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传统产业。开展创新赋能、数字赋能、品牌赋能,重点引导三大优势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促进时尚化、品牌化升级,提升传统产业附加值。推动钟表产业向多功能智能钟表、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等领域延伸,打造国际知名的“时间谷”,谋划布局行业交易中心,筹备世界级钟表行业峰会。引导内衣产业与现代时尚产业结合,支持内衣基地打造“总部+研发+生产”集聚区,提高传统品牌时尚设计水平和国际化运营能力。推动模具基地向3D打印、机器人和智能装备产业方向转型,支持规模化、集群化发展。大力支持建筑业发展,打造1个建筑业总部基地,建设1—2个建筑科技产业园,引育建筑业企业超60家,总产值500亿元以上。
积极培育做强服务业。培育发展高端化、专业化的生产性服务业,加速集聚工业设计、软件服务等科技服务业,持续壮大工业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服务业,优化提升法律会计、商务服务、人力资源等专业服务业。加快构建数字化现代物流体系,建成光明、玉塘、马田物流转运中心。加快丰富高品质、多元化的生活性服务业,打造凤凰城国家级消费商圈,建成星河COCO City、光明国际汽车城二期,加快引进万象城、山姆会员店等国际知名品牌,推动万豪、雅高美爵等3家以上五星级酒店开业,围绕文旅、餐饮、汽车等开展系列促消费活动。
集聚发展科技金融业。建成光明科技金融大厦,集聚科技银行等各类专业金融机构,搭建企业与银行、租赁、担保、风投、基金等机构对接平台,用好政策性金融工具,推出更多科技金融产品。引进培育一批天使投资、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机构,设立光明科学城母基金,配套概念验证基金、中小试基金等各类基金10支以上,总规模200亿元以上,完善全过程科技金融服务。
着力培育科技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科技创新。严守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建成高标准农田1万亩,高标准建设2—3个现代农业园区。探索实施高度城市化地区耕地保护利用和农业景观开发新模式,高标准运营光明小镇欢乐田园、农场大观园。深化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合作,引进培育种业头部企业。强化农产品稳产保供,高质量建成海吉星光明物流园。持续开展对口帮扶,全力推动乡村振兴。
支持企业做强做大。实施“骨干企业百千亿攀登计划”,推动一批骨干企业加速成长为龙头企业、领军企业,打造百亿级企业20家左右,培育千亿级企业1—2家。实施“上市企业倍增计划”,加强上市指导服务,力争上市公司数量突破50家。重点培育具有“硬核”科技、爆发式成长潜力的优质企业,力争聚集“潜在独角兽”40家以上。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增强创新能力,新增国高企业400家以上。加大临规企业服务力度,培育规上企业1000家以上。支持中小微企业深耕细分领域,形成更多“隐形冠军”“单项冠军”,新增“专精特新”企业1000家以上。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鼓励企业家大胆创新实干、勇担社会责任,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实施“企业家关爱护航计划”,出台医疗保健、子女就学等方面政策,做到真心尊重企业家、诚挚关爱企业家、全力支持企业家,争取一大批杰出企业家与光明共同成长壮大。
加大力度整备产业空间。建立健全产业空间统筹利用机制,强化“定制式”高质量产业空间供给。高标准建设环大科学装置产业带、西南直角产业带、光明科学城白花产业成果转化区,实现工业投资一千亿元以上。坚持推动大片区统筹,加快“5+8”连片产业用地二次开发,完成上村莲塘、薯田埔等一批利益统筹项目,释放产业用地200公顷以上。全面完成“两个一千万”工程,筹集高标准产业用房2000万平方米。大力实施“工业上楼”,打造一批可借鉴、可复制的“工业上楼”样板。建成社会化标准化专业化园区7家以上,认定特色园区示范项目10个以上;加快建设10个区属国企自有园区,推动30个老旧工业园区统租改造。高标准建成光明产业园区数字化网格服务平台,运用数字化管理推动产业空间提质增效。
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支持国资国企做大做强,在科学城建设、招商引资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支持民营企业更快更好更健康发展,鼓励参与科技攻关、产业升级、工业上楼等重点工作。强化街道服务经济发展的职责,建立区街联动服务企业模式,打造“一企一档”系统,为企业提供更加精准高效服务。充分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搭建企业供需合作平台,深入开展“我帮企业找市场”行动,帮助企业解决产业链供应链堵点痛点问题。深入推进公平竞争政策实施,成立科学城法治联盟,持续规范涉企监管执法,营造法治化的营商环境。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完善“链长制”全员招商工作机制,聚焦龙头企业靶向招商,聚焦产业前沿精准招商,聚焦机构平台以商招商,面向全球赴外招商,力争引进百亿级项目5个、十亿级项目20个以上。营造一流的政务环境,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推广容缺受理、并联审批、无感申办等措施,努力做到程序最简、审批最快、服务最优。
三、深耕细作“城市”这片主阵地,加快建设独具魅力的深圳北部中心,推动实现与科学中心融合共生的城区发展新格局
世界一流的科学城需要别具一格的城市载体,同时也必将催生独树一帜的城市风貌。我们将坚持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立足光明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面向未来科技蓝海,从规划到建设、从地上到地下、从硬件到软件、从人居环境到产业空间,对这座因科学而新生的城市进行更高水平的升级再造,为市民呈现一座既有“科学味”、又有“烟火气”的科学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