国有企业架构(《报告》第4页第11行)
指“1”是明确一个管理型的国有控股集团(发投集团)作为第一级地方国有独资;“5”是分设5大国有全资的投融资平台公司作为第二级地方国企,分别承载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温投)、文旅开发项目建设(文投)、乡村振兴项目建设(乡投)、产业开发项目投资(产投)和不良资产置换盘活(城投)职能;“N”即对于有实质性运营内容的项目,采用国有控股的混合所有制模式,单设N个独立运营公司,作为第三级地方国有控股企业。
19.“双一流”院校(《报告》第5页第12行)
指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
20.盟书遗址(《报告》第8页第12行)
位于武德镇西张计村西,晋国州城故城东北。1980年至1982年,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在州城遗址城外东北角盟誓台基址下,发掘出土春秋盟书圭片万余片。圭片上墨书盟誓系用毛笔书写,盟辞大意是,某心悦诚服效忠晋国先公。据考证,盟书由韩简子主盟。
21.一网通办(《报告》第8页第15行)
指打通不同部门的信息系统,群众只需操作一个办事系统,就能办成不同领域的事项,解决办不完的手续、盖不完的章、跑不完的路这些“关键小事”。
22.四个率先(《报告》第8页第18行)
指全市率先建立农村集体产权交易中心,全省率先完成清产核资工作,全省率先创建唯一覆盖到村民小组的农村集体“三资”大数据网络监督平台,全省率先为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开出增值税发票。
23.“1+3+N”医养体系(《报告》第9页第4行)
“1”即县人民医院建设县级医养综合体;“3”即祥云镇、北冷乡、赵堡镇3个区域医养中心;“N”即根据医养发展趋势,在具备条件的乡村,探索打造乡、村两级医养共同体。
24.“1353”总体发展思路(《报告》第10页第20行)
指焦作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1”即提出了锚定“两个确保”、再造发展优势、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焦作新篇章的奋斗目标;第一个“3”即确立了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把文旅文创深度融合作为新的增长极、把城乡协调发展共同繁荣作为民心工程的战略重点;“5”即明晰了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高能级文旅、高品质生活、高水平治理的发展路径;第二个“3”即树立了在绿色智造中闯新路、在全域旅游中作典范、在共同富裕中走前列的工作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