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1月11日)

  规划引领“双高”新境界。面向未来需求,高标准完成国土空间分区规划,实现城区开发容量再拓展、用地结构再优化、功能品质再提升,构建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共生格局。深化落实城区“高质量高颜值”建设机制,探索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公众参与和专业咨询,进一步提高城市规划和建设水平。强化重点片区、重要节点“总师制”把控,严格落实“双高”建设标准,搭建开放共享技术平台,开展新建项目“双高”审查。实施公明、玉塘等重点区域景观改造,完成20条道路沿线品质提升。

  统筹推进“一河两岸三引擎”开发建设。加快完成茅洲河一河两岸城市设计并进入实施阶段,推动13号线车辆段、长圳茅洲河等重点片区产业升级,植入众创空间、水岸商业、河畔学院等复合城市功能,打造创想活力走廊。围绕大科学装置集群打造北部创新驱动引擎,以光明云谷、上村莲塘片区、环中山大学国际创新街区为主体,加快培育环大科学装置产业带,形成前沿科技、高新产业、高端人才和高品质空间资源汇聚的世界级原始创新高地。围绕光明中心区打造中部生态都会引擎,加快完成环科学公园大型城市地标群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以科学环廊串联深圳国际美术馆、深圳科技馆新馆、光明书城、科学城体育中心、科学方舟等文化商业办公综合体,加快推进中心区双子塔破土动工,勾勒深圳北部中心天际线。依托高端产业综合体打造南部产城融合引擎,增强凤凰城门户核心功能,整合高新产业、企业总部、高端商贸、科技金融等优质资源,打造产城融合样板;规划建设光明科学城创新广场,打造总部经济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建设枢纽型交通强区。进一步完善高铁、地铁、高快速路网体系,构建“30分钟交通圈”,实现30分钟快速通达香港西九龙、广州南沙、松山湖科学城、西丽湖国际科教城、福田中心区、宝安机场、深圳北站等市内外重要节点。大力推动轨道6号线支线二期、13号线二期北延建成通车,推动轨道18号线、26号线、29号线和深莞增、深广中轴城际规划落地,推进轨道光明站与高铁光明城站“双枢纽”TOD综合开发。畅通高快速路体系,推动建成光明—松山湖科学城通道,协调加快龙大、南光高速市政化改造,构建“三横三纵”高快速路网。织密内部路网,新建道路80条以上,打通断头路30条以上,新改扩建非机动车道200公里以上,新增宜停车泊位1000个,新建立体停车库20个。构建轨道、公交、慢行无缝接驳交通服务体系,新增优化公交路线50条,让市民出行更加便利。

  打造智慧和韧性城区。推动“新城建”对接“新基建”,全面布局5G通信、光纤网络、新能源等新一代基础设施,建成国际互联网专用通道、全光科研专网。以科学城北片区为试点,逐步建设全域CIM数字孪生城市,构建人工智能开放平台和物联感知能力中枢,全面夯实智慧城市底座。深化“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一网协同”能力建设,实现城市运行高效智慧、精准诊断,突发事件及时预警、快速响应。加快构建城市科技防护网,深入推进“雪亮工程”建设,加快实现智慧门禁系统全覆盖,全面推广“粤居码”应用,建立风险预警系统模型。推广全域海绵城市建设,持续提升城区雨洪管理能力。加快推进优质饮用水入户全覆盖,升级燃气、电力、综合管廊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巩固强化城市生命线。

  大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努力创建“两山”创新实践基地。持续改善PM2.5等大气环境质量指标,保持地表水水质稳定达到Ⅳ类标准,提升优良河长占比,建设再生水利用配置典范城区、污水零直排示范区、省级水利风景区。强化自然资源全要素管控,改造提升光明森林自然公园。积极推进“无废城区”建设,深入实施一般工业固废、建筑废弃物、生活垃圾安全处置利用,打造全市建筑废弃物治理示范区、垃圾分类标杆城区。持续扩大重点行业节能降碳改造范围和绿色建筑技术覆盖率,推动单位GDP能耗和碳排放强度大幅降低。编制实施开发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体系规划,实现“区域环评”全覆盖,开展“绿岛”行动,推动新建、重建工业园绿化覆盖率达到30%以上。

  建设全域文旅示范区。实施“山水连城”计划。建成绿道200公里、碧道40公里、郊野径150公里、骑行径150公里,串联大科学装置、城市公园、地标节点,形成贯通全城的绿色慢行网络。打造虹桥公园—新城公园—开明公园—东坑水—茅洲河山水特色廊道,建成山水连城示范区。建设“公园里的光明”,新建提升科学公园、石榴籽公园、龟山儿童公园等公园21个,打造大雁山、大顶岭、科学顶城市看台,打造虹桥、明湖等5个自然教育中心,争创全域自然教育示范区。实施“文化传城”计划。活化利用公明墟、合水口古村等历史古迹,东宝中学旧址、琬璧公家塾、白花洞等红色文化遗址,高水平建设运营侨文化博物馆和光明博物馆,全力打造迳口古村市级特色文化街区,支持红木小镇打造特色文化景区,赓续现代光明城区中的历史文脉。推动陈仙姑的故事、麒麟舞狮等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化、市场化、高端化发展。高标准建设“十大文体设施”,做强“十大文化品牌”,举办“十大体育赛事”,年均开展高品质文体活动100场以上。大力发展赛艇、自行车、马术、攀岩等户外时尚运动,擦亮光明茅洲河城市赛艇挑战赛招牌,打造户外运动之区。积极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区、青年发展型城区。实施“烟火漫城”计划。精细化推进城市更新,统筹协调街区风貌与功能业态,营造兼具本土特色和现代时尚的多元活力消费场景。积极盘活辖区文旅资源,支持玉律温泉开发利用。每个街道打造2处特色商圈、2条以上人气美食街,鼓励发展早晚市、夜间经济。依托虹桥、明湖等公园积极探索公园商业开发POD新模式,鼓励露营、房车、潮玩等新业态集聚发展。打造“光明文旅地图”“光明美食地图”等特色品牌,让光明成为既好吃好玩又有人气的好地方。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nan/7262.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