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2月3日)

  坚持以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加快构建高要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和企业体系,培育制造业新增长点,夯实工业经济发展根基。

  培育壮大“主导+特色”产业集群。坚持新兴产业培育与传统产业升级“双轮驱动”,加快构建“3+1+1”产业体系,打造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做强金属加工、精细化工、新型储能三大主导产业。支持金属加工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地区建设,建好用好汽车零部件产业园、金利五金智造特色小镇等平台,引导支持本地五金企业融入小鹏汽车、宁德时代等供应链体系,助推金属五金向汽配五金、电器五金等更高附加值产业转型,着力建设五金产业集群;高标准编制铸造产业集群示范发展规划,推动白土镇做优做强铸造产业;聚焦电子化学品、高端树脂等方向,支持太尔胶粘剂、羚光新材料等重点企业发展壮大,引导传统化工向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工和新材料发展;加快形成新能源电池材料制备完整产业链,支持璞泰来、金晟新能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做活陶瓷建材传统产业。以新明珠材料、将军陶瓷等市百强企业为标杆,支持发展高端建筑陶瓷制品产业集聚带,推动陶瓷行业向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做大食品饮料预制菜风口产业。全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高要)预制菜产业园,以恒兴水产、新协航、叮叮懒人菜等企业为牵引打造“肇字号”预制菜品牌,加速构建预制菜全产业链体系。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抢抓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风口,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狠抓产业招商落地。深入实施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以计划投资超10亿元大项目为导向,积极到珠三角、长三角、江浙等地区招商,探索“飞地”招商新模式,重点招引链主型、科创型项目,并要更加重视外资招引,争取招引一批体量大、知名度高的项目,新引进项目总投资超100亿元。大力支持现有企业增资扩产,实行要素优先供给、门槛适度放宽、投资奖补等政策措施,推动建设单个项目投资超3000万元增资扩产项目20个以上。继续打好制造业项目建设“大会战”,强化产业项目落地建设全流程管理,加大资源要素保障力度,重点推动金晟年产2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等项目加快动工、禅通装备制造增资扩产等项目加快竣工、新协航冷链物流和预制菜生产基地等项目加快投产,新增制造业项目开工、竣工、投产60个,实际投资实现60亿元以上,工业投资增长15%以上。

  打造高水平产业载体。加强全区产业园定位谋划布局,以大型产业集聚区起步区为主战场,以金利高新区为“火车头”,有效整合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江滨产业新城、预制菜产业园等现有园区,构建梯次配套、功能完备的园区平台体系,推动产业园区提级赋能,壮大园区产业规模、做强园区经济。着力完善园区道路、水电、路网、环保等基础设施,加强园区与高速公路、物流场站、交通枢纽、周边城镇的互联互通,全面提升园区综合服务功能和周边生活配套。

  增强企业主体创新能力。持续完善“链主”、单项冠军、专精特新等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推荐申报专精特新企业10家以上,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5家以上。抓好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工作,指导企业加强知识产权培育运用和保护,加快科研成果转化落地。引导企业向智慧化、绿色化、融合化转型,推动80家以上企业开展技术改造,新增4家以上企业创新平台。支持广东鸿图做好“铝合金压铸加工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工程”平台项目搭建工作,引导10家以上企业进行数字化改造。

  聚力强城区、兴镇域,下活城乡发展“一盘棋”

  坚持以头号工程力度推进“百千万工程”,突出典型带动、引领全面,在功能上求突破、特色上做文章、发展上增活力,一体推进强区促镇带村。

  推进主城区扩容提质。围绕“一江两岸三组团”发展格局,推动主城区“东进、南拓、西联、北融”,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加快西江画廊谋划建设,持续推进城市更新提质,加快新兴江彩虹桥、彩虹云道等项目建设,打造西江沿线旅游风情带,提高中心城区首位度。积极对接端州城区,推动端州—高要组团跨江融合、抱团发展,构建一江两岸、交相辉映城市新形态。

  着力增强镇域经济综合实力。大力实施乡镇“强专特”分类创建行动,培育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专业特色镇,让镇域经济成为县域高质量发展的强力支撑。强化典型镇示范引领。金利镇聚焦加快“两化”融合发展,做大做强汽车零部件、五金制造、精细化工等主导产业,扎实提升产业能级和现代化城镇功能,推动捷讯汽车零部件、温德姆五星级酒店等重点项目建设,全力打造千亿级产业大镇、制造强镇;禄步镇聚焦绿美光伏示范镇建设,做强绿色建材、做大南药产业、做精文旅产业,打造西部重要经济中心;莲塘镇聚焦罗氏沼虾全产业链建设,规划建设生态农业发展旅游连片示范区,打造特色农业专业镇。因地制宜建设美丽圩镇。持续开展“五美”专项行动,聚焦圩镇入口通道、美丽街道、房屋外立面提升、圩镇客厅、农贸市场、美丽河道、绿美小公园等项目建设,完善圩镇医疗、教育、交通等公共服务基础设施,逐步补齐服务短板,持续提高城镇承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高质量打造联城带村的服务圈商业圈生活圈。

  统筹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持续开展“万干万企帮万村·携手共建和美乡村”行动,充分发挥星商贤作用,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和“美丽肇庆·美好家园”建设攻坚行动,念好“富净绿美强治”六字经,重点抓好11个村(社区)典型示范村建设。大力推进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项目,突出抓好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确保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83 %以上;加强农村绿化美化和农房风貌管控、乱搭乱建问题治理;完善加强农村集体三资“一网统管”制度,探索村组经济资源整合发展路径,推进农村职业经理人试点,培育更多集体经济年收入20万元以上的村(社区)。

  加快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建设高标准农田1.03万亩,确保粮食种植面积56万亩以上。着力构建“六链六园”发展格局,串联“虾米鸭猪羊桂”六条全产业链,加快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省级预制菜产业园和南药产业园等6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支持振业水产等企业创建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加快推进益客集团亿只高桂鸭全产业链、通威渔光生态园、通威食品水产预制菜加工、华红好滋润屠宰加工等项目建设。推进汉塘香云纱基地、麦溪度假村等21个示范带产业项目,形成串点成线、各美其美的生动格局。加快美丽渔场及绿色循环发展项目建设,推动池塘养殖绿色发展。孵化预制菜、罗氏沼虾区域公共品牌和高要佛手等地标性品牌,擦亮“高桂”品牌。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nan/9957.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