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系统治理,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
一是绿色低碳发展成果丰硕。获评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获全国唯一“‘2022低碳榜样’政府案例”荣誉。高水平举办2022碳达峰碳中和论坛暨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编制创建全省首批碳中和试点示范区实施方案。4195个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投运。建成116个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新增装配式建筑面积555.9万平方米。全区390台垃圾收运车全部替换为新能源汽车。平湖电厂二期点火投产、一期改造项目开工建设。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从36%提升至51%。二是污染防治攻坚扎实推进。坚决落实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龙岗主办的53宗案件全部办结,督察反馈意见涉及的8项任务17条措施有序推进。完成3816个污水零直排小区创建。中心城水厂扩建工程动工,平湖苗坑水厂通水运行。新增海绵城市面积18.1平方公里。PM2.5浓度由每立方米19.1微克降至17.2微克,连续8年下降。三是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加快构建。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系统开展生态空间保护和修复。深入落实林长制,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在全国率先探索流域企业环保合规建设。深入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在完成宝龙科技城10.5平方公里试点基础上,开展平湖、坪地街道94平方公里区域空间生态环境评价。
(五)深化改革,发展活力持续释放
一是重点领域改革蹄疾步稳。23个深圳综合改革试点事项顺利推进,全市首宗二三产业混合用地试点项目开工建设。出台经营城市总体行动方案及8个分领域方案,利用地方政府专项债72.8亿元、盘活政府“三资”15亿元;采用市场融资、社会投资等多元化方式明确投融资路径约60亿元,已落地转化27.2亿元。深化审批制度改革,政府投资房建类、产业招拍挂类项目审批时限分别压缩65、45个工作日。二是微改革微创新多点突破。推出67个微改革微创新项目,通过“小切口”解决“大问题”。科学排查全区15.8万栋房屋,分类治理1.98万栋C类房屋。建立道路巡查与路政执法信息互通快速反应机制,着力解决违法占道施工问题。完善楼栋长服务站运行机制,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三是深港合作不断深化。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写入省政府工作报告。市区联动编制《关于加快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方案》。大运深港科技产业合作区规划建设稳步推进。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开展方案设计,音乐学院正式动工,高中部选址落地,基础教育集团成立。“迈向碳中和·湾区少年行”等系列活动顺利举办。
(六)发展为民,民生福祉持续改善
一是教育发展优质均衡。龙岗高中园、广东实验中学深圳学校等6个中小学项目投入使用,11所公办幼儿园开园,新增高中学位9300座、义务教育公办学位1.3万座、学前教育学位5220座。深圳中学坂田学校、南方科技大学平湖学校等合作办学项目进展顺利。组建5个中小学教育集团,总量增至10个。二是医疗水平稳步提升。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通过三甲评审。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龙岗)园山院区开业。龙岗中心医院门急诊大楼修缮改造工程完工。区人民医院、区第三人民医院、龙岗中心医院获国家药物临床试验资格。新增社康机构13家,总量168家。区属公立医院引进学科带头人16名。成立深圳市治未病研究院和区中医药学会。三是文体惠民精彩不断。龙岗国际艺术中心项目获可研批复,4个街道文体中心主体封顶,区少儿图书馆建成使用。114家社会体育场馆、124所学校体育场馆实现“开放共享、一键预约”。举办惠民文化活动1500余场。“红胖子”旅游观光巴士9月份开通运营。四是社会保障更加有力。高质量完成15项年度民生实事。筹集建设公共住房2.35万套,建成1249套。完成区级养老护理院工程设计国际招标。普惠性托育机构实现街道全覆盖。龙岗双拥事迹入选中宣部“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与广西靖西和那坡东西部协作、海丰驻镇帮镇扶村、深汕特别合作区赤石镇结对帮扶等工作持续深化。
(七)突出实干,政府自身建设持续加强
一是政府系统党的建设向纵深推进。深学细悟笃行党的二十大精神,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忠诚拥护“两个确立”,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扎实做好省委专项巡视、市委专项巡察反馈意见整改落实。二是法治政府建设向纵深推进。坚决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定期向区人大报告工作、向区政协通报情况,高质量办理市、区人大代表建议220件、政协提案177件。健全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等法定程序。出台“八五”普法规划。龙岭社区、南坑社区、中海怡翠社区被评为“广东省民主法治示范社区”。三是党风廉政建设向纵深推进。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定不移纠治“四风”,强化审计监督,规范权力运行。扎实落实“能力作风提升年”行动,开展“攻坚堡垒、实干先锋”活动,鼓励广大干部在土地整备等一线锤炼作风、锻炼本领,政府系统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热情和劲头全面提升。
过去一年,我们坚决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部署要求,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因时因势优化调整防控措施,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面对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聚焦“保健康、防重症”目标,加快推进发热门诊设置,累计设置468个发热门诊(诊室);全区10家二级以上医院重症床位由59张增至410张,市民就医需求得到充分保障。