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对标深圳南山区,是市委、市政府在对我区城市形态进行充分研究后,提出的新要求、新期望。与南山区相比,我们有着相似的资源禀赋:一是相似的城区定位,同为城市主中心的南山区,在“十四五”时期的发展定位是科技产业创新、高等教育和总部经济集聚区,这与市委对我区提出的建设全市创新高地、发展总部经济的要求高度一致。二是相似的产业结构,2021年,我区三产占比为0.9:24.4:74.7,南山区的三产占比为0.02:28.68:71.31,均为第三产业占比最高,服务业优势明显。三是相似的产业布局,南山区主要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数字经济、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与我区当前优势产业发展布局相似度较高。四是相似的产业发展困境,南山区土地资源紧缺,产业用地供给量较少,工业发展空间受限,与我区经济开发区面临着同样的发展瓶颈。对标先进,南山区通过认真审视自身优势短板,找准发展定位,抢抓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重大国家战略机遇,坚定不移走创新发展之路,实现了连续式的跨越发展,城区综合实力连续四年居全国百强区榜首。检视自身,经过20余年的新区开发建设,我们的区位交通、城市功能、产业发展等方面,在全市都形成了得天独厚的比较优势,具备实现“十四五”时期爆发式增长的基础条件。面对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对标深圳南山区这一全国发展最好的城区,既契合市委对我们的要求,也符合洛龙发展的实际,更有利于凝聚全区合力、突出洛龙特色,全区上下务必认清形势、坚定信心,取长补短、放大优势,同心聚力走出一条有洛龙特色的创新发展之路。
基于以上分析,今后五年主要发展目标是:实力更加雄厚,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市比重达到10%,年均增速高于全市1个百分点;环境更加优良,城区绿化率达到5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32平方米;文化更加繁荣,“六个文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文化旅游综合收入占GDP比重达到11.5%;创新更加活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不低于9%;开放更加进步,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营商环境位居全省前列;人民更加富足,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居民收入水平保持全省领先。
2022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贯彻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区第五次党代会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洛龙区新一届政府履职的起步之年,高标准做好全年工作对未来五年的发展至关重要。今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人均GDP、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速9%以上,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3.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进出口总额保持稳定增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协调同步,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1个百分点,城镇新增就业1.1万人以上,高校毕业生留洛龙就业创业1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单位GDP能耗强度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实现上述目标,我们重点抓好以下10个方面工作:
(一)实施创新驱动行动。南山区始终坚持践行科技创新发展理念,区内90%的科技型企业设立了研发机构,科技创新氛围浓厚,享有“湾区硅谷”的美誉。对标南山区,我们将坚持创新引领发展,聚焦“1+6”工作重点,全力建设“创新高地”。加快智慧岛创新社区建设。积极做好二郎庙村拆迁准备,启动青年数创智慧岛创新社区二期建设。4月底前正大双创智慧岛创新社区完成企业进驻,9月底前完成光电智慧岛创新社区10万平方米厂房建设,年底前入驻企业20家以上。加快创新平台扩量提质。支持先进硅基材料、高性能铝基材料等市级产业研究院,以及洛阳理工学院国家级大学科技园、河南科技大学重点实验室提质升级。加快推进大连理工大学洛阳研究院建设,年底前中试基地投入使用。全年新培育市级以上创新平台不少于35个,新增国家级孵化载体2个。加快创新主体倍增。持续实施“双倍增”行动,推动“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梯度培育,新增高新技术企业、市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各25家,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备案300个,实现全区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加快创新人才引育。每年引进高层次人才10人以上、专家型人才100人以上,留洛龙大学生1万人以上。加快数字转型。年内工业大数据平台上线企业突破3500家,标识解析量突破2500万条,争创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不少于2家,打造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10个以上,实现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全覆盖。全区数字经济增长10%以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占GDP比重达到13.5%。优化创新生态。对全区创新生态进行全面评估,筹划建设科技大市场。制定科研机构和企业“揭榜挂帅”等奖补政策,争创科技重大专项2项以上。提升龙创基金运营能力,年底前基金投入项目数量不少于3个,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12亿元以上。
(二)实施经济振兴行动。南山区结合自身发展基础及发展定位,积极推进重点项目建设、重点产业发展及优势企业布局,以项目牵引经济发展,GDP连续9年稳居全省第一。对标南山区,我们将坚持“项目为王”理念,全力做好项目招引、建设、服务等工作,为实现千亿级发展目标奠定坚实基础。做大总部经济。坚持“一楼一策”,紧盯正大、泉舜、863创智广场等26万平方米闲置物业,积极引入金融、类金融和信息科技等现代服务业及总部经济,力争全年重点盘活面积不少于13万平方米。加强与中铁十五局等头部企业对接,年内引进企业总部5家以上。狠抓项目建设。接续开展“三个一批”活动,深入实施“7213”投资行动,加快推进7大领域、201个、总投资1393亿元的重点项目,确保全年完成投资350亿元以上。上半年,中北宏远新基建等项目开工建设;三季度,朗旭工业园等项目具备试生产条件,中部云服务基地等项目实现运营;年底前,青年数创智慧岛创新社区等项目实质性开工,建龙微纳研究院等项目完成建设。全年滚动储备亿元以上项目100个以上,产业项目个数和总投资占比60%以上。发展平台经济。鼓励商贸零售企业发展“网上餐厅”“网上超市”等新业态,年内引进哈罗单车等电商平台10家,打造2个区域性直播电商基地或产业园,建设10间以上共享直播间。积极招大引强。围绕“风口”产业集群,面向社会发布招商榜单,实施“揭榜挂帅”,激发全员招商热情。发挥4个驻外招商小组作用,紧盯中部科创中心等22个重点在谈项目,力争上半年,江苏亨通等项目实现签约;年底前,中电互联智能制造、上海远显太阳能等项目落地实施。全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0个、10亿元以上项目10个、50亿元以上项目2个,引进省外境内资金59亿元以上,实际利用外资4.4亿美元。提升服务质效。围绕政策落实等5项帮扶重点,落实交办制等5项举措,采取“双揭双奖”等3项措施,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全年兑付资金3000万元以上、降低实体经济成本3亿元以上,问题化解率达到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